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豆市沉重的现货供应压力令期货价格疲态尽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 08:33 新浪财经

豆市沉重的现货供应压力令期货价格疲态尽显

  周四由于受到外盘收低的影响,国内连豆主力合约9月整个交易日维持弱势运行,尾盘在玉米小麦以及豆油等品种下挫的影响下而以日内次低点3251报收。由于盘面走弱的迹象明显,散户多头开始加大平仓,致使最终减仓达到13422手。结合近期的盘面表现来看,尽管市场做多的热情不减,但是每次冲击前期高点都是在利多消息的配合下才得以上演,消息所产生的利多动能一旦消化,期价就呈现稳步回落的态势,这样的盘面足以证明目前全球大豆即期库存和丰产压力的存在。

  由于期货交易的标的是远期合约,故形成期货价格的基础除了即期供求因素外,还受到存储、资金时间成本和预期供求因素变化的影响,远期合约价格与现货之间存在差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随着交割月的临近,期货和现货最终将会趋于一致,这一点是市场以外一些因素难以改变的。眼前的例子如临近交割的5月小麦和玉米,前期由于市场对

能源概念的炒作,预期的需求增加,导致市场对预期供求紧张的预期,令价格频创新高。但是在目前由于交割月的临近,期货向现货回归。如果考虑到注册仓单的费用的话,那么目前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已经悬殊无几。

  既然期货价格最终将向现货价格靠拢,我们不如退而求其次,直接来研究较期货价格易于把握的现货价格。现货价格受到供求关系影响最为直接,而且短期内不会轻易改变其运行轨迹,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内运行。为此笔者不得不再次搬出反应全球大豆供应充足的数据,即美国2006-07年度的结转库存将达到5.95亿蒲式耳,处于历史高位。南美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今年又喜获丰收,且增产幅度较大。根据目前最新预测数据统计,预计这两个国家的大豆总计较去年增产接近1000多万吨。如此庞大的现货供应完全可以满足本年度的需求,就算是美国和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下降导致预期减产,其总体上来讲大豆供应也难以出现紧张的局面。由此可见在9月份到来前国内乃至全球的现货不仅不会上涨,相反还会因为供应的充足而呈现回落态势。伴随着9月交割月的临近期货价格也将会随现货价格一道走低,这就如同目前的5月玉米和小麦一样。然而在目前的市场中存在为数众多的杞人忧天者,拿预期的不能确定的,可以说完全是凭借主观想象的预期供求紧张来烘托大豆市场的看涨气氛,促使众多散户开始与其一道追涨,其居心叵测啊。在此仅提醒投资不要轻易被市场看涨的舆论给迷惑,要深入分析当前形势,不要追在高点而无路可退。

  此外3月30日美国农业部的作物种植意向报告对大豆利多对玉米利空正在延续之际,市场则因天气因素可能造成玉米播种延误,部分地区田块将不得不转种大豆开始采取买玉米卖大豆的套利操作,这无形之中对大豆构成压力。其实美国农业部的预测是在3月初前后的通过调查作出的播种面积预测,当时玉米和大豆的价格与现在相差巨大,特别是报告出台后,玉米连续暴跌两个停板,大豆还在上涨,这样就导致种植大豆收益与玉米收益悬殊不大,后期大豆面积增加将不可避免,这也对大豆构成压力。

  综合来看,目前如果从即期供给压力和实际种植面积有望增加来看,大豆短期内大幅上涨较为困难,而回调发生的概率在逐渐加大。

  车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