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黄金市场助推 金融市场化改革(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1日 05:3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金融改革的急先锋

  大力发展黄金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由于黄金市场的全球化和交易产品的同质性,我国黄金市场在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方面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从2002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成立,到2007年,上海黄金交易所还获批引进首批外资会员。黄金市场的开放,一定程度上也对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其他组成部分的开放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建立,也有助于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纵观世界上现有的国际金融中心,无论是纽约、伦敦、苏黎世还是香港,开放自由的黄金市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建立使上海成为中国黄金市场开放的桥头堡,目前黄金现货和黄金期货市场共同发展,这将对上海最终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黄金市场由人民银行监管,而黄金的特殊属性使黄金市场能够成为央行对金融市场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黄金市场增加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的手段。央行可以根据货币政策松紧的需要,通过购入黄金扩大货币投放,卖出黄金回笼货币,进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同时,黄金的价格还是货币政策的一项敏感的领先指标。美国的经验证明,金价对货币供应量增减的反应,远大于其他商品。从其反应敏感度来看,货币当局可了解市场对货币供应松紧程度的预期,从而作出货币供应水平的判断。

  其次,黄金市场可成为政府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和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工具。黄金可发挥货币支付手段职能,当银根紧缩、货币流通紧缺时,持有黄金的经济主体可通过出售黄金或用黄金兑换美元,改善和增强支付能力。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在国际清偿力受到市场普遍怀疑、韩元持续下跌的情况下,为拯救迅速减少的外汇储备,政府就动员公民将金条和黄金制品变卖给银行换取韩元,共收集黄金约250吨,价值超过20亿美元,有效缓解了外汇储备危机。

  第三,黄金市场能有效实现国家战略储备的保值增值,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黄金是稀有贵金属,其流通性、变现性及保值性很强。从国家储备多元化的角度看,黄金可以很好地避免货币贬值带来的风险,不管是内部风险(通货膨胀)还是外部风险(汇率风险)都十分有效。曾经激烈批评金本位制的凯恩斯也不得不承认,黄金“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东西可以取代它”。我国历来重视黄金储备,但多集中于国库,仓储成本很高。随着我国黄金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应有效地增加民间藏金量,实现藏金于民,充分发挥黄金的避险功能,维护金融市场安全。

  不应忽视的风险因素

  黄金市场在提供避险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和投融资功能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我国的黄金市场真正发展才5年多的时间,投资者和投资产品尚不够成熟,若不合理引导、有步骤的稳妥发展,其蕴含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黄金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一样,首先存在价格波动的风险。尽管黄金拥有货币属性,自身价值稳定,具有保值功能,但任何商品的价格总要围绕其自身的价值波动,黄金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同时,黄金市场又不同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其交易的产品几乎具有完全的同质性,这决定了黄金的国内各市场和国内外市场价格不能够偏离太多,不同市场间存在一定量的价差会带来市场间的套利行为。我国目前有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两个黄金交易市场,因两个市场间的价差引起的套利行为,从而引发的投机行为和投资风险值得关注。

  ■ 大视野

  Vision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