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大连玉米探底回升 市场强势特征明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08:12 中大期货

大连玉米探底回升市场强势特征明显

  内容摘要

  本周CBOT玉米市场高位震荡,走势继续受周边市场引领。7月份以来玉米消息匮乏,而大豆、小麦以及原油市场炒作题材丰富,走势波澜壮阔,对于玉米产生显著影响。同时,美元的持续贬值亦提振商品市场整体走势。不过,玉米期价仍运行于震荡区间的上沿附近,突破震荡走势仍需要新的利多题材的刺激。小麦及大豆市场在减产题材的炒作下,先后演绎大涨行情,而玉米市场面临创纪录产量的供给压力,走势一直较为压抑。6月中旬以后大幅下挫,7月份以后跌势止步展开震荡走势。到目前为止,市场震荡走势已经持续近5个月的时间,可以说供给方面的压力已经被市场消化。同时,原油价格的走高提振生物能源需求,而需求的上升激励玉米市场走势。另外,大豆价格持续走高,玉米市场只有通过价格的上涨才能抑制种植面积向大豆倾斜。在原油及大豆市场保持涨势的利好带动下,玉米期价终将向上突破。

  本周大连玉米市场探底回升,创合约新高,期价成功突破了前期高点创出了新高,成交量和持仓量也继续保持稳步增加的势头,市场的强势特征非常明显。从盘面表现来看,多头资金入场较为坚决,而空头尽管在前期高点位置进行了顽强的阻击,但是盘面依然是多头占据优势。技术面上,玉米今天放量突破了前期高点,带动均线系统出现了向上发散的多头排列,短期市场可能继续保持上冲的态势。玉米市场受到资金追捧的原因除了交易者规避大豆市场政策风险之外,现货市场的坚挺局面也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对于今年国内玉米产量的预估数据众说纷纭,目前仍无定论,不过总体产量减产的可能性不大,加之去年的陈玉米库存,今年国内玉米市场的供应不存在大问题。然而因生产成本的提高以及大豆价格的暴涨令农民提高对玉米价格的心理预期,大部分农民选择持货观望,而农民严重的惜售心理导致现货市场出现人为因素造成的供给紧张局面。另一方面,作为需求方的加工企业,为维持生产不得不屡次上调收购价格。同时,玉米下游产品的持续走高,也促使加工企业收购热情高涨。在供需双方的争夺战中,供给方坚守阵营,而需求方不断让步,导致市场价格日渐走高。同时,国内运输瓶颈问题继续制约玉米流通,南方销区到货量有限价格暴涨,局部地区出现2000元/吨的高价。价格的上涨引起政府注意,市场传言国储将抛售一定数量的玉米来平抑销区价格的上涨。不过,市场对此反映平淡。国储抛售的玉米毕竟数量有限,而农民手中掌控的粮源才是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在农民的惜售心理缓解之前,市场仍将保持坚挺走势。

  一、国内外期市周度行情综述

  国际市场

  本周CBOT玉米市场高位震荡,走势继续受周边市场引领。7月份以来玉米消息匮乏,而大豆、小麦以及原油市场炒作题材丰富,走势波澜壮阔,对于玉米产生显著影响。同时,美元的持续贬值亦提振商品市场整体走势。不过,玉米期价仍运行于震荡区间的上沿附近,突破震荡走势仍需要新的利多题材的刺激。小麦及大豆市场在减产题材的炒作下,先后演绎大涨行情,而玉米市场面临创纪录产量的供给压力,走势一直较为压抑。6月中旬以后大幅下挫,7月份以后跌势止步展开震荡走势。到目前为止,市场震荡走势已经持续近5个月的时间,可以说供给方面的压力已经被市场消化。同时,原油价格的走高提振生物能源需求,而需求的上升激励玉米市场走势。另外,大豆价格持续走高,玉米市场只有通过价格的上涨才能抑制种植面积向大豆倾斜。在原油及大豆市场保持涨势的利好带动下,玉米期价终将向上突破。

