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金属月报:金属惨遭投机空头抛压 多头溃不成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3日 13:19 上海有色金属网

  十一月份,基本金属惨遭投机空头的强势抛压,多头则溃不成军,金属价格宽幅震荡。

  铜:美国次级债危机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将在年底各大投行报告中显现,殃及金融市场,破坏了经济发展前景。最新公布的相关经济数据中,11月全美消费者信心指数至二年来的低点;10月ISM制造业指数已连续跌至50边缘;当周领先指标已连续几周下滑;美国成屋销售数据减少1.2%,充分显示了美国需求的低迷;石油的连创新高,也拖累经济的发展速度。欧美股市连续大跌,尽管美元走软、黄金、石油叠创历史纪录,但基金却抓住了铜市基本面的薄弱,调转方向变为买铝抛铜的投机策略。自十一月初始,LME铜库存总量持续性大幅增加,从16.7万吨边缘增至11月28日的18.7万吨,一月累计库存增量在2万吨以上,达到八个月来的最高位。供应压力不断增加,现货/3月铜升贴水从升水5美元滑向贴水50美元,足见现货的软弱无力。中国海关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进口铜下降至20.4万吨,较9月下降5.6%,进口大国——中国的需求滞缓,更引起了投机空头的大肆抛压。LME铜价从11月初的7750美元一路猛跌追打,铜价最低探至6445美元,是8个月以来的低点,一个月最大跌幅达到17%以上。尽管其中出现了秘鲁铜矿罢工事件和智力地震,但都未对铜价产生积极的大力拉升作用,主动性买盘力量微不足道,空头回补的力量倒使铜价超跌反弹,重返6500美元上方,但攀升至6800美元附近,却表现的脆弱无力,铜价更多紧随欧美股市的震荡,石油也冲高调整。1个月来净空持仓头寸不断翻倍,铜市已在空头的全面抛售制约中。短期来看,经济的放缓、供应的过剩、需求的忧虑都抑制了铜价的反弹力度和空间,只有在6800美元充分立稳后,才能再蓄动能上攻7000美元的重压区域,目前反弹缺乏足够的动力支持。

  沪现货铜价在外盘的打压影响下,从月初的64200元持续下跌,直至11月29日的59400元,其中最低泻至55300元,最大跌幅接近15%,虽然沪铜价格一个月跌去10%,但其升水却越走越高。除11月1日贴水150-300元外,11月的第三个交易日起(11月5日)便出现平水-升水150元,此后持续走坚,直至11月29日升水高达1000元,但却仍难改变铜弱势走空的局面。月初当铜下跌至6万元边缘时,现货成交积极,拿货者踊跃,而当铜价一旦跌破6万元关键支撑位,滑向55000元边缘时,恐慌性地抛压、猛烈地跌势令市场人气受挫,难以吸引消费者入市采购,买方观望探底位置,而持货者因为进口和生产成本的高企,低价惜售,谨慎择机出货,造成市场供应不断紧缩,升水节节攀升,当月底价格反弹寻觅57000元支撑时,人气略有回暖,成交量上扬。但临近年底,银根抽紧、

人民币升值压力、银行还贷的资金压力、都将抑制铜价的反弹和消费,对铜价持稳不利。12月份铜市可能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多空力量均不可小觑。

  铝:LME铝价在这一个月的空头打压中属抗跌性较强的品种。当LME铜开始走软时,铝因为库存减少的关系(前二周库存了减少了近1万吨),对铝价形成支撑,投机资金利用买铝抛铜的投资策略,使新的买盘进一步介入,将铝价稳在2600美元上方。抗衡近二周后,随着LME铜价在月中时破位下跌,CTA对金属市场的大肆抛压,使LME铝难以幸免,终于破位2600美元滑向2500美元,最低下探至2490美元,随后就有新的买盘不断出现支撑,目前铝价在2500美元上下震荡,寻求在此区间的支撑。11月底铝库存小幅增加至92.5万吨边缘,国际铝业协会(IAI)最新统计,西方未加工铝库存在146.6万吨,较之于9月底的154.4万吨,下降了7.8万吨,但总体过剩格局未变,并将破坏上升动能的积蓄,区间窄幅震荡格局将被打破,临近年底铝走势渐显疲态。

  沪铝价格却表现先扬后抑。进入11月份,沪铝终于摆脱了10月份的狂跌格局,止跌企稳,从17600元重新立上18000元,最高攀升至18500元,一周之内跨度就达5%,超跌反弹引来众多购货者,一时间成交活跃,集中到货量累计约在1.5万吨以上,市场上升动力受阻,再陷下调整理区间。但是,铝价最低探至17500元一线后,再次出现止跌企稳现象。中铝公司在11月底上调氧化铝出厂价自3500元至3800元。因生产成本的支撑,令下滑速度减缓,下行空间有限。临近年底车皮紧张,上海货物量大幅减少,而低位时各大厂家的惜售,更使得供应发生紧缺,对铝价形成支撑。期铝的再次反弹,引起消费者的买兴,短期铝价将在17700-17850元区间横盘整理,等待契机做新的突破。

