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大关小”是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主要任务,“十一五”以来,煤炭企业打破区域界限,发展跨区域企业集团;打破行业界限,发展煤、电、化、路、港为一体的跨行业企业集团;打破所有制界限,发展各类资本参与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促进了产业间的融合,经过
6月23日,宝钢与力拓达成2008年度铁矿石长期价格协议,粉矿上涨79.88%,块矿上涨96.5%,这一涨幅远高于年初与巴西淡水河谷达成的65%-71%的涨幅,创下了历来最大年度涨幅的新纪录。近年我国对进口铁矿石依存度达50%以上,本年度铁矿石价格的巨大涨幅,将为国内相关行业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进而影响到CPI指数。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轮番上涨既有市场的刚性需求和三大巨头对铁矿石贸易的垄断的原因,也有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在谈判中难以获得更大的话语权的原因,这无疑给同样存在集中度低问题的煤炭行业带来警示。
产业集中度低,难以获得更大话语权,致使中国钢企在几次铁矿石谈判中处于被动,内忧外患正促使钢铁行业加速重组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对进口铁矿石依存度达50%以上,在进口国中,澳大利亚和巴西占据了65%的市场份额,其中大部分为长协合同,所对应的铁矿石贸易商也正是垄断世界铁矿石贸易74%的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家公司。近两年中国钢铁企业经过兼并重组、结构调整,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但是相对于三大巨头高度垄断铁矿石贸易的格局,还是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产业集中度低,对外没有统一的采购价格口径,对内相互间存在竞争,谈判中内耗大,无法协同作战,凝聚成更大的话语权致使中国钢企屡屡在铁矿石谈判中处于被动。国际铁矿石贸易高度垄断是业已形成的格局,中国企业要想在今后谈判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只能是将自身不利因素的影响降至最小。
我国钢铁行业大规模并购重组从2005年起,先后有武钢重组鄂钢、鞍本钢重组合并、宣钢、承钢、唐钢组建新唐钢、武钢注资柳钢等等。今年,国内钢铁行业几次铁矿石谈判失利、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内宏观调控从紧以及国外大型钢铁集团并购重组之风盛行并且将目光瞄准了国内企业,国内内外多种因素的夹击下使国内钢铁企业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于是不约而同选择抱团打捆,通过上中下游产业链的贯通、生产规模的扩大、区域布局空间的调整来寻找出路,重组浪潮再起。3月26日由济钢、莱钢重组而成的山东钢铁集团挂牌成立后,6月28日,宝钢集团以现金出资方式重组韶钢、广钢组建的广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广州举行揭牌仪式。6月30日,唐钢、邯钢组建而成的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石家庄正式举行挂牌仪式,组建后集团钢铁年产量超过3100万吨,成为我国目前产能最大的钢铁集团。
国内煤炭产业的集中度仍然偏低
煤—焦—钢产业快速发展为近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我国政府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但是产业集中度低依然是煤炭和钢铁两大行业共同的“软肋”。1998年我国小煤矿数量最多时曾多达8万多个,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43%之多。煤炭企业集中度低,经营分散,不仅导致产量连年失控,造成规模效益差,大量浪费资源,安全事故频发的后果,而且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使煤炭企业利益受损,可持续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国内煤炭行业的大规模重组整合早于钢铁行业,山西焦煤就是国内第一家以资产为纽带组建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成立于2001年。随后,同煤集团、阳煤集团、陕西、重庆、龙煤等大型煤矿集团相继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