  国内市场

  DCE本周探底回升,创合约新高,期价成功突破了前期高点创出了新高,成交量和持仓量也继续保持稳步增加的势头,市场的强势特征非常明显。从盘面表现来看,多头资金入场较为坚决,而空头尽管在前期高点位置进行了顽强的阻击,但是盘面依然是多头占据优势。技术面上,玉米今天放量突破了前期高点,带动均线系统出现了向上发散的多头排列,短期市场可能继续保持上冲的态势。玉米市场受到资金追捧的原因除了交易者规避大豆市场政策风险之外,现货市场的坚挺局面也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对于今年国内玉米产量的预估数据众说纷纭,目前仍无定论,不过总体产量减产的可能性不大,加之去年的陈玉米库存,今年国内玉米市场的供应不存在大问题。然而因生产成本的提高以及大豆价格的暴涨令农民提高对玉米价格的心理预期,大部分农民选择持货观望,而农民严重的惜售心理导致现货市场出现人为因素造成的供给紧张局面。另一方面,作为需求方的加工企业,为维持生产不得不屡次上调收购价格。同时,玉米下游产品的持续走高,也促使加工企业收购热情高涨。在供需双方的争夺战中,供给方坚守阵营,而需求方不断让步,导致市场价格日渐走高。同时,国内运输瓶颈问题继续制约玉米流通,南方销区到货量有限价格暴涨,局部地区出现2000元/吨的高价。价格的上涨引起政府注意,市场传言国储将抛售一定数量的玉米来平抑销区价格的上涨。不过,市场对此反映平淡。国储抛售的玉米毕竟数量有限,而农民手中掌控的粮源才是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在农民的惜售心理缓解之前,市场仍将保持坚挺走势。

  二、国内现货市场周度行情综述

  近期市场需求旺盛、运输成本增加拉动玉米价格上涨。随着原油价格攀升,国际市场对玉米的需求越加旺盛,国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并为国内玉米价格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运输成本增加是玉米价格上涨的又一动力。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东北铁路运费每吨相应上涨0.002元/公里,运输成本增加是玉米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此外,当前农民惜售情绪异常浓厚,新粮上市难以成规模。后期只有随着天气的变冷,玉米价格涨至农民的心理预期,大量玉米才能涌进市场,否则,惜售持续下去,玉米价格仍有想象空间。其中:

  1、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小涨

  11月中下旬以来,东北产区气温不断下降,部分地区已降至零下10—18度,玉米开始陆续脱粒,上市数量较上周小幅增加,但大多农户惜售心理仍然较强,等待观望者居多。而用粮企业为满足生产需要,仍不断提高收购价格。近日,随着玉米脱粒上市的增加,以及企业涨价的刺激,收购量有所放大。同时,东北主产区的各深加工企业纷纷提高收购价格,其他收购主体也蓄势待发。深加工企业的收购价历来是主产区玉米价格的风向标,目前长春大成及金成公司收购价格维持在提升后的1420元/吨,日收购量约5000吨左右。公主岭黄龙及中粮公主岭公司提价至1420元/吨后,收购量有所增加。松原赛力事达新玉米挂牌价格再次上调,三等内标准水分玉米挂牌收购价格为1450元/吨,较上周初涨30元/吨。

  2、关内玉米价格稳中有升

  11月中下旬以来,关内产区农民对玉米惜售心理依然不改,导致深加工企业只有通过上调价格来寄希望于增加收购量,但目前来看,价格已突破企业所能承受能力,不过上市量仍十分不理想,同时用粮企业收购价格涨幅已高达100—150元。关内的玉米提价幅度较大,价格重心有效上移。河南周口地区饲料企业进厂价为1700-1720元/吨,一些猪场的玉米采购价已达1760元/吨。山东德州地区饲料厂标准水分的玉米收购价格为1680元/吨,淀粉厂收购价1700元/吨,糖厂收购价1780元/吨。湖北的东北玉米站台价达1900元/吨,湖南为2000元/吨,在广西南宁更是达到2050元/吨。而且,目前铁路运力紧张,东北玉米难以大量顺利入关也是导致目前销区价格上涨的重要市场因素。

  3、南方销区价格平稳略涨

  南方销区玉米价格保持稳中趋升态势,总体涨势弱于北方产区,随着产区价格持续走高,在市场需求渐增的带动下,后期南方销区玉米价格预计会继续提高。今日,南方部分销区玉米进厂价格如下,华东1860-1870元/吨,华中1820-1840元/吨,西南1840-1860元/吨,华南1850-1870元/吨,近一周涨幅集中于10-20元/吨。近期南方生猪补栏继续推进、存栏水平进一步提高,养殖业稳步恢复,饲料及玉米需求稳定增长,后期南方饲料及玉米需求仍乐观

