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原糖超跌出现明显反弹 美棉在现实与预期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 00:19 金瑞期货

原糖超跌出现明显反弹美棉在现实与预期博弈

  市场趋势

  “五一”期间糖、棉市场评论

  

  5 月1—7 日是我国“五一”长假。期间,NYBOT11 号原糖价格由于超跌出现明显反弹,5 月5 日C3 价格达到10.23 美分/磅,为一周来最高点;NYBOT 棉花继续创出新低,5 月2 日C3 价格一度达到50.80 美分/磅,逼近3 年来最低点。

  预计近期NYBOT11 号原糖价格有可能保持反弹势头,NYBOT 棉花价格将继续承受较大压力。国内市场上,郑州期糖、期棉均有望出现反弹。

  原糖

  NYBOT11 号原糖价格反弹的主要原因是,雨季妨碍了巴西产糖商收割甘蔗,导致今年巴西中-南部地区的生产进度与去年同期比较有些滞后。同时,受生产设备迟迟没有到货,以及今年酒精供给充足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使生产商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使生产商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压。此外,美元对雷亚尔贬值的背景下,生产商似乎已暂停在糖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这些因素促成了糖价的反弹。

  4 月30 日,NYBOT11 号原糖价格下滑至17 个月来的最低点后,现货市场的需求有所回暖。国际市场上采购活动较为活跃。突尼斯方面在国际白糖期货价格创17 个月新低后随即从国际市场上采购了28,000 吨白糖。伊拉克方面预计将招标采购20 万吨白糖。这种市场状况使巴西生产受阻因素的利好作用得到了强化。

  技术上来看,4 月30 日LIFFE 糖市0708 期约糖价对0705 期约糖价的升水达到了104 美元/吨,当日部分交易商一直在进行白糖差价套利交易。同时因糖价创出新低,一部分投资者还进行了一些空头回补操作。此外,糖市上还出现了一些期转现交易。从而导致糖价反弹。

  但这种反弹将主要是技术性的,糖价后市仍然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中期来看,印度等主产国06-07 制糖年糖产量大幅增加。估计拟于今年9 月份结束的06-07制糖年印度的食糖产量将达到2,600 万吨。长期来看,市场方面预期07-08 制糖年全球食糖市场仍将充斥着大量的食糖同样对目前的糖价形成了压力。最近不少国际贸易公司和有关糖业机构都预测07-08 制糖年巴西中-南部地区的甘蔗产量将创下4.10-4.20 亿吨的历史最高纪录。

  国内市场上,近期06-07 制糖年糖厂陆续收榨。截止到4 月30 日广西超过九成的糖厂已顺利收榨。目前正处于榨季收尾的最后阶段,从各厂的情况来看,目前尚未入榨的原料蔗数量已经不多。国内市场基本面没有出现有能力导致郑州期糖与CBOT11 号原糖价格反向运动的因素。现阶段郑州期糖价格将主要随CBOT11号原糖价格变化。短期内有可能反弹,后市仍将下降。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郑州期糖价格与CBOT11 号原糖价格比价较高,且广西、云南等主产区扩大种植面积等因素影响,将会出现跟跌速度快于跟涨速度。

  棉花

  棉花市场上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是即将调整的世界价格(AWP)混合情况的预期。4 月30 日,Cotlook 增加了三个新棉 A 指数远期报价,价值指数增加到5个,这意味着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早早看到相交过程的初始。这5 个远期报价平均在62.75 美分,或者较当前的A 指数58.20 美分高出455 点。

  如果这样的价差在此阶段继续维持下去,它将迫使 AWP 在六周内填平这个缺口。这将肯定迫使商人立即赎回棉花。因此,我们已经看到贸易商不断加大卖出12 月合约,随后会卖出3 月合约。因此,我们在此时确实看到,人们有很多理由卖出期货。世界价格调整迫使很多棉花商取消贷款计划,因此贸易商一直在期货市场上进行抛售。

