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玉米研究:短期受压调整 中线依旧看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00:06 倍特期货

玉米研究:短期受压调整中线依旧看涨

   前期国内玉米现货和期货市场联袂大幅上涨,其中现货玉米上涨100-200元/吨,期货主力合约C805最高冲至1816点,涨幅也接近200点。但是由于受到各方因素的作用期货和现货价格都没能在高位站住,随后便展开回调。现在主力合约805已经回落到1750一带,国内玉米现货市场华北、港口及南方部分销区价格出现回落,现货玉米也自高点回落40-60元/吨,但东北产区玉米价格保持坚挺。作为期货投资者并非只关心当前价格的涨跌,关键要研究导致价格涨跌背后因素,深刻分析引起价格波动的深层次原因,并对预期价格走势做出预测,才是能抓住行情的走势。 首先从造成当前价格回落原因入手。由于农产品受到国内国际各种因素的推动,导致价格飞速上涨,由此造成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远远超过央行规定3%的警戒水平。从国家统计局最近3个月统计数据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超过6%,11月份CPI涨幅达年内高点6.9%,创11年新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维持在高位运行,为爆发全面通货膨胀留下隐患,为此我国政府开始加大了市场调控力度。12月11日在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组织第一批50万吨中央储备玉米竞价销售,该中央储备玉米实际成交量为23.18万吨,成交比率47.62%,成交均价1787元/吨,而且第二批50万吨玉米也将于本月18日在销区拍卖。 导致玉米价格回落的另外一个原因,由于玉米价格短时间内大幅上涨,农户和贸易商惜售心理有所松动开始加大销售力度。与此同时伴随着玉米价格的高企,下游养殖行业无法承受饲料成本的快速上涨,需求也有所下降。根据了解近日与饲料生产企业,目前由于饲料成本上升过快,侵吞了养殖业的利润,鸡、鸭的养殖目前基本无利可图,后期再度补栏的积极性不高,只有养猪的利润还能维持,可见目前居高不下价格已经开始抑制需求增加,这将导致后市需求下滑,不再对高价玉米继续起到支撑作用。

  国际原油价格的回落抑制玉米价格的上涨。其实玉米价格之所能如此大幅上涨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国际原油价格不断刷新历史高点。伴随着原油价格的大幅飙升,市场开始利用乙醇来替代汽油为汽车提供动力。原油消费大国美国和我国乙醇生产的主要原材料都是玉米。在乙醇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玉米被用作生产乙醇,市场开始加大玉米能源概念的炒作,这是造成玉米大涨的关键。但是近期国际原油在冲击100美元整数关口未果后,展开大幅调整。这与前期国际原油不断上涨给玉米价格带来持续不断的上行推动力有着截然相反的作用。国际原油由对玉米产生不断强化的推动力到产生反作用力,也是造成玉米走软的关键。

  不过导致玉米走强的因素仍然存在。主要有:

   其一,下游产品价格走高推动加工企业收购热情高涨。受去年陈玉米库存压力以及资金问题影响,今年新玉米上市初期,粮库及贸易商迟迟未入市收购。收购市场由加工企业唱独角戏。虽然收购主体单一,但农民惜售影响玉米上市数量,加工企业不得不多次上调收购价格。而支撑加工企业上调收购价格的关键原因在于下游产品价格暴涨,它不但能够弥补成本的上升,而且使加工利润有所增加。一方面,大豆价格的上涨带动豆粕、豆油价格走高,提振玉米纤维饲料、玉米蛋白粉、玉米油等相关产品价格;另一方面,玉米下游产品出口步伐加快,市场供不应求推动价格不断走高。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国内蛋白粉出口量为18044吨,较上个月的13666吨增加4378吨,增幅32%,较去年同期的14970吨增长了20.5%。10月份国内玉米淀粉出口量为25441吨,较上个月的21772吨增加3669吨,增幅为16.8%,较去年同期的12138吨增加了110%。出口需求的大幅增长推动价格不断攀升,而生产利润的好转推动加工企业开足马力增加产量。虽然目前玉米价格已经涨至高位,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但由于下游产品价格持续走强,加工企业收粮热情依然高涨。另外,虽然近期玉米上市数量增加,但是企业收购数量仅能维持生产,不能建立长期库存,因此后期加工企业收购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其二,季节性旺季来临养殖业需求不断上升。产区加工企业的屡次调价令市场关注重点集中在工业需求方面,然而作为玉米消费的大头饲料养殖需求近期也明显增加。根据养殖业周期来看, 12月份是养殖业季节性需求旺季,随着“元旦”、“春节”两节的临近,饲料企业补库需求明显增加。据悉目前国内大部分规模养殖企业生猪存栏已经小幅超过正常的存栏水平,部分弥补了散户养殖的缺失。进入11月份,猪料销售环比显著提高,目前沈阳、河南、北京等地猪料销售环比增加了20%左右。尽管受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下滑影响,国内家禽养殖补栏积极性不高,但禽料销售环比仍然增加了10%。后期养殖业需求仍将呈上升态势,而养殖业需求的增加将会为玉米市场带来支撑。

  其三,收购市场参与主体增多分散供给压力。今年在新玉米上市初期产区没有出现多方收购主体抢购粮源的局面。然而,由于产区气温偏高影响脱粒,加之农民惜售,新玉米上市时间延迟,价格不断走高,部分陈玉米库存得以消化。同时,运输瓶颈问题依然制约市场流通,并导致销区市场供给紧张,部分地区玉米出现了2000元/吨的高价。玉米市场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导致市场购销状况发生转变。一方面,库存的消化为粮库和贸易商入市收购创造条件,目前已经有粮库和贸易商入市收购新玉米。另一方面,销区价格的飙升导致区域价差不断拉大,哈尔滨地区饲料厂二等玉米收购价格在1500元/吨,而山东青岛地区二等玉米收购价格为1840元/吨,价差高达340元/吨。利润空间的上升促使贸易商收购热情增加,并使其想法设法从东北发运玉米到销区市场。另外,养殖业需求的逐渐恢复也促使饲料企业入市收购玉米。虽然后期国内市场供给将有所增加,但收购主体的增多将分散供给的压力,为价格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

  其四,调控政策效果显现但难以改变市场长期运行状态。国家通过国储轮库的方式增加市场供给平抑销区价格的暴涨。受此影响,大连玉米期货市场展开调整,玉米市场表现较为坚挺。目前部分地区国储已经开始销售,价格在1970-2000元/吨,与市场价格基本相当。此举虽能令销区市场供给增加,抑制价格上涨势头,但却支撑价格保持高位运行。另外,因为国储轮出数量相对有限,不可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而大部分粮源仍掌控在农民手中,因此政策影响相对有限,难以改变市场高位运行状态。 目前上述利空因素对市场的作用还没有结束,而且国家的调控力度还有可能继续加大,而诸多利多因素还有待一定时间才能完全显现,投资者还需要继续对保持密切关注。一旦上述利空作用得到显现,而缺少其他新的利空继续作用于市场,玉米仍旧具备再度上行的可能。从实际上讲,90美元一桶原油对于制造玉米乙醇来讲依旧具有吸引力。所以当前玉米市场出现回落一是对前期无论现价还是期价上涨幅度过大的一个修正,二是借此机会挤压投机泡沫,而玉米总体基本面依旧良好,在经过短期的回调把当前的利空消化后,玉米还是具备上涨的潜能。

【 进入股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