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景川:贝尔斯登事件引发市场恐慌情绪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 10:34  新浪财经

  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因次贷危机持续蔓延再度出现。上周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受到次级债冲击而出现挤兑濒临破产并导致被摩根大通低价收购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市场的极大恐慌,市场担忧贝尔斯登现象仅仅是冰山一角,接踵而来的可能是更多公司出现资金链断裂,导致大量基金从商品市场撤离。商品价格明显承受巨大抛压出现大幅下跌,由19种大宗商品组成的指标性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RB指数一周内重挫8.3%,创下1956年来最大单周跌幅。

  由于出现挤兑风潮,贝尔斯登面临危机,其股价大幅下跌,贝尔斯登总裁施瓦茨被迫与“趁机出手”的摩根大通协商。隔日,摩根大通证实,将以总价约2.36亿美元收购贝尔斯登,贝尔斯登总裁施瓦茨被迫接受这项交易,希望能够协助美联储阻止市场恐慌的扩大;同时,走过85年风雨历程的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定于3个月后关门停业。自此,该事件暂告一段落。然而,金融市场由此引发的动荡却没有平息,反有愈演愈烈之势。该消息公布后,亚洲股市17日开盘跳水,日经225股指报收于11787.51点,跌幅3.71%,中国香港恒生指数报收于21084.61点,跌幅5.2%,欧洲股票市场当天早盘跟跌,恐慌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美国大型金融机构因“次贷”危机陷入收购风波尚属首次。而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这一收购案,也引发了美元贬值、日元疯涨以及全球股市普跌的情况。美国政府、银行业与投资人都担忧其它券商与银行难逃贝尔斯登风暴的冲击,从而引发另一波更大的信贷危机。据美联社报道,手上拥有金融股的投资人,最近纷纷抛售持股,因为投资人担心,不知道谁会是下一个贝尔斯登。除了贝尔斯登外,对于美国其它大型投资机构,市场也密切注视其是否会面临类似的危机,而在这之中,雷曼兄弟公司颇受质疑。虽然雷曼兄弟公司称其已获得40家银行提供的20亿美元无担保3年贷款额度,但是股价在当日仍然下跌了15%,收于每股39.26美元。此外,惶恐的目光更多的投向了全球第二大私募基金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旗下的凯雷资本(Carlyle Capital),更大的危机可能会向其他对冲基金袭来。华尔街一位对冲基金经理3月19日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凯雷资本拖欠银行166亿美元债务又无法与债权银行达成重组协议而被接管的消息,再次引发人心虚怯的市场极度恐慌。商业贷款机构CIT Group也表示,受信贷危机影响,其正常的资金来源已经枯竭,公司不得不动用全部73亿美元的应急信贷额度,流动性危机将迫使CIT收缩信贷业务,这将令中小企业的借贷成本上升。实际上,按揭贷款和其他消费贷款违约情况不断恶化让多家银行对各类借贷都谨慎有加,这种局面将加剧美国经济的下滑态势,使得金融市场陷入躁动不安的情绪当中.

  市场明显担忧贝尔斯登仅仅是此次次债危机的第一块骨牌,因此出现了大规模的基金撤离风潮.经纪行optionsXpress Inc.高级商品分析师Mike Zarembski称,他们实际看到的情形是基金大举撤离商品市场。新加坡顾问公司Purvin GertzInc.主管Victor Shum指出:“美元汇价反弹,造成原油和其它商品走弱,许多基金撤离商品市场,投资人开始注意到基本面。”

  基金撤离商品市场除了担心出现更多的贝尔斯登事件之外,其自身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也许也是其结束其商品市场投资的重要因素。有消息称,欧美银行正减少对冲基金可获得的信贷额度,因为目前市场环境已大大超出其授信范围,部分基金因此被迫减少投资额度,以应付商品价格波动所需的保证金变化。银行紧缩对冲基金的信贷规模,加剧了商品市场的抛盘狂潮,基金多头平仓成为近期的市场主力。据美国基金研究机构RPFR统计,截至本月12日的一周中,全球范围内针对大宗商品期货和相关股票的投资基金出现了4.85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为今年以来的最大单周资金流出,这显示部分机构已开始高位出货.这样一来,商品市场的压力便陡增,所有商品出现明显回落。面对市场的不断回落,主流观点也开始发生了改变,资产管理公司Prospector Asset Management总裁Leonard Kaplan表示,随着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步入衰退,给全球经济扩张带来不小冲击,商品的涨势可能就此结束。他说:“商品的泡沫正在破灭,价格会跌到超乎你的想象。” TK Futures Options总裁Michael K.Smith表示:“市场缺乏因应保证金追缴的流动性,恐慌气氛弥漫,商品价格将持续重挫。” 国际货币基金(IMF)也指出,全球经济减缓,商品需求也会转弱。

  显然,在贝尔斯登事件发生后,商品市场的主力——基金——的大规模撤离令牛市失去了根基,作为市场的血液,基金的撤离使得商品市场明显开始失血,其对价格的支撑力度逐渐减弱,商品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将继续呈现弱势运行态势。技术面上,全球商品自3月4日开始的下跌行情已经运行了2个下降波段,短期内有整固的要求,一旦市场经历短期整理后再度出现下行,则商品市场的整体弱势将会得到持续。

  景川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