  工厂观望意愿较强。这一方面值得关注的一点是,部分纺织厂表示,他们有意把6个月的补货计划扩大到9个月,但他们不愿意支付远期报价单的价格贴水。

  因此,他们现在决定坚守现买现用的政策,希望远期价格会继续下跌至50 美分,正像他们在过去三年里做的那样。

  虽然4 月份最后两周美国棉花销售数量接近140 万包,大大提高了美棉的竞争力,但期棉市场到目前为止还无法找到像样的订单,导致棉价继续从一个合 约新低滑向另一个新低。随着调高了的AWP 过渡期到来,将直接导致从CCC项下赎出棉花的成本增加,因此对纽约期货造成极大压力,也将造成新的赎出的棉花不得不以较高的价格水平套保到纽约期货市场。

  国内市场上,郑州一号棉受纽约棉花带动以及人民币升值的而创出今年来的新低。但新疆喀什今年棉蚜、棉铃虫分别提前8 天、15 天发生,且面积较大。

  河南省棉花种植随着国家棉花生产重点向西部转移,区域化生产相对集中,面积预计调减至1121 万亩,比上年减少80 万亩,下降6.6%,为2000 年以来的最低点。这些因素将有助于郑州期棉反弹。

  糖价原地“兜圈子” 难现大幅涨跌行情短短一个月以来,郑州白糖期货连续下跌,主力709 合约已经从最高的4128元/吨(3 月21 日)跌至3677 元/吨的低点(4 月24 日),最大跌幅10.93%,已经跌回年初上涨行情的起点。同时,纽约原糖的最大跌幅为1 美分/磅,跌幅达9.26%。

  巴西本榨季甘蔗产量预计再创历史新高,加上印度和其他国家的大量增产,给国际原糖报价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国际糖价因此连连下跌。而纽约原糖由于5月合约很快到期,现货供应充足逼迫投资者在到期之前平仓,这加剧了纽约原糖期货的跌势。

  不过,疲软的价格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买家。4 月24 日,印尼一家公司就通过投标方式计划购买更多原糖,台湾糖业也声明在4 月25 日寻求原糖产品。

  主产国印度虽然收成大量增长,但有200 万吨原糖将从市场抽离作为缓冲库存,这对国际糖价有一定支撑。

  巴西国内甘蔗酒精需求增长迅速,国际市场也在急切等待月底巴西酒精的上市。根据独立分析机构JOB Economia 估计,今年巴西将有53%-55%的甘蔗用于精生产,因为生物燃料目前的利润相当高。上周巴西无水酒精价格再次上涨,用于酒精生产的甘蔗比率可能会更高,后期纽约原糖的下跌空间可能有限。

  纽约原糖期货的持续走弱也牵动了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4 月24 日,NYBOT 将原糖每手的交易保证金削减50 美元,这往往会激励投资者进场交易。

  从以往的经验看,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大,如2004 年10 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降低大豆的交易保证金,CBOT 大豆合约在随后的八个月内涨幅超过了50%。

  国内糖市关注较多的是4 月22 日至23 日在昆明召开的年度食糖形势分析会议。会上预计本榨季全国食糖总产量在1180 万吨左右,其中甜菜糖125 万吨,甘蔗糖为1055 万吨,加上一般贸易进口的40 万吨,本年度全国可供糖源约为1220 万吨,供应较为充足。会上,发改委、商务部和中糖协的高层对后市作了总体评价,认为今年国内糖价不会过低,但也不可能过高,以平衡、平稳和顺价销售为主要特征。

  进入4 月以后,由于白糖消费处于淡季,销售进度大幅度萎缩,现货平均报价相应疲软,从月初的每吨3820 元跌至昨日的3660 元一带,这是近期郑糖价格走弱的另一重要原因。但夏季饮料消费旺季即将启动,白糖现货销售将会明显增加,届时供需两旺的局面有望重新出现,这将支撑糖价缓慢上涨。