  4、港口玉米价格持续高涨

  港口方面,近日,北方大连港玉米平仓价格相对平稳,三等玉米平仓价格在1600元,二等玉米平仓价格在1620元,港口贸易商反映,近日没有出现前几日好粮坏粮都抢的现象,质量好的玉米价格受关注,港口交易量不大。由于港口玉米库存减少,贸易商预计近日玉米价格还有上涨的可能;而广东港口玉米价格继续下跌,蛇口港容重700-710克/升小船板价1870元,685克/升1790-1800元,均较上周下跌30元/吨。而受产区价格大涨、铁路运输紧张及部分饲企库存明显不足的共同影响,南方部分销区玉米价格再度冲高。

  同时南北方港口的玉米库存不足。当前,大连大窑湾港玉米内贸库存16万吨,北良港库存30万吨,锦州港陈玉米库存13万吨,总共玉米库存不足60万吨。目前大连北良港已决定来东北采购新粮来弥补库存的短缺,但东北产地目前农民的惜售仍会拉长新粮正常供应的上市期。由于目前广东饲料厂已接近玉米安全库存,加之北方港口新粮上市超慢,陈粮库存紧张,用粮企业采购相对积极,广东港口玉米价格小幅走高。现蛇口港容重700-710克/升水分15%码头价1900元/吨左右,685克/升质量偏好的1850-1870元/吨,库存13万吨左右。目前,南方销区部分地区市场玉米供需严重失衡,价格连创新高。由于当地需求方市场看涨心理较普遍,因此多数用粮企业均不同程度增加玉米库存数量,预计短期内南方玉米价格将难以明显回落,但个别前期价格上涨幅度过大的地区,不排除价格回落的风险。  

  分析:

  纵观后期的国内玉米市场,市场整体上呈现平稳格局。总的来说,后市国内玉米价格反季上涨行情有望延续。不过当前国内玉米并不是完全利多,从整体供求上看,新年度国内玉米供需仍基本平衡并有一定盈余。而国家限制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对玉米工业需求增长也有较大抑制作用,另外今年国内玉米出口形势仍不明朗,加之受农发行贷款仍未到位,收购企业大规模采购较难展开,这些不利因素都将限制玉米价格上升空间。

  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一)玉米播种面积增加,产量继续增长 

  1、国内

  11月7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制定的《中国农产品月度供需状况报告》,报告对玉米市场的分析指出,2007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805万公顷,与10月预测持平,较2006年的2697万公顷增加108万公顷,增幅4.00%,其中东北春玉米和华北夏玉米的面积均有增长,主要原因是玉米种植效益高于大豆。预计2007年中国玉米的产量为14800万吨,较10月预测调减100万吨,较2006年14548万吨增长252万吨,增幅1.73%。本月在对已经收获的东北地区玉米单产重做灾后评估后,对当地产量做了调整。

  11月份预计,2007/08年度中国玉米饲料消费量为9550万吨,较10月预测调减50万吨,主要原因是目前各地生猪养殖恢复的程度低于预期,这将影响年度内的饲料消费水平。但较2006/07年度提高300万吨,增幅为3.24%。2007/08年度中国玉米工业消费量为3750万吨,与10月预期持平,较2006/07年度提高200万吨,增幅为5.6%。2007/08年度国内玉米消费量为1.441亿吨,较10月预测降低50万吨,较2006/07年度提高510万吨,增幅为4.7%。

  11月份预测,2007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805万公顷,与10月预测持平,较2006年的2697万公顷增加108万公顷,增幅4.00%,其中东北春玉米和华北夏玉米的面积均有增长,主要原因是玉米种植效益高于大豆。预计2007年中国玉米的产量为14800万吨,较10月预测调减100万吨。