  铅:11月份的LME铅价逐级下滑、逐破支撑。第一周还在3600-3800美元区间震荡,第二州已在测试3500美元能否支撑,第三周,在跌破3400美元后,暴跌滑向3000美元边缘,进入第四周,再度急跌7%,探底至2820美元。一个月内,铅价下泻近1000元,跌幅达到25%。虽然,铅市供应基本面未有实质性变化,但来势凶猛的投机空头在猛打LME锌价时,难以幸免地波及到身处高位震荡的铅市,在袭卷近25%的利润空间后,乘投机空头暂时喘息之时,贸易买盘低位积极买入,铅价得以重上2900美元,一度大涨拉升回3000美元上方。中国海关最新数据表明,中国精炼铅10月出口9883吨,同比减少了71.1%。并且市场传闻铅的出口增税将被进一步提高至15%。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铅生产国,铅的出口增税将锐减其出口量,对国际铅市场形成紧缺,将有利于国际铅市的回暖复升,但3000美元上方存在较大的突破阻力,铅价走势也将趋同于金属市场的大环境。

  沪铅市场,在11月初的前二周内拼命维持着24000-24500元的僵持格局。上游厂家接近24000元附近不愿低价出货,部分大品牌致力于出口创利,出口和惜售令市场供应偏紧,而消费者基于对未来趋势的不确定性,观望者众多,令供需双方成拉锯状态。但在LME铅锌暴跌,沪铅市场击穿24000元支撑后,铅价出现恐慌性跳水,一周之内连破23000元、22000元支撑,最低探至21200元下方,跌幅达到15%,市场人气低迷。当11月的最后一周,铜锌连续反弹,铅价受到激励企稳反弹,供方重拾信心,低位惜售,共同推助价格,消费者虽一心探底,仍有所顾虑行情的宽幅震荡,但随着冬季的到来,蓄电池行业将转入消费旺季,入市采购是必须的,但年底的资金压力会影响着供需各自的支撑行为,也许LME价格能给予市场更多的信心和指向。11月底铅价有望重返22000元上方。

  锌:LME期锌在11月1日被打破2800美元的心理支撑闸门后,随即如滔滔洪水,一泻千里,连破2600美元、2500美元的短暂支撑,一路暴跌,再破2个关键心理,最后在2150美元得到企稳反弹,三周里共计下跌650美元,跌幅接近25%,其中第三周,一周震幅就达15%以上,令市场无所适从,多头溃不成军,市场已遭遇投机空头的全面掌控。第四周在经过绝对超卖行情后,锌价超跌反弹,回升过200美元,但2400美元位置遇阻回落。国内外锌精矿和精锌产能在上半年高企的锌价下迅速膨大,今年前9个月全球精锌产量增长53.4万吨至832.7万吨,其中,中国增产42.7万吨,全球锌市供应过剩5万吨,全球锌市因供应过剩的状态将有所延续,08年、09年将表现更为突出,锌市处于弱势状态已基本确立,短暂的反弹只属于技术上的要求,基本面难以支撑锌价持续反弹,目前的锌价仍处于均线重压之下。

  沪锌价格更是惨不忍睹,11月1日开始锌价如山体滑坡从24800元一路滑泻,直接探底至第三周的17350元低位,21天内价格跳水30%。国内市场传言政府将于明年取消0#锌5%的

出口退税,并反之以征收5-15%的出口税,以此抑制锌产能的不断增长。今年开始就大量增加的锌产量将受困于国内市场,而国内镀锌消费市场已见滞缓回落趋势,这对于已被LME期锌追压得无缚鸡之力的沪锌犹如雪上加霜,随之而来的一周,沪锌经历了十年难得一遇的“黑色疯狂一周”——沪期锌三天跌停板、一天休市、二天涨停,现货锌价创出17300元的最新低价。上游厂矿、贸易商等持货者从恐慌性地竞相低价出货,到超跌低位,已涉及厂矿成本,引起厂矿的愤怒而联合抵制,拒绝成本下销售。过于猛烈地超跌状态令低位买盘出现,厂矿坚守18000-18500元位置惜售,11月的最后一周沪期现锌市互为支持,出现筑底企稳迹象,买盘不断加码拉升价格,迅速回到20000元一线。一周涨幅11%,成交相当活跃。但经过了血雨腥风的锌市,不可就此乐观,以为雨过天晴。临近年底银行银根抽紧,还贷的资金压力、过大的库存量、萎缩的消费,在经过技术性的反弹之后,上升动力能否持久,空头的重磅炸弹会不会再次降临锌市,都成为锌市风险急剧凸现的根源。

  锡:LME锡属于走势最为稳固良好的金属品种。由于中国和印尼是最大的产锡国,中国主要满足国内消费群,而印尼多为出口。11月份初,印尼国有公司PT.Timah宣布08年出口配额9万吨,较今年的12万吨明显减少;印尼矿业部最新对外称08年锡产量将维持在9-10万吨,供应紧缺状态将持续。LME锡价围绕17000美元上下震荡;虽有多头获利平仓一度将价格调整至16200美元低点,但基本面的强劲不变,令贸易买盘和投机买盘依次出现支撑价格,LME锡价在16500-16800美元窄幅波动。

  锡市内外表现差异较大,外热内冷。半个月内,沪锡价格始终保持14.7-15万元区间窄幅波动,11月20日后在金属市场遭遇空头猛烈轰打时,锡价也难免受到拖累,后半个月滑落至14.40-14.75万元区间。锡价下挫原因在于,市场供应宽裕,小部分杂牌锡试图低价倾销,但云锡等大品牌在月初坚持15万元销售,后半个月,由于资金压力问题,云锡等大公司在价格上宽松让步,虽然价格回落,市场买气不足,缺乏突破动力,但总体仍保持了稳定性。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