  笔者认为,郑糖期货会延续去年10 月中旬以来的震荡走势,主力合约将在3700-4000 元区间内波动,市场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涨跌行情,除非有进出口政策修正和突发事件等非正常因素出现。

  美棉在现实与预期的博弈间下跌

  整个4 月,纽约期棉一直沉浸于悲观中。在空头近似疯狂地打压下,价格出现大幅度走低。不但前期数个重要平台被破,甚至月末时刺穿50 美分大关。进而导致美期棉真正迈进了低谷。主力完成5/7 月转仓后,并未带来预期的止跌效 果,反而使跌势进一步深化。同时,我们几乎看不到多头实质性抵抗。盘中出现多次企稳都是空方回吐或回补所致。是否行情发生了新的变化,期棉将拉开熊市帷幕。从市场形势现状看,的确利空气息浓厚。供求平衡、消费不振及库存充裕等因素,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天气不确定、大量进口和来年消费继续升温等,为各方心里美好憧憬。如此纽期棉何去何从,会在这场博弈中得出结果。

  近来美棉市场恶化速度,多少让人始料不及。单从技术上是空头加码杀跌,而诱发其大肆抛压却是基本面。春节后,消费始终萎靡不振、交易长时间平淡,是买兴低下的缩影。同样对卖方来讲,信心受挫且将面对更重的资源压力。06年度供求处于紧平衡已为定局,中美两国进出口调整倒成亮点。USDA 近几个月,屡次修整两国预测值,无疑是自身看法的转变,或者也是现实面前的无奈之举。

  此外,尽管美国产量同比有所减少,农业部报告也显示预测为470 万吨。但无法阻止全球产量进一步增加。报告同样证实,06 年度全球总产量预计在2542.9 万吨,同比约有60 万吨增幅。故世界棉花产量呈现连续3 个年度增产,亦是90 年代后首次出现。相比同步增长的消费量,缺口固然存在。只是幅度偏小,不足以形成重大利好效应。消费不振是多方面的,比如价格竞争力、买卖方心理变化以及宏观环境影响等。而年度后半段中,美棉出口严重迟缓是缺口国采购清淡造成的,以致于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笔者认为,最大的莫过于心理上打击。眼下多头为何基本放弃抵抗,正是因为看不到任何希望,随之失去了抄底勇气。即使出口总量下调,剩余的时间内,要想按时完成的压力并未良好化解。这对棉价产生地利空,是直接和致命的。另一方面,CCC 贷款,交割库存与商业卖盘数量巨大,均源于消费不佳。如此,价格选择下滑实属情理之中。

  如果现今市场有何利好消息,那07/08 年度播种面积萎缩。其一度让我们对后市乐观倍增。2 月NCC 调查显示,07 年度美棉面积为1321 万英亩,同比06 年度的1528.1 万英亩,减少327 万英亩。随后USDA 预测值比NCC 进一步调低,达到1989 年来的最低点。萎缩的部分大多被玉米接纳,其次是小麦和大豆。主因这些品种价格高企,刺激了种植的积极性。不过,面积缩水能否改善市场窘境还需商榷。首先考虑的是单产,毕竟这些年全球亩产水平逐步提高,美国也不例外。

  因此只要不出现严重的虫涝灾害,产量就难出现想象中的急剧缩量。二者,需考虑到全球棉市的发展变化。权威机构预测,北半球的棉花仍有望再次丰产。尤其是消费量最大的中国,在播种面积继续略有增幅。因此无疑会削弱对外进口,此 点在本年度中多少也有些体现出。三是,纵观世界和美国的库存量依旧庞大。USDA统计显示,两者库存都位于自身历史高位。此举无疑预先增加了下年度的供应,消费压力也相应加重。可无论如何,美棉播种面积下降已是"板上钉钉"。消息本身利好勿庸置疑,产量同比减少也是肯定。只是环顾市场,此因素拥有扭转整个颓势力道欠佳。

