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麦高位回落 强麦延续反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10:01 鲁证期货

美麦高位回落强麦延续反弹

  一、行情描述

  本周(2月25日至29日),CBOT小麦创历史新高后大幅回落,连续0805合约开盘1106 /美分/蒲式耳、最高1349.5美分/蒲式耳、最低1079.5美分/蒲式耳、收盘1086美分/蒲式耳,较上周收盘上涨36.25美分/蒲式耳,周K线图呈现超长上影高位倒锤小阴,显示上档卖压较重,但下端周际缺口表明,其支撑作用有效,强势高位运行态势继续保持的可能性大。受其影响,郑州强麦本周亦呈冲高回落,主力合约WS809开盘2200元/吨、最高2287元/吨、最低2186元/吨、报收于2221元/吨,较上周收盘上涨42元,成交继续刷新上市以来的单周纪录,达到271万余手,持仓亦较上周增加近2万手,行情完全运行于上周收盘价之上,周K线与春节过后此前两周阳线共同组成“三红兵”之势,且创合约上市以来周收盘新高,尽管日K线未能高位报收,但反弹上涨态势保持完好(见上图)。期价仍有上行动能。

  二、行情成因分析

  国际市场分析:毫无疑问,支持国际麦价连创历史新高的决定性因素是市场对于小麦供应的忧虑,尽管国际谷物理事会(IGC)2月28日发布的报告将2008/09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估由上月的6.42亿吨调高400万吨至6.16亿吨,同时将全球2007/08年度小麦产量由上月预估的6.025亿吨上调110万吨至6.036亿吨,但显然不足以改变全球小麦当年产不足需的现状,来自伊拉克、埃及、土耳其等国的招标采购依然旺盛,笔者此前评论中曾提及,作为世界半数以上国家食品的主要原料,其涨势一旦形成,短时间内将难以逆转,更何况黄金、原油、大豆、以及基础金属纷纷刷新或逼近历史高点的市场局势表明:全球通胀已然不期而至,商品期货的全球大牛市格局将延续,期待国际麦价大幅回落、甚至上涨趋势逆转尚为时过早。就在国际谷物理事会调高全球小麦产量预估的第二天,2月29日,阿根廷农业部秘书处宣布:为保证国内供应,再次将该国的小麦出口禁令由此前预期的3月17日延长至4月8日。有确切消息表明:美国小麦库存将降至60年来的新低,而全球小麦库存维持1978/79年度30年以来的最低值已是不争的事实。此种情况下,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3月期小麦期价本周一度触及25美元/蒲式耳的历史纪录高位不难解释。至于本周再创历史新高后大幅回落,按照花旗银行分析师的说法,“不过是多头的获利回吐,一旦这一过程结束,市场随即反弹,供应短缺的忧虑和需求强劲料将提供支撑。”笔者认为,国际麦价一骑绝尘既有本身供求的影响,更与全球通胀的市场环境密切相关,能否继续突破历史高位另当别论,但高位强势运行的态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将是毫无疑义的。笔者预期:CBOT小麦期价即使继续回调,1050—1080一带亦将形成强力支撑,足以对强麦期价形成潜在拉动。

  国内市场分析:如同此前评论中多次提及的,笔者始终认为:当前对强麦期价提供支持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际、国内久已存在的巨大价格差距,二是通胀导致的生产成本提高及现货市场的购销转旺,三是小麦与同类产品的比价偏低。国际、国内的巨大价差由来已久,纵然按照CBOT小麦1050美分/蒲式耳及现行人民币兑美元约7.12:1计算,CBOT小麦期价约合2750元/吨,与郑州强麦2200元/吨左右的期货价格相比,显然后者仍具上涨空间,如果加计进口过程中的大洋运费、进口增值税及关税,成本已逾4000元/吨以上,当然,自给自足、基本平衡的供求形势,决定了我国不会将进口小麦作为主要供应渠道,但受全球通胀、周边商品价格纷创新高影响,强麦期价何以独自弱势运行?据海关总署统计,我国一月份出口小麦63302吨,在国家限令出口、对粮食及制品出口征收5—25%临时出口关税的政策环境下,足见国际麦价的高企对我国小麦价格的拉动作用,进而将对强麦期价提供支持;通胀环境下,生产成本的上涨不言而喻,1月份,我国CPI上涨7.1%,再创历史新高,对于小麦生产成本的拉升是必然的,国家发改委将0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调高无疑是对于通胀对小麦生产成本提高的认可,而且不排除再度调高的可能,而现货市场量增、价升则表明现货购销旺季提前来临,对强麦期价也起到一定助推作用,2月27至28日,第63次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在安徽粮食交易批发市场如期举行,投放的210.04万吨小麦共计成交120.7万吨,成交比率达到57.47%,这是自去年11月底扩大投放量以来排位第三的成交比率,其中:成交达100%的河北市场07年产普通白麦最高成交价达到1680元/吨近期新高;关于小麦比价偏低之说,笔者此前已多次提及,受国际通胀市场环境影响,我国大豆频创历史新高,玉米亦呈高位运行态势,按照周五收盘价计,CBOT小麦、大豆、玉米期价之比为1:0.71:1.82,而同期我国强麦与上述品种的期价之比却仅为1:0.42:1.23。传统出口受限的玉米尚无回落之虑,供求紧张平衡的强麦何来下跌之忧?

  技术上看:经过连续两周的冲高回落,受外盘影响“恐高”而导致的短线多头平仓压力已大为缓解,WS809反弹冲高能量再度于2200元/吨一线聚集,通胀环境的影响、周边市场的拉动、现货市场的助推将促使强麦期价延续反弹,向着2300元/吨目标迈进。

 [1] [2] [下一页]

【 进入股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