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股指期货增强机构投资者话语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9日 01:22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特约撰稿 江岩

  去年A股市场的一轮大牛市,打破了最乐观的分析预测。2007年的激情在2008年付出了代价,机构投资者们在市场最需要冷静声音的时候,没有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于是在股市退潮的时候就不得不付出同样的代价。今年上半年不少基金损失惨重,有时表现还不如散户,在这背后,既有机构投资者主观的失误,也有着客观的无奈。

  不难看出,市场的大幅波动之间,投资者的投资模式比较单一,机构投资者对市场也许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与认识,但最终落实到投资行为方面,无非是买入或卖出而已。在去年下半年的狂热气氛中,大量民众积极抢购开放式基金,使得后者资产快速增长,而又由于基金契约中已经明确规定一定的投资比例,机构管理人不得不在市场上不断单边买入,将对估值的担忧放在一边,使得机构投资者最终变成了芸芸散户的附庸,同样在市场上追涨杀跌。

  另一方面,市场缺少一个适当的外部风险出口,结果风险出口倾向于内部化,机构投资者明知风险也不得不迎头而上,反过来在市场内部堆积了更多风险。在市场狂热的时候,机构投资者既然不能选择冷静,那么在市场退潮的时候他们也无法规避风险。在一个没有外部避险工具的市场里,投资者只能通过不断减仓的方式来降低风险,而机构投资者由于持仓规模庞大,在减仓的过程往往会遭受更大损失,这也是为什么专业的投资者表现有时不及一般散户的原因之一。

  适时推出股指期货,给机构投资者更多自我表达和规避风险的空间,他们完全可以在稳定市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首先,股指期货的推出是交易品种的极大丰富。根据目前的股指期货有关规则,股指期货产品同时有4个不同期限的合约同时处于交易状况,可以给机构投资者一个更大的表达投资决心的空间。比如,部分基金管理人可能认为未来3个月的市场行情可能转好,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不得不坐等时间流逝,而有了股指期货之后,各大专业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其长期分析预测的专业能力,在股指期货上直接交易,通过各个股指期货合约价格来引导市场理性投资,避免陷入狂热或恐慌情绪。

  其次,股指期货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外部避险通道,使得机构投资者面对广大民众情绪的潮起潮落,可以重新获得决策的自由,不必一味单边买入,推高指数。举例来说,在股指期货之前,开放式基金管理人面对激增的基民申购资金,不得不被动单边买入,无论其是否真正看好后市。而有了股指期货之后,基金管理人如果并不看好后市,可以选择同时在股指期货市场卖空,利用外部工具进行避险。而股指期货在各大机构的避险需求推动下,也可以正确反映市场投资价值,引导市场情绪保持客观冷静。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