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内升外贴” 国内铜市再现年末高升水行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09:15 金牛财顺

    近期,国内铜价的波动幅度明显增加,而且常常领先伦敦铜。不可否认,沪铜对伦铜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不过最近的波动更多是由国内供应状况所导致;另一方面,由于新资金的加盟导致持仓量大幅增加后,沪铜短线资金也增强了操作的力度。

     当沪铜价格重新靠近60000大关时,进口现货铜终于重新获得了盈利空间(智利铜因为免2%关税,成本上更是下降了1100元),而这需要“感谢”国内的高现货升水。

     上海铜现货升水在2007年5月到10月中旬,负多正少,同时近月合约一直低于远期合约,这表明现货供应的宽松。但是进入11月后,首先是合约间差价开始发生变化,近月合约高出远月,同时现货差价从贴水转向升水,幅度日渐加大。而在这个时期,伦敦铜现货却呈现贴水格局。现货价格“内升外贴”,进口商点价获得良好机遇。

     11月以来,各铜材加工商的原料采购部门有着不同的心情。签订长单者感到非常庆幸;而在现货市场临时采购的加工商,面对这一段时间的高升水,则很“受伤”。12月份是各大炼厂和铜材加工商签订2008年长单的时候,此时的高现货升水对于2008年的长单升水有着拉升作用,炼厂获得一定的心理优势。

     签订长单稳定了炼厂的销售,是炼厂的重头戏。让我们回头再看2006年底的现货表现,现货升水情况和2007年基本如出一辙,同样是在11月份呈现出高升水格局,并一直延续到明年1月份。笔者认为,供应商会选择时机适当控制现货供应量,以形成现货高升水,所以年底前的高现货升水带有一定的“策划”性。一些炼厂的检修放在12月份,这确实会减少现货供应量;而一些炼厂则把来年的检修提前公告,在心理上增强未来供应下降的预期。

     另一方面,12月份也是进口商和国外供应商签订进口长单的时段。2006年11月到2007年2月,进口铜大获其利,这大大鼓舞了进口商的信心,长单签订量大增。这导致2007年进口量大增,市场供应充足,打压了国内价格,供应商整体都招致损失。但是现在,面对眼前的利润,各自为战的进口商为了博取自身的利益却难以形成统一,博弈成为重点。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