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玉米市场分歧较大 交易心理不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9日 11:15 金牛财顺

    1月份以来,随着农户售粮意愿增强,东北产区玉米市场承受更大的压力,大部分深加工企业收购报价持续下跌,截至1月23日,吉林省深加工企业干粮收购报价在1380~1430元/吨之间,与20日相比下跌20~40元/吨;黑龙江水分在30%的潮粮企业收购报价集中在1000~1040元/吨,较20 日下跌10~20元/吨,个别地区粮点收购价在跌破1000元/吨心理大关之后继续下探。据市场人士称,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连续下滑,不仅令贸易商降价观望,更令农户不知所措,尤其是春节临近,部分农户急需变现,但是整体气氛转淡。

     目前,业内人士对后期东北市场的看法分歧依然较大,看涨、看跌人数势均力敌,观点也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和争论。受此影响,东北玉米现货市场的交易心理很不稳定:深加工企业价格调整愈发频繁,农民变现心理逐渐增强,饲料企业入市态度犹豫不决,终端需求补栏和补库态度谨慎,铁路运输状况依然紧张。面对复杂、近乎混乱的市场交易心态,笔者认为,后期东北玉米现货市场仍将充满变数和矛盾,在某些时候,市场人士的入市心理可能会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气温回升前农民是否集中售粮?

     由于市场供应量的增减,对玉米价格走势影响较大,因此农民是否会在春节之后、气温回升之前集中售粮,对东北市场趋势影响很大。去年春节过后,东北产区出现了两次强降雪过程,玉米水分普遍提高,并且霉变粒数量较节前增加,加之用粮企业库存水平原本较高,因此收购时对水分及霉变粒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实际成交价格走低。企业自节后恢复收购,报价普遍回落,而实际成交价格又有所走低,使得玉米价格走势整体趋弱,部分农民见状开始急于出售,可是天公不作美,一周时间里两次强降雪,雪过天晴之后水分提高并且霉变率增大,农民销售心理更加迫切,而企业对质量要求严格,再次引发降价潮流。今年如若出现类似状况,那么农民售粮高峰会更为突出涌现,届时市场供应压力增加,如果没有更多的收购商入市配合,降价风险加大。

     春节后采购主体能否全面入市?

     2007年12月份以来,由于东北产区采购主体数量较少,加之持续降价走势,致使当前东北农户手中玉米库存处于较高水平,这为后期销售增添了较大压力,而目前大部分深加工企业库存已经较为充足,节后可能控制收购进度。据中国大豆网了解,截至1月23日,东北农户玉米库存量仍在60%以上,其中辽宁省剩余比例最大,其次为吉林、黑龙江两省。以黑龙江省为例,齐齐哈尔梅里斯区平均存量在70%左右,个别村屯存量高达90%,全省平均维持在 65%的较高水平,再有十几天就到春节,这期间即使农民积极销售,出售比例也比较有限,更何况当前东北价格持续弱势走低,部分农民观望、惜售气氛较浓。庞大的库存水平,使得节后市场收购工作繁重,但是否会有更多的人来分担这份重任,要看各采购主体对于后期整体市场趋势的判断。根据中国大豆网了解,深加工企业节后入市积极性不会太高,因玉米库存水平普遍较高,个别企业甚至接近饱和的状态,节后市场走势很大程度上要关注其他采购主体的入市情况。

     铁路运输紧张状况是否能缓解?

     通常情况下,运输状况紧张与否直接影响玉米到货成本。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内铁路运输状况一直比较紧张,受此限制,产区玉米难以顺利外销,站台上玉米堆积成列的现象随处可见。目前运输状况更加紧张、玉米外运难度更大。一方面由于春运工作展开,另一方面受降雪天气影响。据有关部门称,2008年春运工作于3月2日结束,而届时气温将逐渐回升,东北玉米存放难度预期明显增大。所以,铁路运输紧张状况能否缓解,不仅关乎到粮商玉米外运,更与农民手中玉米能否顺利外销有很大关联。如果春节之后运输状况好转,东北玉米将大量流入销区市场,相对于价格偏高的关内玉米来说,市场竞争力很强,届时可能引领一波降价潮流。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