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指期货经验传承:自营高手操作心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 08:44  新浪财经

  自2008年3月马英九当选台湾最高领导人后,台股真是脱胎换骨成为球最强股市之一,随着指数逼近万点,别人问我的问题,也从之前的“指数会不会上万点”,变成了“指数会不会突破15,000点”(台股历史高点只有12682点),笔者在全台湾最大金控公司辅导理专的时候,发现过去对台股不理不睬的现在大家满口都是台股经,。笔者的启蒙老师李博士(54岁),他曾担任多家大型证券和期货公司自营主管,他也曾经在一个月内赚到4000万台币过(用自己资金),他跟大家分享买台股跟指数期货的经验:

  多头市场操作买进涨速快个股,期指要追高杀低

  股票永远跟不上期货速度,当涨势形成,如果我们用过去的历史经验而认为目前9000点的价位偏高,那一定不敢追高,而且会轻易结束部位,台股以我过去买进的个股最多有在1年内涨到10倍的,而且只要没到停损你都可以放着,只要趋势看准即可, 两岸情势大好,要买进买最会涨的股票,相对风险会很高,像台积电(台湾权值最大股票)这类权值股我不建议买进,在期货部分则不同,但是指数期货由于每个月都会结算,你只能做“追高杀低”。通常有两种人能在市场获利:第一种赢家是用时间换取空间,我举例来说就是用短线来掩护长线的人,一般用5分钟线及10分钟线获利的机会最高(这是用台股的震荡周期性计算的)无论多空一天总会有个5-10次,以总资金大约40%-50%做为进场的口数(如200万大约100万,保证金10-12万大约8-10口),这类的人多数都是专业期指投资人,没有上班专作期货,如果你一面上班一面作期货,我几乎没看过有长期获利的(运气好赢个一两次吧)。 另外第二种赢家是进场次数很少或时间很短,例如一年只进场10次以下,但是都是有原因的进场,例如2008年1月份立委选举,由于预测国民党会胜选, 选后大涨,我就选前一天收盘前进场作多100口台指期,尔后果然国民党胜选,选后一开盘立即大涨但我马上卖出,我就赚了200多万, 这就是短线的优点。

  所谓追高杀低其实就是下面的两句话

  1.空头确立后,务必大幅加码空单;多头确立后,务必大幅加码多单

  2.空头末期,如底部确立后,务必大幅加码多单;多头末期,如头部确立后,务必大幅加码空单

  看起来1和2都是没意义的话,台股过去10年中平均盘整和大震荡的时间大约是3:1,也就是说一年中大约9个月盘整,3个月多头和空头,只要出现盘整投资人想获利真是门都没有(专业操盘人有可能藉助计算机程序获利),所以只要1、2状况出现,再台湾时间大约只有3个月,一年获利就看这短短3个月所以就一定要把握。例如2007年7月底次及房贷出现,台股开始由9800点崩跌,到第二个交易日计算机程序出现空单讯号,但我到第三个交易日已经跌了500点才进场,但一次就大举放空(部位高达100口),想想一口气涨了3800点,回测幅度一定很大,而且技术线M头也确立是在高点,所以根据本人心法空头确立后,务必大幅加码空单,这波我期指获利也弥补股票亏损。

  出现实时利多(空)的消息:

  如果是单一股票的好消息,我会进场追高,结果常常是被套住,原因是台股市场太有效率,消息都是给人家解套用。如果是台湾政策面利多激励让指数大涨( 例如要放宽投资中国大陆限制净值40%的规定),即使之前期指已经涨了一段,我会进场作多,但多数会在第2个交易日出场,以我过去经验获利机率有65%,而第三个交易日多数会跌,但这仍要看消息的影响层面而定。

  我的座右铭

  1.搜集所有国内外影响股市资信成功的关键,勤读资料研究盘势

  别人有的数据你一定要有,最好连别人没有的你也要有

  2.错误中不断修正,不要让错误发生第二次

  错误是你的成功之本,但错误太多你则会被迫退出市场

  3.要有当富人企图心,设定财富目标并定期检视

  我初期设台币5000万,你要有机会达到,不要乱设天文数字。

  4. 严设停损停利,要有在期货市场活下去的操作法

  先做到赔得少,再看是否有机会可以赚得多(多数人都是反过来,所以失败)

  一般人总认为“涨这么多了,还能追吗?”结果从头看到尾,等到涨1000点才进去,你越怀疑就越会涨,下跌的时候也是一样,所以你要成功,除了准备好一切,真正进场时也许运气也是一个因子,只有沉着冷静的人中会获得最后胜利。

  黄律圣,中国台北讲师,中国文化大学MBA毕业,具备合格大学讲师资格,曾任台湾最大金融考照班文教机构班期货业务员证照及证券分析师证照讲师,台湾最大报自由时报外汇及黄金专栏主笔, 华尔街财经台股市正元电视节目台指期货盘中解盘人,台湾各大学及寿险、证券、银行等数百场期货专题演讲主讲人,主要工作为辅导上千位证券从业人员开发指数期货业务。

> 相关专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