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金融动荡再度打击 铜价承受压力寻求支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8日 00:22  长城伟业

全球金融动荡再度打击铜价承受压力寻求支撑


  在一系列罢工秀渐渐落幕之后,市场再次沉溺于淡季效应中,但由美国次级债危机蔓延导致的全球金融动荡则又打破了铜市传统消费淡季的平静,同时这些突发因素也不断干扰着市场的判断思路。

  已然处于新扩张期的美国经济再次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次级房贷危机是否会对增长中的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仍是市场研究的热点,同时也加剧了国际金属市场的动荡。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在通胀处于良性状态的同时,美国经济在制造业率先扩张的带动下明显走强,其第二季GDP增长率高达3.4%,7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90.4,这表明美国经济增长明显加快,消费者信心也持续增强。据《工商时报》报道,由于楼市降温效应减轻、商业库存增加与出口增长,美国经济增长步伐于第二季重新加速,第二季GDP增长率是自2006年第一季以来的最高水平。占GDP比重较高的消费者支出于第二季仅增加1.3%,远不及第一季的3.7%,其中受到低迷房地产影响较大,因此第二季GDP仅有0.89个百分点是由消费者支出所贡献。7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0.4,虽然有所上升,但显然没有达到100之上的扩张期,因此下半年经济的持续增长仍然要仰仗房地产业的复苏。而目前房地产行业仍受到次级房贷危机的困扰,市场对此也十分担忧,并且这种忧虑已经反映在了非制造业上。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上周末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7月非制造业指数降至55.8,为3月以来最低水平,服务业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收缩。但是总体来看,由于该指数仍然在50以上运行, 因此非制造业仍然在健康的范围内,其扩张态势在未来3—6个月内不会改变。与此同时,制造业的扩张也出现了一定的减缓,最新统计数据显示,6月耐用品订单修正后月率上升1.3%,初值为上升1.4%,数据弱于市场的预期,但仍然显示制造业的总体扩张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目前铜价就是在这种成长与担忧的背景下运行,因此动荡在所难免。

  就中国而言,强劲的经济增长已经明显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在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经济数据仍然强劲,这显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作为全球的制造业的中心,越来越多地受到全球整体经济运行的推动,外向型经济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但同时,中国政府一系列宏观调“控组合拳”也渐渐发生作用。从中国方面最新数据看,中国7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3.3,前值54.5,此次数据的回落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下降,明显是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但应该指出的是,由于该指数仍然在50以上,因此在未来3—6个月时间里,制造业的扩张将得到延续,但增长速度将减缓。

  供需方面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也加剧了铜价的动荡。在中国取消福利企业退税以及海关严厉打击废铜走私的影响下,上海铜价受到了一定的支持。但同时,由于中国上半年的超量进口以及目前消费淡季的影响,铜价走高也难以持续,区间运行特征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成本升高、现货充足的情况下,超低的加工费令冶炼企业经营举步维坚,因此再度出现了所谓的联合限产行动。有消息称,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CSPT)8月2日正式宣布经2007年下半年CSPT9家成员企业电解铜将联合减产10%—15%。而市场并没有对这个消息作出积极反应,相反内外市场在这个消息公布后纷纷回落,市场对消息的解读为消费减弱,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其现货销售不畅将拖累全球市场。

  上海铜价在支撑位67700元附近展开争夺,但纽约铜价的冲高回落打击了市场,铜价再一次测试上方阻力后下跌,短期内的上升遭到破坏。同样,伦敦铜也再度测试8000美元上方的阻力后回落,跌势加重,短期的上升明显受到破坏。从结构上看,如果此次回升作为5月份以来的b浪性质的反弹,那么接踵而来的将是c浪下跌,上海市场多方苦心经营的67700元防线土崩瓦解,继续承受压力而向下寻求支撑。

     长城伟业 景川

【 进入股吧 】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