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仿真交易形成价格发现机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4日 02:24 第一财经日报
江南 仿真交易现显“预警”功能,这仅仅是一个巧合,还是确已形成它的价格发现机制? 记者在多家期货公司了解到,目前参与仿真交易的投资者构成相比最初的三个月,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投资群体的逐渐理性化、与现货股票交易的日益密切化,是仿真交易“仿真”能力增强的最主要原因。 一家期货公司负责风险控制的人士告诉记者,最初公司发放给个人投资者的虚拟资金为每人100万元,给机构投资者在1亿元以上。公司规定,个人投资者一旦爆仓,即表示“游戏”出局,公司不再追加虚拟资金。 截至上周,这家公司的个人投资者账户已经发生严重的两极分化,70%以上的个人账户显示资金为零,而30%的个人账户则赚得盆满钵满,最高资金量已达到6亿元。 上述人士表示,当前还在执著参加仿真交易的个人投资者大部分是在真实练兵,而有的机构投资者已经把仿真交易与真实的现货股票交易结合在了一起,真刀真枪地跟随大盘走势,针对自己的现货股票投资,一部分虚拟资金利用仿真交易合约开展套期保值,另一部分虚拟资金演练股指期货投机操作。 深圳的一家私募基金告诉记者,公司在去年就组织了一个专职开展股指期货投资的团队,该团队主要聘用香港特区有经验投资人士。目前这个团队一直跟踪现货股票走势,参与仿真交易。 事实上,从近几个月仿真交易合约价格与沪深300指数走势对比可看出,期指价格除上涨幅度较大,导致期现价差偏大外,二者的走势偏离度已经位于一个合理的区间。甚至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仿真12月合约与沪深300指数1500点以上的价差也是合理的,根据沪深300指数今年前五个月高达80%的涨幅,市场完全可以作出这样的预期。 上述人士认为,仿真交易在4月18日和5月10日出现的两次“预警”行情,完全可以解释为一些准备在第二天出货的机构,提前一天在尾盘集中沽空期指,导致期货价格出现背离走势。而在机构抛盘引发散户出货的现货股票行情推动下,第二天容易出现大盘指数下跌。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