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国农业部发布2007年3月份玉米市场监测信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 10:53 文华财经

  文华财经(编辑整理 兰兰)--近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发言人发布2007年3月玉米市场监测信息

  

    一、玉米种植效益较好,预计播种面积继续增加

  

    2006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3.3%。总产增长3.5%,创历史最高水平。由于市场价格高位运行,农户种植效益相对较好。以吉林省为例,2006年每亩玉米扣除物质投入和用工,纯收益235元,比上年大幅增加。据国家发改委农户种植意向调查,2007年农户户均种植玉米面积将比上年增长3.6%。

  

    二、玉米进出口双增长,但进口量很小

  

    2007年1-2月累计出口177万吨,同比增长25.0%。我国玉米主要出口到韩国119万吨,占出口总量的67.4%。其他重要出口对象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日本。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国对马来西亚的出口增长迅速,同比增长80%;出口省份集中在东北地区。1-2月份,玉米进口2816吨,同比增长14.1%。

  

    三、国内玉米供给总量明显增加,工业需求快速增长

  

    供给方面,预计2006/07年度我国玉米总供给量比上年度增加5.8%。其中,当年新增供给增长3.5%。消费方面,预计玉米国内总消费比上年度增加4.2%。其中,饲料消费增1.6%;食用消费减6.9%;工业消费由于近两年新增生产能力较多并将逐步得到释放,玉米用量将继续快速增长。加上出口,预计年度玉米总需求比上年度增4.3%。由于玉米新增供给量略高于当年度消费总需求,全社会库存将比上年度略有增加。但由于工业消费增长势头强劲,国内玉米供给可能向偏紧的方向发展。

  

    四、全球玉米消费快速增长,库存大幅下降

  

    据美国农业部3月份报告预测,2006/07年度全球玉米总产量为6.93亿吨,比上年减产0.3%。其中美国玉米产量约为2.68亿吨,减产5.2%。另一方面,全球玉米消费则快速增长,将达到7.30亿吨,比上年度增长4.0%。其中饲料消费4.81亿吨,增长1.2%,占总消费的65.9%。产需缺口将达到3660万吨,将导致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减少到8779万吨,下降29.4%,库存消费比仅为12.0%,远低于安全水平。贸易方面,预计2006/07年度全球玉米贸易量将有所扩大,出口量为8784万吨,比上年度增长8.3%。其中美国出口5715万吨,增4.8%,占全球出口份额的65.1%。全球玉米进口量为8271万吨,比上年度增长4.8%。主要进口国仍为日本、韩国和墨西哥。

  

    五、国内市场价格基本平稳,呈现南强北弱态势

  

    经过前期大幅度涨价,3月份国内市场价格呈南强北弱态势,东北产区走势偏弱,华北黄淮产区和销区小幅上扬,但涨跌幅度明显减小。总的看,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从批发市场价格来看,国内产区平均批发价格为1375元/吨,环比下降0.04%,同比上涨18.04%。其中,华北黄淮产区环比上涨0.91%, 同比上涨23.92%。东北产区环比降0.50%,同比上涨11.44%。销区平均批发价格达到1684元/吨,环比上涨0.78%,同比上涨22.24%。农户销售价格略有回落,但明显高于上年同期水平。3月,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北、河南等五个主产省农户销售每50公斤中等玉米的平均价格为63.4元,环比下跌0.1%,同比上涨17.7%。随着春播全面展开和气温不断回升,玉米水分较高不宜储存,农民售粮心切,另外铁道部下达通知将于2007年4月1日征收东北玉米入关铁路建设基金,对东北玉米外运造成一定压力,一定程度上将抑制东北玉米价格上涨。但目前华北黄淮产区玉米库存逐渐减少,内陆销区厂商转到东北采购,预计国内玉米价格将出现一轮小幅先抑后扬的走势。

  

    六、国际市场价格略有下滑,国内外价差继续扩大

  

    3月,美国墨西哥湾2号黄玉米平均离岸价和芝加哥期货价格分别为1339元/吨、1259元/吨,与上月相比,现货价格下降2.7%,期货价格上升2.7%;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上涨61.3%、80.4%。目前,国际价格已突破近10年来的最高点。由于国际海运费持续上涨,月底涨到65美元/吨,加上国内港口价格不升反降,导致国内外价差继续拉大。以广州黄埔港为例,3月下旬,美国玉米到岸完税价比同期国内玉米到港价格高出570元/吨,国外玉米比上月的价差扩大了29元/吨。国外玉米尚不具备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的价格条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