  目前来看,今年暖冬的可能性正在增大。短期而言气温下降较慢使得玉米脱粒时间推迟,上市时间也相应推后;同时今年东北减产、上一年度玉米价格反季节上涨以及相关品种大豆、豆油等价格上涨,给了农民参考攀比的理由,而且,农民近几年种粮成本降低,收益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当前国内通货膨胀较明显的情况下,目前,当地多数农民惜售心理明显强于往年正常水平,尤其是一些需求不错、陈粮库存水平偏低的地区。另外,今年东北玉米质量较好,尤其水分方面,多数地区新产玉米水分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玉米储存风险大大降低,这也为农民准备长期储存玉米奠定了基础。可以预见后期农户的惜售心理将会导致售粮战线延长,上市进度缓慢,在全国玉米丰收的大背下,受天气因素及农民惜售心理影响,短期供给压力并不十分明显。

  2、国外

  华盛顿11月9日消息,美国农业部周五公布的11月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07/08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131.68亿蒲式耳,10月预估为133.18亿蒲式耳。美国2006/07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105.35亿蒲式耳,2005/06年度实际玉米产量为111.14亿蒲式耳。美国2007/08年度玉米年末库存预估为18.97亿蒲式耳,10月预估为19.97亿蒲式耳;2006/07年度玉米年末库存预估为13.04亿蒲式耳;2005/06年度实际年末库存为19.67亿蒲式耳。美国2007/08年度玉米出口预估为23.50亿蒲式耳,与10月预估持平。美国2006/07年度玉米出口预估为21.25亿蒲式耳,2005/06年度实际玉米出口为21.34亿蒲式耳。

  同时路透伦敦11月22日电---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周四称,将2007/2008年度(7月至次年6月)全球小麦(2100,34,1.65%,进入该吧)产量预估调升100万吨,至6.03亿吨. 全球玉米(1772,36,2.07%,进入该吧)产量预估被调高至7.67亿吨,此前的预估为7.66亿吨.2006/07年度的产量为6.99亿吨.

  (二)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要求严控玉米深加工项目

  日前,国家发改委对外公布的《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玉米深加工项目,“十一五”时期对已经备案但尚未开工的拟建项目停止建设,并将玉米深加工项目列入限制类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此前,中粮控股公告,旗下的三个生物燃料项目的投资将暂停。此消息的意图十分明显,国家对于新季玉米发放出口配额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玉米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不仅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的工业原料,在国家食物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发改委的有关研究指出,我国一些地区也出现了玉米加工能力扩张过快、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玉米加工转化利用效率低和污染环境等问题,部分在建项目不符合土地审批、环境评价、信贷政策的要求。玉米深加工产能扩张过快,增长速度超过了玉米产量的增长速度。

  笔者认为作为玉米加工业还应该大力发展,在我国2002/2003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力发展玉米加工工业,起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所以我们也应该继续支持扶持它的发展。关于对饲料的影响,我认为这里也有一个认识的偏差,比如我们作为粮食安全问题,因为玉米家规现在2000多万吨,这里有这么几个问题。第一点玉米作为直接的食品,这个数量很少,从80到90年代的时候,这期间直接食用的占20%左右,到2005点的时候就是6%-8%。就是直接食用的,相反玉米的保健食品方面增加了,速冻玉米这方面的比例增加了。这个数量还是占有一定比例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加大玉米加工业的发展,我认为对于粮食安全问题不会有什么影响。第二深加工分析,初加工里面,食品加工占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我想这方面不更地说了,另外就是饲料方面,因为玉米加工大部分50%以上都是饲料,所以玉米加工发展过快的话,同时也带动了饲料的发展。在当今高农资高成本的形式下,发展深加工也是很好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

  (三)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量不多,上调收购价格实属无奈之举

  据了解,随着加工生产的不断消耗,目前部分深加工企业陈粮库存逐渐减少。据悉吉林长春大成公司陈粮库存只能维持到本月底或下月初。如果本月内市场不能形成玉米集中上市局面,新陈玉米无法正常交接,大成公司将有断粮之忧;同时今年玉米生长期推迟,收获和脱粒相应推迟20日左右,加之农户惜售心理严重,强烈的看涨心理使其对玉米价格期望值较高,目前出售数量较少,为尽早获得更多粮源的情况下,深加工企业提价实属无奈之举。总体来说,经过近一个月的拉锯战之后,部分企业库存危机显现,率先提价,打破了前期收购市场的平静局面,后期新一轮价格上涨序幕将被拉开。而相对于东北地区而言,华北地区玉米现货价格涨势更为凶猛。玉米收购价在前期略有回落后再度走高,1650—1700元/吨已经成为主流收购价格。由于华北地区兼具上游原料产区和下游产品销区的特征,该地区的深加工企业的玉米库存周期一般都在半个月左右,与产区企业动辄2—3个月的库存水平不可同日而语,在农民惜售的情况下,该区企业提价收足量保证生产的要求也就更为迫切。成本的大幅提高使得大部分深加工企业处于保本状态。