  期货市场是现实和预期博弈的地方。现实主导当前价格的涨跌,预期为价格指引未来发展的基础。现在美期棉恰恰就陷入两者间的博弈中。空方借助利空因素抛压,多头则由于题材匮乏被动防守。此等局面树立促使行情趋于混浊,无法良好的进行判断。各方当前看法不一,主要是基于思考市场因素演变的相左。然而,笔者以为对长期趋势审视难度很大,努力把握阶段性行情最为现实。只有等待利空气息有效稀释,才能言语转市的可能。由此换个角度看,消费启动与否将直接涉及到美棉价格高低。只是,摆在眼前的大量资源,短期很难消化。投资者做空想法难转变,就形成不了动力。弱势的格局延续,似乎还会为此下去。另外,下跌得越多同样是为日后涨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目前,纽期棉价格形态明显向下。尽管50~52 美分产生了一定支撑,可却没能为终点站。其实继续下行的空间并不要紧,相反关注空头抛压欲望是关键。

  商业和基金卖盘的双重压力,是价格走低之核心。除非其开始释放空单,否则疲软的势头依旧。消费疲软,导致大量现货商涌入期市保值,进而助涨场内套保卖盘力量。同样其在07 年起,就是第一大空头。对期价每次试图抬头都制造了沉重压力。即使日后流出是规则所定,只要消费萎靡不振,新的套保卖盘还会蜂蛹入驻。那究竟棉价何时能见底企稳,个人眼下还较难准确预判。美棉价格已跌破50 美分的底线,步入了历史低点。与此同时,也刺穿了各方的心理底线。至少技术性层面上讲,下行空间收窄是大势所趋,寻找阶段性底部是当务之急。

  总结:笔者认为,纽期棉深幅下滑,是对资源压力沉重的适当反应。过渡悲观想法并不可取,熊市的说法缺乏有力依据。现实和预期间的博弈往往终会得出结果。即便酝酿尚未完成,但筑底过程仍然进行。预计42~45 美分是本次跌势较为坚固的支撑区域。

  市场专论

  2007 年3 月糖料市场监测信息

  一、食糖产量继续恢复性增产

  截止到3 月下旬,北方甜菜糖厂已全部收榨。全国甜菜糖总产量115.32 万吨,比上榨季增加34.6 万吨,增长30%,连续第二个榨季增产。主产区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的食糖产量比上一榨季均有所增加,其中新疆产糖70.82 万吨,比上榨季增长61%,创历史新高。

  本榨季我国南方甘蔗的单产、含糖份、原料蔗总产量和甘蔗糖总产量与上榨季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广西因种植面积扩大明显,预计甘蔗产量 6000 万吨以上,食糖产量680-700 万吨,有望创历史新高。3 月份正值南方甘蔗糖生产旺季。截至3 月20 日,广西产糖597 万吨,云南产糖 116.96 万吨,海南产糖34.56 万吨。除云南由于运输困难导致销糖率不到40%以外,其它各甘蔗糖产区的销糖率都在50%以上。预计3 月份全国单月销量可达100 万吨,销售形势良好。

  目前各地糖料种植工作已经展开,由于近年食糖市场形势向好,预计今年全国糖料种植面积会有所增加,糖料及食糖产量有望进一步提高。

  二、1-2 月食糖进口增长出口下降

  今年1-2 月我国进口食糖9.7 万吨,同比增长22.9%;出口食糖2.2 万吨,同比下降53.8%。1-2 月进口食糖占今年进口关税配额的 4.99%。由于2006/07榨季国内食糖产量大增,市场总体供略大于求,国家将对食糖进口采取谨慎态度,预计2007 年食糖净进口量低于上年。

  三、2006/07 榨季国内食糖产销两旺

  预计2006/07 榨季国内食糖产量1120 万吨,比上榨季增加238 万吨;加上期初库存和预计净进口的食糖,2006/07 榨季食糖总供应量预计为1255 万吨,比上榨季增加100 万吨。

