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货市场助推我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 08:41 格林期货
近几年,我国粮食产量连年丰收,但粮食价格却出现大幅上涨,有专家分析指出,导致粮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粮食物流节点脱节。目前我国粮食产量5亿吨,流通量就有1.7亿吨,粮食物流是粮农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它连接生产与消费,维持着粮食市场的基本平衡。粮食现代物流就是以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为导向,以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为保证粮食“从田地到餐桌”高效率流动,包括粮食收购、运输、装卸、储存、加工、包装、配送、信息管理等在内的用户服务过程。粮食期货市场在粮食的生产和流通中又发挥着积极作用,为农业产业全面发展和粮食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粮食现代物流发展概况 粮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基本生活,鉴于粮食生产与流通有其特殊性,国家参与市场调节是当今全球粮食生产与流通的一个普遍特点。西方发达国家尽管政府没有专门控制市场,但却在利用市场机制手段调控生产的同时,为粮食流通顺畅创造条件,从而达到干预粮食市场的目的。就世界范围来看,完全无需政府调控的自由竞争的粮食市场是不存在的,完全的政府垄断也是没有的,主要是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形式。 1、国外发达国家粮食物流概况 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实行自由贸易与市场经济,具备发达的信息、工业、交通运输、商贸条件。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发展以圆筒仓自动装卸、散粮汽车、散粮火车、散粮专用船舶为标志的散粮运输,到上个世纪80年代,已全部实现粮食散装、散卸、散存、散运的“四散”化。经过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兼并,欧美国家以仓储为基础、工业为支柱、贸易为龙头、物流为延伸的大型粮食跨国公司和粮食企业集团,凭借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与物流的突出优势,已成为当代粮食现代物流的主要代表,在“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与连接国内外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同时,国外发达国家有着完善的粮食现、期货交易市场。如美国约8%的农场主直接参与粮食期货交易,绝大多数农场主通过远期合同的方式销售粮食。1993年美国农业部利用期货交易所开展了期权交易的试验,以此作为利用市场机制保护农产品价格代替农业补贴政策的尝试。 2、我国的粮食物流概况 由于总人口增加、城镇化进程加快、种植结构调整、人均粮食间接消费量增长加快等因素导致我国粮食消费量不断增长,进而使我国粮食总流通量、总运量年呈现刚性增长态势。 2003年,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资金在东北地区、长江沿线和西南地区建设的粮食收纳库、中转库、港口库和散粮运输系统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营,这标志着我国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起步。到2006年底全国粮食总库存已达2亿吨,完好仓容的利用率为87%。中粮、中储粮、中谷这三大国家级粮食企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渠道,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主导作用。除了这三个国家级粮食龙头企业外,各省、市国营粮食购销公司、省级粮食储备仓库以及国营、民营、外资粮食加工、运输大型企业也是我国粮食现代物流的骨干,在我国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连接支撑作用。 现阶段,我国的粮食现代物流业还处于发展期。目前我国粮食主要流向是东北的玉米、稻谷和大豆流向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黄淮海的小麦流向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的稻谷流向华东、华南地区。发展改革委在2007年编制下发的《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今后十年要加快推进粮食储、运、装、卸的“四散化”,形成便捷、高效、节约的现代化粮食物流体系,将主要建设重要的散粮物流通道和节点的散粮中转库、接收发放设施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我国东南沿海码头的散粮接卸中转能力,初步改善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外运条件。特别是打通“北粮南运”海上通道,对提高粮食物流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