  (四) 全球生物燃料应用增长

  1、美国生物燃料产能2007年新增30亿加仑

  据美国可再生燃料协会(RFA)预计2007年新增产能为30亿加仑,到2008年产能将进一步增长23亿加仑。考虑到新厂的投建情况,2008年和2009年生物燃料工厂数目将会提高。2009年一季度,全国生物燃料产能估计将增长1.05亿加仑。 目前美国全国有112家生物精炼工厂,另外有77家工厂正在投建。

  2006年乙醇销售量约为55亿加仑,今年销售量将达到约80亿加仑。精炼厂将乙醇与汽油掺混使用,达到政府规定的氧化要求。乙醇目前占到美国燃料供应的46%。RFA预计到2015年将有超过2200万辆使用生物燃料的汽车上路。玉米作为美国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生物燃料需求将带动玉米消费量进一步加大。美国近年来玉米需求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玉米乙醇预期截至 2014/2015年度,美国玉米的乙醇加工用量占总使用量的比例将从2004/2005年度的12%增长到23%,美国玉米的供求关系将长期保持供求偏紧的局面。

  图1 美国酒精对玉米需求量 单位:百万吨

   大连玉米探底回升市场强势特征明显

美国酒精对玉米需求量走势图。(来源:中大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上图反映了未来美国玉米使用量情况的变化,在玉米工业需求迅速增长的主线里我们发现,2004/2005年度美国玉米的乙醇加工消耗量为13.23亿蒲式耳,我们假设总需求量固定不变,则静态来看,到2014年美国玉米乙醇用量将达到26亿蒲式耳的用量。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有效增加产量,势必将挤占玉米的出口份额,同时造成全球玉米的供求短缺。

  2、中国推广车用乙醇 中国乙醇燃料年产量持续增长

  国务院能源领导小组预计到2010年,我国燃料乙醇的年产量可以达到200万吨,到2020年达到1000万吨。国家正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规范燃料乙醇的生产,合理推广车用乙醇。据了解,燃料乙醇主要依靠玉米等粮食作物加工,目前在美国、巴西等国家,喝乙醇的汽车已经占到很高比例,其中巴西的乙醇燃料汽车已达到1550万辆。

  (五)主产区玉米新粮收购形式严峻

  自新粮上市以来,作为收购主体的深加工企业、贸易商、粮库以及饲料企业,其收购情况及心态表现各有不同。总的来看,相对于去年贸易商与加工企业对峙抢粮的格局,今年的收购主体有所转变,主要以玉米淀粉加工企业和精深加工企业为主,而且收购相对比较理性;而贸易商、粮库及饲料企业徘徊犹豫,蓄势待发。一方面,深加工企业由于普遍库存吃紧,率先倒戈,他们纷纷提高价格,入市抢粮,作为主要收购主体成为价格上涨的掌控者,但不同玉米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库存、收购时间不同,因此表现出的收购热情也有所不同;另一方面,今年贸易商一改昔日雷厉风行做法,变得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究其原因:一是担心在此高价位入市收购,价格一旦下跌,利润难以保障;二是若先进行套保,一旦发现收不上粮,被迫斩仓,那更是双重损失。此外,资金成本居高不下也加剧了贸易商的犹豫。而粮库方面面临所欠外债较多、贷款资格不够、储粮利息费用增加(目前为止每吨粮银行利息已经达到70元,摊入粮食成本明显亏本)、资金短缺难以收粮问题,至今仍未有所动作,即使收购也仅是为南方客户代收。此外,饲料厂积极筹备,暗渡陈仓。与往年不同,今年饲料厂采购比较低调,一改往年兴师动众作风,悄悄地在东北地区寻求合作伙伴和建立采购网络。综上分析,虽然目前深加工企业仍是市场收购主体,贸易商及粮库仍未大的动作,但是仍不能忽视这股势力,他们最终还是会参与到收购中来,但短期内预计收购主体大规模收购活动仍难展开。