  2006/07 榨季国内食糖市场产销两旺,预计本榨季国内食糖总消费量为1140万吨,比上榨季增加70 万吨;当季国内食糖市场供应充足。

  3 月份国内糖价一反连续三个月的下滑态势,出现转折性上升。3 月份甘蔗糖均价为3745 元/吨,比上月上升174 元/吨,但与去年同期的高糖价相比仍下跌1134 元/吨。预计后期糖价在3500-4000 元/吨之间波动。

  四、2006/07 榨季全球食糖供大于求糖价继续下跌

  今年是国际糖市4 年以来首次出现产量过剩的第一年,德国统计分析机构F.O.Licht 公司最新预测,由于印度、巴西等国大幅度增产,2006/07 榨季全球食糖产量将达到1.618 亿吨,比此前预期的1.6 亿吨高出180 万吨,较上一榨季增长6.4%;库存消费比将从2005/06 榨季的43.9%上升到48.8%。同时,国际食糖组织(ISO)预计本榨季全球食糖过剩将达到800 万吨,食糖产量的增加势必进一步加重国际糖市的压力。

  从2006 年2 月份的高糖价到今年3 月份,国际原糖价格已经下跌了43%。3月份纽约11 号原糖期货平均价为10.7 美分/磅,较上月跌 0.24 美分/磅,比上年同期下跌38%,为近19 个月以来的最低糖价。预计2006/07 榨季国际糖价总体将低于上一榨季,在9-12 美分/磅波动。

  3 月份泰国食糖进口到岸价每吨为3436 元,比国内甘蔗糖主产区批发价格低309 元/吨,国内外价差明显缩小。

  产消信息

  俄罗斯:甜菜种植面积达到847500 公顷。截止5 月7 日,俄罗斯的甜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847500 公顷,完成了预期种植计划面积的77%。

  巴西:本榨季的酒精产量增加13.5%。根据农业部的预计,巴西的新榨季从今年5 月份起至次年4 月份结束,在此期间巴西糖产量将达到3130 万吨,比2006/07 年榨季增加了5%。另外,巴西Unica 机构在近期公布的预测报告中的产量预测与农业部的预计数据也基本一致。

  印度:Maharashtra 邦食糖产量出现62%的增幅。从去年的10 月1 日至今年的5 月7 日,Maharashtra 邦累计生产食糖842 万吨,高于去年同期519 万吨的水平。目前的这个水平已经达到了历史的高位,而在2000/01 榨季当中,该邦也曾创下了670 万吨的高产量。

  07-08 制糖年巴西食糖和酒精生产双丰收。据巴西农业部5 月4 日发布的预测数字,估计07-08 制糖年巴西的酒精产量可望增长13.5%,达到202 亿公升,食糖产量可望增长5%,达到3,130 万吨。

   07-08 制糖年欧盟糖产量将下降9%。德国统计分析机构F.O. Licht 在其日前发布的报告中认为,估计07-08 制糖年欧盟的甜菜糖产量较06-07 制糖年将下降9%,仅能产糖1,588.3万吨。

  ED&F Man:全球食糖过剩982 万吨。国际糖业分析机构ED&F Man 预计2006/07 榨季全球食糖产量达1.5141 亿吨,消费量达1.4159 亿吨,因此预计本榨季全球食糖过剩量将达到982万吨,过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巴西、印度、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增产。ED&F Man 表示,由于印度和巴西仍在不断调高产量预期,因此这一数字还有可能进一步增长。在产量的压力下,预计国际糖价将跌至8.0-8.5 美分/磅之间。不过,该机构称,由于欧盟糖业改革削减了白糖出口量,全球白糖市场存在一定的缺口,因此白糖价格将得到支撑,白糖/原糖的价差也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印度:USDA 预测其糖产量将达2880 万吨。据美国农业部(USDA)新德里的消息称,2006/07年印度的糖产量估计将达到2880 万吨,高于之前预测的2740 万吨。

