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国内外专家齐聚 探讨玉米大豆现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 10:41 大连商品交易所

  大商所农产品春季国际研讨会在京举办

  北美、南美、中国是影响全球大豆、玉米供需的三大区域,播种、收获、运输、贸易、加工以及基金炒作是影响大豆玉米的价格产生的不同因素,那么在北半球已经播种,南半球即将收获的时候,大豆、玉米市场现状如何,现货、期货市场有哪些新特点,投资者该如何把握市场重点,2007年4月19日, 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主办,北京期货商会、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中心协办的主题为“大商所农产品春季国际研讨会”的期货沙龙在北京举办,来自国家粮油信息中心、CBOT、美国FCSTONE集团的专家就大豆玉米的供需情况和市场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北京、天津的粮油现货企业负责人和北京地区期货公司的农产品分析师参加了研讨会。

  CBOT:玉米、乙醇远月持仓为何增加

  CBOT的企业发展部管理总监、首席商品经济学家大卫•利曼在沙龙上介绍了CBOT期货期权的交易情况、美国农业部报告报告对期货市场的影响和五月即将推出的农产品迷你合约,并就业内关心的CBOT玉米、乙醇远月持仓增加、玉米交割等问题和与会者进行了交流。

  大卫•利曼说,2007年3月期货期权的日均成交量是57万张合约,比去年3月份提高了58%。 CBOT农产品的成交量在过去十多年中增长很快,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自由法案》,取消了对于美国农民补贴方面的政策,由于这个法案的通过,使当时日均成交量从每天10万张合约增长到30万张合约;二是2006、2007年的日均成交量增长加快,因为美国对于生物燃料的追求,也就是说对玉米的需求造成的,同时2006年8月CBOT引进了公开喊价和电子交易同步进行的方式。大卫•利曼介绍说,5月14号玉米、大豆、小麦三种迷你合约将在亚洲时间的电子盘上开始交易,这个迷你合约和目前CBOT的标准合约几乎是一样的,除了合约的规格单位比较小,1000蒲式尔,小麦和大豆差不多是27公吨,玉米差不多是24公吨。谈到为什么推出迷你合约,大卫•利曼解释说,迷你合约推出的前提就是电子交易的出现,它的用户属于零售投资者,一般大的投资机构或现货公司,在套期保值的时候肯定喜欢用标准的大型合约,小型的合约主要是为小的投资者服务的。

  在中国投资者的印象中,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是必看的,对此,大卫•利曼介绍说,美国农业部定期发布不同的报告,其中每月的世界农产品供需报告、每个季度的谷物库存报告(包括美国私人所有的粮库和公共粮库所存的谷物)、每个星期的出口检验报告都很重要,当然最重要的是每年的种植面积的报告,今年这个报告数据显示有9000万英亩的玉米种植面积,这是自1944年以来最高播种玉米的面积,比上一年增加了15%,与此同时农民种植大豆6700万英亩,比上一年下降17%。从现在到未来的8个星期,如果天气不下多雨,对种植玉米比较有利,如果天气比较冷,又下很多雨,可能达不到种植那么多玉米,种植大豆可能会有所增加,在6月份播种季节过后美国政府还会出一个播种报告。

  对于CBOT玉米远期合约持仓增加,大卫•利曼解释说,由于对乙醇作为燃料的需求不断增加,CBOT的玉米远月持仓量在增加,现在就有到2010年的玉米的持仓,比如对乙醇作为燃料有需求的公司他们要购买燃料,所以他们买到了4年之后的玉米,这样就锁定了4年之后玉米的价格,同时他们又需要销售乙醇,他们又会卖出相应的远期合约把生产出来的乙醇卖掉,所以这里有一个趋势就是远月的持仓在增加。关于玉米期货合约的交割,大卫•利曼以前曾经和大连商品交易所进行过探讨,他在沙龙上和企业交流时说,一般来说新兴期货市场的交割率都比较高,比如新品种的出现,CBOT乙醇的交割率就比较高,它是一个新产品,交割率差不多是持仓量的25%;另外新进入到这个市场进行交易的人需要经验积累的阶段,随着对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了解就比较有信心进行平盘,另外在合约设计上要简明,让他们知道期货和现货市场的关系,不鼓励交割。

  谈起对中国期货市场的认识,大卫•利曼说,中国市场正在朝好的方向努力。他说,期货市场的价格最终要反映现货市场,这样才可以起到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公开、透明的作用,比如美国农业部的报告定期公布的,这个信息系统是促进美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一个因素,

  中国也需要一个类似于美国农业部的公正、透明的信息报告系统,另外两个因素使中国的期货市场加快发展,一个是货币的自由化,另外一个是中国市场向国外开放。

  南美产量 基金持仓 北美天气

  美国FCStone集团亚洲部主任李小悦博士日前访问巴西,他在沙龙上就巴西玉米和大豆的生产现状作了介绍,并就市场关心的基金持仓和美国天气对大豆玉米走势的影响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李小悦博士说,中国现在有1700万吨大豆要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国外有报告称巴西可能成为中国未来的后花园,全世界粮食增长的来源主要是巴西和南美。巴西除了现在的耕地面积以外,至少还有2亿亩以上的土地可以在未来20年内开垦。巴西的大豆现在逐步向整个西部扩大。由于国际上对玉米的需求,巴西从二季度开始在南回归线以内一年可以种两次,9月份开始种大豆,1月中旬收获,马上开始种第二阶段的玉米。 巴西大豆的升贴水今年已经到了负45-60了,这个升贴水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估计很多厂商没有买进。李小悦说,当地一家做的最好的中国华人公司,现在大豆每公顷产量达到3.5吨,而且从明年开始大豆的出油率将要达到24%,所以现在巴西高品质的大豆也很多。巴西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运输体系,从主产地到港口主要靠公路,其他的路面都是黄土,一下雨就会很糟糕,现在巴西在推广一个就地出厂的形式,假如没有仓库就用塑料袋,一个塑料袋存2000吨大豆装在地里,水分在13%以下。这个成本每吨大概在50美分到1美元,农民在高价的时候卖,低价的时候存起来。预计阿根廷06/07年度大豆产量为4550万吨、巴西预计为5880万吨。目前南美产区天气情况良好,今年的粮食产量有可能超出预期。