  (六)进出口方面

  1、中国玉米出口增长对价格形成一定拉动效应

  据海关总署10月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今年9月出口玉米380,000吨。今年1-9月中国出口玉米总计45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97.7%。数据并显示,中国9月进口玉米1,392吨,1-9月进口玉米10,167吨,较去年同期下滑83.0%。不过目前的玉米出口形势不会改变东北地区玉米供应充足、价格面临回落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出口数量相对于供应总量来讲太少,并且未来玉米出口前景也不乐观。

  图2 中国玉米总产量与出口量对比 单位:万吨

   大连玉米探底回升市场强势特征明显

中国玉米总产量与出口量对比走势图。(来源:中大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分析:笔者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将影响当前玉米市场需求。中国海关总署的初步数据显示,9月份玉米出口量为384,063吨,同比提高5,549.5%。出口配额基本用完。在目前CPI指数较高的宏观调控大背景下,国家继续大批量发放出口配额的可能性非常小,玉米出口受抑使得近期新季玉米上市后的需求受到较大影响。

  (七)国内饲料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玉米饲用消费增长快

  由于2008年饲料养殖形势看好,饲料企业也在等待价格低点补充2-3个月库存,为保证粮源深加工企业应至少完成6个月份以上的库存,以免饲料需求高峰到来造成更大的收购波动。此外,目前深加工企业也收购价格战作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玉米价格上涨对于限制中小项目上马,打击竞争对手,维护下游产品利润均有好处。

  目前国内饲料业、养殖业正在逐步复苏,饲料玉米需求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受节日需求效应拉动,进入9月份以来,国内多数地区猪料销量月环比增长了10-15%,而禽料继续保持良好上升态势,月环比增加了10-20%。预计第四季度饲料产销仍将保持一定增长。不过,笔者认为饲料养殖业的实质性恢复仍将要到明年,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价格的走高。“散养”到“集团养殖”的转变,是目前市场的一个趋势。养殖模式的转变将会减弱疫情的传播,即由“面影响”变成“点影响”。因此,疫情影响力有望减弱,养殖积极性也将不断恢复。今年因猪疫情影响,猪饲料消费持续低迷,目前恢复的仅是禽饲料,因此当猪的消费出现恢复时,其对玉米的推动作用将会大大提高。

  同时为调动地方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生猪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稳定猪肉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从2007年起,国家财政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近日,财政部印发了《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和《关于下达2007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的紧急通知》。为用好奖励资金发展生猪生产,提高养猪大县生产水平。

  目前国家发布一系列政策扶植养殖业发展,国内养殖业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将会呈现出进一步恢复的状态。从周期上看,生猪养殖完全恢复需要10个月时间,当前到明年春节前后都将是养殖业需求的恢复阶段,而明年春节之后到5—6月份将达到需求高峰。从当前市场情况看,豆粕及其他饲料价格的高企一方面加大了养殖户对玉米的直接用量,另一方面对玉米价格也起到了较强的支撑作用。

  (八) 国内相关市场分析

  1、国内小麦的替代

  2007/2008年度全球小麦需求将再度超过全球产量,这将导致小麦期末库存与用量比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8日通过调查得出,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和能源价格的高涨,促使全球谷物价格急速上扬,9月小麦价格创历史最高值,价格涨至350美元/吨。目前由于当地小麦价格上涨替代作用明显减弱,及河北可外运粮源渐少,导致当地饲料及淀粉企业玉米到厂价格出现小幅反弹。再加上小麦行情看好,使价格坚挺。但目前,南方销区一些饲企已开始批量采购小麦代替高价玉米,这对当地的玉米消费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替代优势教为明显。

  2、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稳步高涨

  伴随美元贬值和伊土边境冲突持续紧张,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价本月7日再度大幅上涨,创每桶98.06美元的历史新高。市场分析人士预计原油后市要突破100美圆,后期油价高位持稳对于一直炒作乙醇需求的美国玉米来说将是一个相当利多的消息,会进一步刺激国外玉米乙醇业的发展,国际玉米供应将会进一步紧张,从而导致国内通过进口来弥补玉米供应缺口难度加大。

