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郑州白糖受到供应压力 糖价保持平缓调整格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0日 01:05 金瑞期货

郑州白糖受到供应压力糖价保持平缓调整格局

  近三个月以来,郑州期糖无视NYBOT11 号原糖连连走低的影响,与外盘运动背道而驰。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白糖生产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造成我国的白糖生产相对比较集中,具有一定的垄断色彩,使得市场均衡价格不能完全受到供给关系的左右;另一方面,我国白糖在价格形成方面政府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我国白糖价格运行趋势不能完全看糖市的供求关系,更要看我国白糖主产区的生产和销售态度,同时还要参考国家政府的意图。但值得注意的是,供求平衡是永恒的规律。当郑州期糖背离外盘一定成程度时,这种市场规律就会发生作用,促使国内糖价回归到与外盘保持大体一致的运动方向。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好出尽是利空

  近期郑州期糖上升过程中,国内糖价市场上利好不断。尤其是3 月6 日,在2007 年中国糖业协会产销形势座谈会上,

国家发改委通报了国家对食糖市场的
宏观调控
意见。榨季初,根据全国糖会对全国产糖量1120 万吨的预计,做出了消费量在1090 万吨的预计,产大于需30 万吨。加上40 万吨的古巴糖,40-50万吨的进口糖,食糖产销形势比较严峻。我们提出了要保持国内食糖市场基本平衡,避免价格过度下跌,第一项措施:收储,古巴全部入库;第二项:国产糖也部分收储,以广西价格3500 元/吨为收储价;第三:进口从严;第四:糖精继续限产限销;第五:主产区要负起责任,要保证农民糖料款的及时兑付;第六:加强全国食糖的管理。近期价格比较平稳,一旦出现价格下跌,国家的收储就会启动。

  这种市场状况下,生产商和贸易商利用我国食糖生产较为集中,且食糖是季产年销商品的特征,在本营销年榨季于4 月份即将结束的时期,采取惜售的销售战略,从而推高食糖价格。目前郑州期糖价格上升是许多利好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市场利好非常全面。由于这些因素很全面,多头在消化这些利多因素推高糖价后,预计短时期内难以寻求到新的利好因素。这些利好兑现过程中,必然形成泡沫。市场本身也存在调整要求。正是利多出尽是利空。

  二、2007 年糖料播种面积增加

  近期,成本调查机构对30 个省881 个县16870 户农调户的种植意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07 年全国户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经济作物中,棉花、蔬菜、糖料播种面积增加,烤烟、油料播种面积有所减少。

  糖料播种面积增加。预计2007 年户均糖料播种面积0.34 亩,比上年增加8.6%。其中甘蔗种植面积增幅较大,甜菜种植面积略增。

  (一)预计户均甘蔗种植面积0.15 亩,比上年增加20%。主要原因:一是近两年国际蔗糖价格大幅上升,带动国内糖价持续上升,对原料蔗的需求大幅增加;二是部分主产区如广西出台的糖价、甘蔗价格联动政策,保证了蔗农收益。

  (二)预计户均甜菜种植面积0.19 亩,比上年略增0.9%。甜菜种植面积增长较慢的主要原因:一是甘蔗是我国的主要糖料作物,近几年种植面积连续增加,满足了对糖料的大部分需求;二是前几年以甜菜为原料的糖厂倒闭、转产的较多,虽然近两年糖价上涨较多,很多以甜菜为原料的糖厂还没来得及恢复生产。

  三、中澳糖业零关税谈判

  近期影响糖价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正在进行的中澳糖业零关税谈判。中国和澳大利亚正在进行关于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其中澳大利亚提出了中澳食糖零关税的问题。目前澳大利亚年产食糖450 万吨-500 万吨,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出口,是巴西、泰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食糖出口国。该国人少地多,甘蔗种植面积高达54 万公顷,甘蔗种植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程度远高于我国,其食糖生产在全球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一旦中澳糖业零关税谈判有实质性进展,无疑将冲击我国白糖市场。笔者预计随着谈判的深入,不排除我国政府效仿部分发达国家,对此应予以注意。

  根据海关的最新统计,2007 年2 月中国进口食糖52428 吨,同比下降14.3%,但比上月增长17.6%。今年1-2 月累计进口了97006 吨食糖,主要进口国家为巴西50504 吨,韩国15467 吨,危地马拉26250 吨,澳大利亚2647 吨和马来西亚1607 吨。2 月中国出口食糖12162 吨,同比下降24.8%,较上月出口量增长18.2%。1-2 月累计出口食糖22448 吨,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6000吨、印尼9428 吨、印度440 吨、韩国785 吨、越南696 吨、台湾841 吨及新加坡2399 吨。

  四、国际市场货源充足

  1、印度出台刺激食糖出口一揽子方案

  印度联邦政府打算为国内糖厂出台包括食糖出口运费补贴、收储和放宽食糖出口数量限制在内的一揽子财政援助计划。政府出台上述一揽子财政援助计划的目的旨在提高国内糖厂的食糖出口竞争力,使糖厂与向邻国出口食糖时占有运输上的优势的泰国出口商展开竞争。方案实施后,印度食糖出口量将增加,国内市场上供给过剩的压力将得到缓和。

