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气候变暖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 14:44 金牛财顺

    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生态与环境等诸多方面造成影响,而首当其冲的是农业,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作为农业的主体,受到的影响就更大。从林而达指导的博士生刘颖杰的研究结果看,过去20年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粮食总产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粮食总产量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华东和中南地区的粮食产量影响不明显。

     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100年里升高了0.74℃。尤其是1975年以后,全球平均气温以每10年0.2℃的速率加速升高。从我国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看,北方地区增暖趋势非常显著,而南方各地区增暖趋势没有北方明显。

     气温上升对各地粮食产量产生了较大波动。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复杂,不同地区温度差异较大,变化趋势不同,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作物生长都有一个适宜温度范围,不同作物生长的适温范围不同。

     统计结果表明,从目前的情况看,东北地区由于采取了适应措施,气候变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正面的。温度升高后,农作物的生长期延长,东北地区有了更好的条件采用晚熟高产玉米大豆品种和选种冬小麦、水稻等高产作物,农作物栽培和耕作制度也发生相应转变,总的生物产量增多了。另外,气候变暖使得影响作物的冷害明显减轻甚至消失。从未来发展趋势看,预计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对增温还有适应的潜力。未来十几年内,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还可通过改换品种和调整播期抵消增温造成的不利影响,甚至获得发展。

     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的作物则对温度升高的适应性较差,温度的上升抑制了产量的上升。温度上升,作物生长发育加快,生育期相应缩短,致使总干重和穗重减少。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除了作物本身的品种特性以及遗传因素外,区域的气候条件和自然地理也是重要的方面。水资源不足是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关键限制因子,而气候变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但在过去20多年里,这些地区的粮产量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减少,这主要得益于农业投入的增加及农业科技的进步。

     华东地区、中南地区的农作物对温度变化的影响不明显,这说明该地区农作物对气候变暖的影响还不敏感。但是数据显示,在1984~2003年期间后期,粮食总产量却明显下降了,这可能与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耕地迅速减少和播种面积快速下降有关。

     由此可见,我国高纬度地区农业对气候变暖适应性较强,近期内气候变暖并不会给这些地区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中纬度地区适应性较差,但是通过科技进步,仍可以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低纬地区,由于本身温度就高,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加上耕地面积迅速减少,该区域的粮食安全将会首先面临严峻考验。

     另外,降水也是影响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降水对产量的区域影响比较复杂,也会对粮食总产量产生影响。虽然近50年全国降水量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变化趋势,但是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长江中下游和西北西部的一些地区降水量有增加的趋势,而东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的部分地区降水量却呈显著减少趋势。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日也显著减少,这意味着出现强降水的概率增大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降水的变化也会对粮食产量产生影响。

     粮食产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气候因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全球变化的科学研究中,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