  3、目前的高通货膨胀和相关品种的高价位

  目前的高通货膨胀和相关品种的高价位,比如大豆、豆柏和小麦包括股票,这种高价位对应的是国家的宏观调控,玉米价格目前能维持在相对较高的价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受到其它相关品种的带动,相关品种的涨价初期,大涨初期对玉米带动比较强,在大涨后期对玉米的带动比较弱,大家看到大连期货的变化就很清楚。大豆从3500-3600的时候涨到4000的时候,对玉米带动差不多100个点,从4000涨到4200-4300的时候对玉米就没有什么带动力了,前期带动力要大,后期带动力要小,但是毕竟来说其它相关产品价格的高涨对玉米价格是一个支撑。目前可以说通货膨胀压力是比较大的,但是宏观调控的力度可能还要加大,那么从资金面的紧张、资金成本的提高这将对玉米后期的价格和玉米后期的收储影响很大。未来玉米价格的走势除了他自身的其本面情况以外,很重要的还要看好宏观面的一些变化,如果宏观调控力度比较大,后期房价、股票包括加息逐步增加,那么上涨的空间就会被封住,可能下降空间就会比较大一些。如果后期宏观形势仍然非常火爆,那么下降的空间就会非常小,上涨的空间可能就会被打开。那么可以说目前国家从经济实力来讲完全有能力去控制国内的经济发展、经济形势,也就是说国家的态度和政策可能决定玉米运行的一个大的方向,笔者较为看多通账。

  (九) 基金持仓分析

  截止11月13日这周,基金在CBOT玉米增持5,207手多单,同时减持1,276手空单,基金净多单由上周的226,050手增到本周的232,533手。指数基金在玉米期货和期权上的净多单由上周359,578手减至本周的355,842手。

  图3 CFTC玉米基金持仓净头寸

   大连玉米探底回升市场强势特征明显

CFTC玉米基金持仓净头寸 走势图。(来源:CFTC)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分析:玉米生长季节开始后,基金方面天气市操作特征明显。此前国际市场一直热炒玉米生物能源概念,从06年8月以来基金明显平空翻多,增持多单头寸。伴随近5个月资金助推后,玉米近月期价在2月26日达到了高点437美分。随后基金有计划地逐步减持净多头寸。由于本月多数时间产区收割情况较好,玉米单产水平较为理想,基金方面随之逐步减持多单头寸。

  (十) 机构观点及简要评析

  1、USDA月度供需报告

  华盛顿11月9日消息,美国农业部周五公布的11月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07/08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131.68亿蒲式耳,10月预估为133.18亿蒲式耳。美国2006/07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105.35亿蒲式耳,2005/06年度实际玉米产量为111.14亿蒲式耳。美国2007/08年度玉米年末库存预估为18.97亿蒲式耳,10月预估为19.97亿蒲式耳;2006/07年度玉米年末库存预估为13.04亿蒲式耳;2005/06年度实际年末库存为19.67亿蒲式耳。美国2007/08年度玉米出口预估为23.50亿蒲式耳,与10月预估持平。美国2006/07年度玉米出口预估为21.25亿蒲式耳,2005/06年度实际玉米出口为21.34亿蒲式耳。

  华盛顿11月19日消息,美国农业部(USDA)周一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中公布,截至11月18日当周,美国玉米收割率为97%,前一周为94%,去年同期为93%,五年均值为94%。

  图4 美国历年玉米种植面积 单位:百万英亩 蒲式耳/英亩 

   大连玉米探底回升市场强势特征明显

美国历年玉米种植面积走势图。(来源:中大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注:2007/2008为USDA预测值。 

  三、结论

  综合近期内外盘情况,我们对后市行情预计如下:

  目下美国玉米收割工作全面展开,无论成熟率还是收割率均较为理想,高于历史同期,需密切关注。任何导致玉米单产低于当前预期的因素都会成为玉米上涨的催化剂。

  在近期养殖需求明显趋好的影响下,国内玉米区域性的弱势反弹并不意味着我国玉米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已经改变。

  新粮的上市,市场政策面利空,基本面的清谈,市场整体表现很难有趋势性突破。后期贸易商出货的数量和节奏、养殖业的恢复情况及天气变化,将成为影响玉米走势的关键因素。

  四、近期关注重点:

  美国产区天气状况及收割工作:

  美盘基金期货期权持仓变化;

  国内各产区天气状况以及新玉米上市进展;

  夏季畜禽疫病。

  中大期货 雷鸣

【 进入股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