  印度的食糖出口将会给国际糖价形成进一步压力。由于今年产量大量过剩,国内食糖堆积如山,印度糖厂很有可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口食糖。估计拟于今年9 月份结束的06-07 制糖年印度的食糖产量将超过2,500 万吨。食糖消费需求量介于2,200-2,400 万吨之间。为防止食糖增产导致国内市场上食糖泛滥,从理论上讲本制糖年印度须向海外输出数百万吨食糖。 自今年1 月以来,已有25 万吨食糖运往国际市场,预计本榨季在产量达到2500 万吨的情况下,食糖出口量很可能达到150 万吨。由于政府介入干预,向糖厂提供出口补贴,因此糖厂对国际糖价的敏感度有所下降,可能在糖价处于低位时仍大量出口食糖。

  2、俄罗斯食糖进口放缓

  年初业界预期俄罗斯政府会大幅提高原糖进口关税,曾一度刺激了俄罗斯的原糖进口。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俄罗斯政府有可能会推迟上调原糖进口关税,甚至不提高原糖进口关税。 这会导致俄罗斯食糖进口速度会放缓。

  来自西方贸易公司的分析人士也说,目前大多数俄罗斯进口商都采取观望态度,估计到10 月份新制糖年开始前俄罗斯的原糖进口量仅能达到250 万吨的水平,其中120 万吨在途。 由于进入2007 年以来大量的外国产原糖涌入俄罗斯市场,俄罗斯食糖进口商们正面临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的危险,不过,估计未来数年俄罗斯着过全球头号食糖进口国还是要大量进口外国产糖。

  3、供求失衡

  英国Czarnikow 贸易公司在其2 月份发布的月度报告中认为,经历过去连续三年的供不应求后,本制糖年国际食糖市场将进入供大于求的状态,从目前的情况看,估计06-07 制糖年全球食糖市场的食糖供给过剩量将从去年11 月份预期的540 万吨上升到590 万吨的水平。

  Czarnikow 估计06-07 制糖年全球的食糖产量将在05-06 制糖年总产量的基础上增加1,310 万吨,从去年11 月份预期的1.597 亿吨上升到1.613 亿吨;全球的食糖消费需求量将从去年11 月份预期的1.536 亿吨上升到1.544 亿吨,高于05-06 制糖年1.508 亿吨的需求总量(供求数字中允许有100 万吨的出入)。

  国际糖业组织(ISO)在其季度报告中认为,估计06-07 制糖年全球的食糖生产过剩量将从去年11 月份预期的580 万吨上升到720 万吨的水平,去年9 月份ISO 仅预期本制糖年全球食糖供给过剩220 万吨。

  ISO 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估计06-07 制糖年全球的食糖产量将在先前预期的基础上增加190 万吨,从05-06 制糖年的1.527 亿吨上升到1.602 亿吨;全球的食糖消费需求量将从05-06 制糖年的近1.50 亿吨上升到1.53 亿吨的水平,年增长率仅达到2.15%,低于过去10 年2.29%的平均增长率。

  五、时间周期指示糖价需要调整

  从时间分析角度来看,郑州期糖下降势头持续到7月23日前后,应会发生反弹调整行情。具体测算方法是,从周期理论可知,60日是商品期货价格的主流周期。一个显著的高点或低点后的第60个、或第120个、或第180个交易日,一般会出现显著的高点或低点,形成重要的时间窗。如图,A点(2007年1月5日)是一显著高点,其后第60个交易日应是出现调整的时间窗。经查阅日历知,2007年3月30日前后有可能形成重要阶段性高点。在该时间窗前后,有可能出现调整行情。

  事实上,郑州期糖价格于3月26日已开始调整,比预计调整发生时间提前4个交易日,目前糖价处于调整行情发展过程中。当然,由于目前糖价处于反弹后的高位,郑州期糖价格反弹过程中反复性较强,有可能保持较为平缓的调整下降格局。

  图 2006年6月—2007年3月郑州期糖C3日K线图

   郑州白糖受到供应压力糖价保持平缓调整格局

2006年6月—2007年3月郑州期糖C3日K线图。(来源:金瑞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六、综合趋势评论

  其实目前从全球食糖总体生产形势来看,国内糖价在此高位运行是绝对站不住脚的。由于去年国际糖价攀升至25年来高点,刺激全球各国纷纷扩大糖料种植面积。由于种植面积增加导致产量呈现大幅增长,全球食糖供应由产不足需的时代向生产过剩时代转变,从此结束了全球长达3年之久的供不足需的局面。国际糖业组织在连续三次预测全球食糖供应过剩数据中一直在大幅调增。从2006年9月份最初过剩220万吨,调增到11月份的580万吨再到目前的720万吨。伴随着全球食糖供应过剩数据的不断上升,供应对全球糖价产生的压力逐渐增强并在盘面上得到明显的体现。

  前期国际糖价正在供应压力的压制下稳步回落,而内盘却逆势上涨。在内外盘价格出现严重背离的情况下,进口压力逐渐增强。根据目前糖网测算,当前从泰国进口白糖到达国内的价格较低,与国内价格存在近600元/吨的价格差,进口利润相当可观。在利润的驱使下,进口将会呈继续增长的势头。从目前市场来看,国内市场不管需求和供给状况如何,在政府和生产企业共同左右下糖价能否顺应国际市场出现回落,关键是看进口。随着进口压力不断加大,将导致国内白糖充足,价格在供应压力面前就不得不回落。

 金瑞期货 王宏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