  对于现在市场关注的基金走势,李小悦博士说,3月中旬的时候玉米达到4。6美元以上,现在玉米下跌,基金持仓是33万多手,回到25-28万手持仓价格才有一个振荡。美国现在主产洲将近产5000万吨玉米,在3月下旬温度稳定在10度以上都可以播种,但是由于今年连续低温,加上4月11号左右降大雪,也阻止了玉米的生长,5月15号如果再播种玉米,按玉米130天左右的生长期,这个时候玉米通常情况下会减产。但是由于现在天气不好,玉米和大豆的比例就是1:2的比例,这样农民就愿意回去种大豆了,今后如果天气再不好玉米还会继续涨,大豆可能还会回调。未来不管是大豆还是玉米做套期保值可以考虑建仓,主要关注天气情况。李小悦说,从基本面来看玉米今后会更强,美国的生物

柴油尽管99%的转化率,但生产成本高,生物柴油今后几年要大大滞后于酒精生产,所以目前看好的是玉米。美国生产的酒精,美国农业部原来定的是2012年总共需求26.8亿蒲式尔,现在已经大大的修改了,2007年已经达到了22个亿蒲式尔,美国到2012年要达到75亿的酒精量,今年基本上已经达到了2012年的酒精生产量。现在美国酒精生产厂家还在建,有8家在扩建,生产酒精到目前的高价位还有利润。

  中国:2007年玉米产量将增加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处王晓辉处长在沙龙上介绍了中国玉米的种植面积、产量和深加工以及养殖业情况。王晓辉说,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调查,2007年3-4月份,全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增加3.6%,按照单产的水平测算2007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还会继续增长,其中玉米的产量会达到1亿4700万吨。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在过去4年中持续增长,而且增长的度非常快,在玉米播种面积增长的过程中大豆和春小麦等等的播种面积下降。但玉米单产低于上年同期,过去4年无论是小麦还是玉米稻谷的单产水平都在提高,有些作物的单产水平连续创历史最高水平,根据中国的农业生产两平一减一丰的特点,今年作物出现灾害的可能性可能会提高,今年玉米的单产水平可能会下降了,但基于播种面积的提高,2007年的玉米产量会继续增长。

  王晓辉说,2007-2008年度供需关系基本是一个平衡的关系,饲料性的消费要恢复增长,从80年代开始到现在25年来中国饲料消费每年都是刚性增长,但是去年这个增长被打破了,2007、2008年饲料消费将会增长300万吨左右,工业消费将增长200万吨左右,工业消费增长的绝对数量要远远的低于市场对于今年消费的预期。关于工业消费的数量,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有一个固定的跟踪,王晓辉说,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工业消费基本上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在2006年,由于工业消费的高速增长造成国内玉米价格出现大幅度的波动。2007-2008年的出口预测在200万吨左右。酒精的消费测算将有50万吨的净增长量,现在国内酒精加工企业处于大规模的亏损状态,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所以现在玉米的价格居高不下,未来玉米价格由于市场供给压力非常大。

  对于玉米收购的进度,王晓辉以吉林为例作了说明,1月份的时候吉林收购进度超过了上一年,进入2月份以后吉林的收购开始低于2005-2006年度,截止到目前为止吉林的玉米收购量已经超过了1600万吨,加工企业收购量同比增长了40%,贸易商手里的玉米增量超过了50%,未来这些玉米卖给谁需要关注。现在生猪和鸡蛋的价格都在回落,生猪和玉米的比价1:1.5是比较合理的水平,现在重新回到了5以下的水平。王晓辉提醒投资者,玉米要关注供给情况,还要关注加工概念,国内现在有超过2500万吨的生物燃料加工能力,这些未来在市场上都可以被炒作。

  实用而有凝聚力的期货沙龙

  这次汇聚了国内外专家的沙龙虽然时间不长,但吸引了不少粮油企业、期货公司的负责人和农产品期货分析师,大家的评价是,沙龙及时、务实而有价值,体现了大商所在北京地区的凝聚力。

  中储粮东方贸易有限公司业务二部经理陈学聪表示,这次沙龙层次较高,内容很实用,且有针对性,一是信息收集渠道拓宽,二是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粮油市场的最新形势,掌握了国内外市场的一手情况,包括目前北美南美的生产情况和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天津津粮集团海滨物流仓库刘志军总经理曾经多次参加大商所的沙龙,这次也专程从天津赶来,他说这次沙龙让他了解了很多最新的信息,同行之间的交流也加强了,体现了大商所的凝聚力。天津滨海泰达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拓展部经理贾铁林是第一次参加沙龙,泰达物流地处滨海新区,有仓储、资金和物流的优势和政府的背景,问起为何参加大商所的期货品种沙龙,贾铁林说,沙龙气氛挺好的,与业内多一些交流,泰达物流以后可能会做一些延伸产品,需要了解国内外相关品种的现状,希望以后交易所多举办类似的活动。期货公司农产品分析师对这次沙龙能请到国内外的专家感到收获不少,经易期货的农产品分析师康冰说,由于大豆玉米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了解国外动态很有必要,这次沙龙有关南美大豆玉米的最新信息非常有用,国内粮油的最新数据也很有价值,对于分析行情趋势很有帮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