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北京中期:2月27日棉花日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 16:45 金牛财顺

    国内市场

     今日郑棉缩量整理。CF807合约以15400元高开,短暂回落后多头主动推高价格,最高上摸15450元日,随后逐步回落,中午时最低下探15340元,整体走势与周二很相似。午后窄幅整理,尾市收盘于15380元。成交量继续萎缩,为34846手。持仓增加2506手,共91116手。

     国际市场 2月26日ICE期棉在前一交易日大涨基础上,部分套利盘平仓出局导致ICE期棉早盘小幅下滑;午盘后在外围市场影响下继续收涨,5月合约涨67点收于79.48美分。

     26日ICE期棉小幅低开,早盘大部分阶段,近期强势的谷物市场出现调整态势,打压期棉,各合约低位运行,午盘前买盘和投机资金推动5月合约上扬,市场再度活跃,盘终各合约均中福收涨。

     截至2月22日,ICE期棉投机净多头率达28.6%,比前周提高3.1个百分点。

     NYBOT统计:26日约成交51100手。登记库存537018包,增加8029包。截至25日3月未平仓合约3305张,减少1836张,累计未平仓合约286535张,增加6411张。

     现货统计:Cotlook A 指数80.60美分/磅,涨260点;北欧A 指数81.45美分/磅,涨250点;北欧B未生成。

     评论

     尽管节后棉花出现上涨,但走势与其它农产品相比显得过于温和,在某些投资者之间甚至引发了“棉花是农产品还是工业品?”的争论。其实,目前交易所交易的棉花是将从田地里采摘的子棉进行加工形成的皮棉,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在加工子棉的过程中还能产生棉籽等副产品,而后者又是生产棉籽油和棉粕的原料。所以,棉花与大豆、玉米和小麦等相比主要用途并非食用的,而棉花加工后产出的纺织品、服装等的消费弹性较大,不象谷物等需求相对刚性。所以,棉花的消费受下游需求的影响更显著,这点与工业品相似。

     其实,大豆、玉米价格近年走强是借生物能源概念进行炒作,由于需求出现新的增加自然推动价格上涨。而小麦上涨则先是由于气候影响各地减产导致供应紧张,后来又引入农产品原有价格结构被打破之后相互争夺土地的题材。尽管棉花总体需求也在增加,但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费国对于棉花的用量已经接近顶点,继续增长的空间相当有限。再加上中国棉花产量近来达到历史高位,且市场普遍认为以往的棉花产量和库存都被低估,这样棉花价格也就显得上涨乏力。不过,如果粮棉比价的差距继续扩大,则随着农民种植棉花意愿的降低也还是能够对棉花价格产生支撑作用。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