  Sucden:今年下半年全球食糖供给过剩1000 万吨。英国Sucden 糖业经纪公司在其本周发布的月度报告中认为,基于本制糖年全球的食糖产量将达到1.62 亿吨,而消费需求量仅能达到1.52 亿吨,估计2007 年下半年全球食糖供给过剩量将达到1,000 万吨,这些剩余糖主要来自巴西和印度两国。

  巴西:2007/08 年产糖量将达3250 万吨。根据巴西Coimex 贸易公司的预计2007/08 制糖年巴西可望产糖3250 万吨,该预测数字比巴西蔗糖工业协会(Unica)所预计的产量要多出100 万吨。另外,Coimex 贸易公司还打算修订对本榨季中国糖产量的预测数字,即有可能把对2006/07 年的预测数字从之前的900 万吨提高到1250 万吨。

  巴西政府暂无计划上调汽油中的酒精浓度。目前政府并没有打算将汽油中的酒精浓度从目前的23%提升到25%。2006 年初中南部停榨期间巴西国内酒精供给不足,酒精价格飞涨,因此政府将汽油中的酒精浓度从25%下调至20%。11 月份在酒精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巴西政府将汽油中的酒精比例提高到23%.

   广东:共产糖127.86 万吨 ,4 月25 日糖厂全部停榨。 从广东省糖协获悉,广东06/07 制糖期生产工作已于4 月25 日顺利结束。06/07 制糖期,广东省糖厂累计入榨原料蔗1285.27万吨,共产糖127.86 万吨。截至4 月30 日,已销售食糖78.89 万吨,产销率61.7%。

  海南已停榨,共产糖37.52 万吨。从海南省糖协获悉,随着龙津糖厂于4 月17 日收榨,海南顺利结束06/07 制糖期生产工作。06/07 制糖期,海南省糖厂累计入榨甘蔗379 万吨,共产糖37.52 万吨,甘蔗混合产糖率12.18%。截至到4 月30 日,已销售食糖22.15 万吨,产销率59.04%。

  截止5 月8 日广西共有86 家糖厂顺利收榨。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5 月8 日,广西共有86家糖厂顺利收榨, 尚未收榨的糖厂主要集中在凤糖集团旗下的糖厂和环江远丰糖业有限公司。

  云南省至4 月30 日累计产糖166.09 万吨。从云南省糖业协会获悉,截止4 月30 日,云南省累计入榨甘蔗1359.54 万吨,产糖166.09 万吨,47 条生产线收榨,出糖率12.21%,销糖72.03 万吨,销糖率43.43%;产酒精12.62 万吨,销售5.87 万吨。

  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同比增加83.72 万亩。“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立春比去年早了20天,全区又多次遭遇倒春寒,并正面临着春旱。针对此情况,自治区农业厅组织各级农业干部组成春耕生产服务队进村入户,组织农业科技、法律、农资“三下乡”等多项抢农时、促春耕活动,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指导与带领农民抓好春播、春种、春收、春游、春训、春转,科学缓解天时不利带来的影响。

  贸易信息

  俄罗斯:预计6 月份原糖进口关税仍为140 美元/吨。道琼斯莫斯科消息,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在一份声明中称,今年6 月份俄罗斯的原糖进口关税仍为140 美元/吨。俄罗斯从2005年10 月至2007 年4 月份的原糖进口关税一直保持在140 美元/吨的水平,而从2004 年12月至2005 年9 月的原糖进口关税为164 美元/吨。

  印度:免税进口的糖厂不享受出口补贴。按照印度政府的规定,那些享受免税进口原糖的糖厂在出口食糖的时候不能获得出口运费补贴,而其他糖厂也只有在2007 年4 月19 日-2008年4 月18 日期间出口的食糖才可享受此项食糖出口补贴政策。

金瑞期货 王宏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