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指期货出台正当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7日 08:0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简俊东

  即使是游资,也接近偃旗息鼓。

  6月6日,上证指数下跌21.98点,仅轻微下跌0.66%,虽然跌幅不大,但是从“4·24”行情以来,即使大盘跌幅较大,但是在游资的主导下,几乎每天都会出现的热点板块却没有再出现。

  当天上交所的成交量也创出了2007年以来的地量,当天成交量仅为434.2亿元,从“4·24”至今,上交所的成交量明显逐级递减。

  争议6、7月黄金时间

  成交量的萎缩正是投资者信心不足的集中反映,但是机构对于6、7月份市场的走势还是充满憧憬。

  东方证券就认为,6月份存在诸多有利因素,如管理层有更多维护和发展市场的措施,非流通股解禁规模明显萎缩等。基本面的逐步明朗以及强烈的政策面信号,将推动A股在6月明显走强。

  “我们认为此时市场的疲软只是短期的沉闷,不久就将迎来向上突破的契机。”东方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邓宏光认为。

  工银瑞信基金人士也持相对乐观的观点,其认为大盘股IPO的重启,显然对目前市场并不是什么利好,给6月的市场走势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投资者也无需过于悲观,市场预期5月份CPI增幅可能下降,通胀形势并未进一步恶化,而进入6月以后,令人担忧的大小非解禁数量将大幅锐减。7月大小非解禁数量将继续下降。

  “大小非的威胁在近两个月内都相对较小。同时,基金发行将进入密集阶段,6月将迎来新基金入市高峰,市场的资金面将足够充足。综上我们认为:虽然整个市场氛围没有改变,投资者对后市的不确定性仍然存有担忧,但眼下市场不缺乏热点,虽然单一热点无法有效延续,但足以借政策之力维持盘整。”工银瑞信的报告认为。

  对此,联合证券研究所所长吴寿康并不认同,“现在市场资金流动性不成问题,但是市场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投资者缺乏信心”。

  吴寿康认为,虽然6、7月份“大小非”解禁的数量不多,但是“大小非”解禁股是会累积的,越往后累计越多,因此“大小非”解禁的影响力不容小视。而除了“大小非”这一因素外,其他的不明朗因素也还是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通胀和上市公司的业绩是否能够持续高增长。虽然5月的CPI增幅大家普遍都预期会降下来,但是由于市场担心成品油和电价会放开,这两者如果放开马上又会推高CPI,所以担心依然存在。

  股指期货推出正当时?

  信心缺失的不仅仅是散户,topview截至6月3日的数据显示,基金最近5日净卖出15.5亿元,最近10日净卖出17.49亿元,这样的净卖出量相对于基金庞大的基金量而言,意味着基金依然是保持观望的心态。

  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康认为,现在市场处于消息的真空状态,市场的热点也很难找,前期市场一直是依靠市场以外的因素来支撑市场的走势,能够支撑到现在已经非常不容易,现在市场出现成交量出现萎缩,是正常的,这样的成交量充分反映了市场的心态和现状。

  李康认为,要打破现在市场的困局,还是需要政府出手。

  “我认为政府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出手救市是正常的,不应该对此作出道德判断,在我们这样新兴加转轨的市场中,政府出台政策对市场施加影响是很正常的。”李康认为,“现在市场处于一个不知何去何从的彷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不采取措施,则久盘必跌,比如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等政策,在股指太高的时候出台后助涨,在股指太低的时候会助跌,而现在市场不高不低,正是出台这些政策的好时机。”

  “这些政策既是证券市场建设的一个根本性的措施,又能够客观上起到维护市场稳定的效果。我认为这两个政策可以同时推出来,如果不行,可以先推出股指期货。”李康认为,“相比融资融券资金对某一券种的放大作用,且不提我们在股指期货制度设计上的熔断机制等,股指期货的当天结算其风险就相应更小,而投资者也把出台股指期货作为一个有利的措施来看待,这个很不容易,之前市场仅仅把股指期货作为一个暴涨的投机机会或者认为股指期货会导致指数暴跌,但是现在投资者已经把股指期货作为一个稳定市场的政策,这样的机会转瞬即逝。”

  “剩下的就是决断的问题了。”李康表示。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