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阶段性供应压力沉重 棉花市场低迷不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5日 08:07 中瑞金融

阶段性供应压力沉重棉花市场低迷不涨

  自7月下旬以来,国内棉花市场多重利多的情况下却处于上下两难局面,328现货指数在12500——14500元/吨的区间徘徊,而期货主力合约0805一直围绕着15000宽幅震荡,在14500——15500区间波动。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央行频繁加息以抑制流动性过剩造成纺织行业整体供应紧张和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纺织品出口增速下降抑制了棉花消费,这是造成国内棉价在普遍预期看涨的情况下走势低迷的重要原因。

  图一:棉花328现货指数走势图

   阶段性供应压力沉重棉花市场低迷不涨

棉花328现货指数走势图。(来源:中瑞金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图二: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0805走势图

   阶段性供应压力沉重棉花市场低迷不涨

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0805走势图。(来源:中瑞金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一、抑制棉花价格上涨的宏观因素

  今年以粮食、食品和副食产品价格引领CPI快速上涨,为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加强货币信贷调控、引导投资合理增长,央行已经采取了包括提高利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项措施,以抑制流动性过剩。 

  国家货币政策将由稳健向从紧的政策转变:今年以来,中央银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出台的频率之高前所未有。截至目前,央行先后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5次提高基准利率,在保持日常公开市场操作的同时,还多次面向部分商业银行发行定向票据和吸收特种存款。与此同时,央行还陆续以特别国债为质押进行正回购操作。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协调发展,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有分析指出,可以预见未来的宏观调控将是偏紧的。在内外经济失衡格局未出现根本性扭转的局面下,特别是在汇率升值预期继续、资产价格上涨幅度较快和物价压力不减的情况下,央行将会坚定地推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央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于国内主要依靠贷款支撑的纺织行业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目前资金问题未成困扰纺织行业和棉花经营企业的重要问题。资金供应紧张使多数纺织企业纷纷降低开工率,目前市场人士估计整体开工不足70%;原料采购以即买即用为主,尽量保持低库存和回笼资金,纺织企业对棉花的采购采用承兑汇票支付的方式多了起来,而现款比例下降。棉花经营企业也存在收购资金紧张的问题,观望心态较重,纺织企业和棉花经营企业资金紧张造成国内棉花市场阶段性需求不足,价格虽然在整体存在多重利多因素的情况下依然低迷。货币紧缩的负面影响也波及到了棉花行业。最近,纺织厂关门停业较多,棉纺厂贷款困难,纱线销售停滞不前,皮棉购买压力较大。总体看,尽管农发行资金逐步到位促进了纺织企业采购,但下游产品需求不旺,纺织企业采取随用随买的策略,部分纺织企业放假停工,棉花的需求滞后于新棉的放量上市。日前,山东、湖南等已有大型纺织厂调低皮棉采购价格,下调幅度在50—200元/吨,其他地区皮棉价格尚能维持相对平稳。此外,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调整、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增幅有所回落。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9.46%,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5.21个百分点,对棉花需求增幅有所回落。这些均对当下的郑州棉花行情构成了直接的压力,上周的连续下滑可谓现货市场的真实写照。

  二、人民币升值预期也抑制棉花需求

  今年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中国纺织品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纺织企业被迫采取降低利润率以维持出口市场的策略,而国家调低出口退税2%的政策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国内纺织行业经营形式不容乐观,也影响了棉花需求。

  三、短期阶段性压力与中长期供应紧张并存

  虽然存在资金紧张和人民币升值等利空因素,但是今年国内棉花市场整体利多因素还是相对较多。根据上周中国棉花协会发布的最新月报,受局部地区天气因素影响,10月份国内棉花产量、质量有所下降。中国棉花协会调查显示,2007年全国棉花总产预计为758万吨,较上月预计数减少6万吨。预计今年中国棉花消费有望达到1200万吨,国内棉花缺口将达到442万吨。

  从国际市场看,长期供需矛盾仍然比较明显。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10月份预测,全球棉花产量为2553万吨,较上年减产44.1万吨,减幅1.7%。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增产,美国减产(17.4%),巴西、乌兹别克斯坦略减。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将支撑纺织业的发展,预计全球棉花消费量继续增加,达2723万吨,较上年增加91.1万吨。全球棉花产需缺口达170万吨,较上年扩大135.2万吨,期末库存减至1077万吨。2007/2008年度全球棉花贸易量将比上年增加76.1万吨,达894万吨,其中美国出口预计增加82万吨,达365万吨,印度出口超过100万吨,成为第二大棉花出口国。

  总结,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棉花具有阶段性供应压力沉重与中长期供应有缺口同时共存的特征。近期基本面多重利好并没有给棉花价格带来多大影响,由于目前国内外都处于棉花收割刚刚结束大量上市阶段,供应压力沉重,以及国内处于宏观调控,信贷紧缩导致用棉企业手上资金紧张,影响用棉企业的收购棉花的数量,从来带来阶段性供应过剩。中长期看,由于世界棉花减产,消费又继续保持旺盛,库存消费比进一步降低,这对棉价形成长期支撑。

  中瑞金融

【 进入股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