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走势分化 内盘玉米特立独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 09:0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钱晓涵

  因为担忧玉米供应过于充足,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本周大跌两天,从401美元/浦式耳滑落至363.50美元,跌幅接近10%。不过,国内玉米期货价格“五一”后并未跟随国际市场出现下跌,反而连拉两根阳线。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消费旺季的来临,国内玉米期货在短期内将会走出独立上涨的格局,美国“大种玉米”导致的外盘大跌并不会拖累内盘向上的走势。

  昨天,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最新一期《中国农产品月度供需状况报告》称,未来我国大豆、豆油、豆粕、玉米供求形式进一步趋于好转,但总体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其中豆油和玉米的产量受到价格上涨的影响呈现明显增长态势;而国产大豆产量却小幅下降,需进一步扩大进口方能弥补国内供需缺口。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份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农产品价格还可能出现新一轮的上涨,而这种预期上涨的心态已经在国内期货市场上率先体现了出来。华闻期货研发中心总经理宋启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产品价格尤其玉米价格在“五一”之后很有可能攀升至更高的高度。“短期内玉米内外盘分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受益于良好的消费预期,国内玉米期货的表现将明显强于外盘,CBOT近两天的大跌对国内玉米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影响。”宋启虎认为,现在市场普遍预期进入5月份后国内饲料消费将步入一个新的高度,而玉米这个品种我国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对外依存度较低,因此即便外盘出现下跌,国内玉米价格也能凭借自身的因素展开向上的攻势。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在月度供需状况报告中指出,由于饲料玉米消费启动比较缓慢,因此玉米涨升的空间受到抑制。报告称,玉米在难以大量外运的情况下,目前东北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依旧低迷,但普遍缺乏回落的空间,并且受铁路建设基金征收的影响,多数销区玉米到货价格小幅上涨,因此东北玉米价格也受到抬升,目前价格初步呈现止跌企稳迹象。

  一般而言,播种面积、天气状况是最能影响农作物价格的两大因素。事实上,今年以来的农产品期货行情也正是围绕这两大因素展开的。受生物

能源燃料乙醇概念的刺激,国际玉米价格去年创出历史新高,市场人士普遍预计今年农民播种玉米的热情将大大高于大豆,而今年一季度的农民种植意向调查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大豆玉米耕地之争将促使豆价大涨玉米下跌”的观点明显占据上风,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的持仓量也显著增加。

  此外,恶劣天气仍然是农产品多头手中的重要砝码。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表的报告指出,“厄尔尼诺”已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域形成并将持续到2008年初,预计将有多个国家受此影响在未来几个月出现气候异常。而过去的几次“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干燥气候引发了旱情,还造成这些地区的农作物减产。在目前库存相对低位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引发农产品价格新一轮的上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