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股市大幅下跌背景下 大豆随之出现调整行情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 00:11 中诚期货
策略剖析 投机:豆粕回调之后,短线做多M0709;大豆中长线做多机会将要来临。 基于技术面分析,大豆与玉米的比价关系,以及市场对2006/07年度大豆播种面积减少的预期,但基本面还不支持大豆长线看涨。因此,交易策略选择短线做多远期豆粕合约。 套利:暂不考虑 行情回顾
自2006年10月大豆上涨行情启动以来,DCE大豆一直追随CBOT大豆,可谓亦步亦趋。经过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两个月左右的调整,CBOT大豆率先向上突破,DCE大豆紧随其后也创出去年上涨以来的新高,其中A0709的最高价达到3196。但在2007年春节前,CBOT大豆先涨后跌,导致DCE大豆节后大幅跳高补涨。之后,CBOT大豆在全球股市回大幅下跌背景下,连续大幅下挫,DCE大豆也随之出现调整行情,但调整幅度明显小于CBOT大豆。 基本面: 1、美国农业部二月份报告依旧利空 美国市场大豆基本面依旧利空 2007年2月9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最新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预测美国06/07年度大豆出口量为11亿蒲式耳,较上月预测减少2000万蒲式耳,但仍为创纪录的最高水平。本月出口量调低是基于南美大豆产量预测提高及全球进口需求下降。中国大豆进口量由上月预测的 3200万吨调低至3150万吨,反映出06/07年度伊始进口低迷的状况。在大豆压榨量没有调整的情况下,本月预测美国06/07年度大豆年终库存量增加2000万蒲式耳至创纪录的5.95亿蒲式耳,高于市场平均预测的5.71亿蒲式耳。预测全球大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2.284亿吨,较上月预测增加160万吨。基于收割面积略上调及亩产前景改善,阿根廷大豆产量上调150万至4400万吨。预测大豆亩产为每公顷2.79吨,仅低于2003年创纪录的水平。 2005/06年度(估计值) 2006/07年度(预测值) 2、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将进一步挤压大豆的种植面积 播种面积减少预期和大豆玉米比价激发了本轮CBOT大豆的补涨行情。 在美国官方的农产品种植面积意向调查公布前,众多分析机构纷纷猜测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将大幅增加,这将进一步挤压大豆的种植面积。1月下旬,美国私人分析机构Informa公司预测美国2007/2008年度大豆种植面积将达7087.8万英亩,同比减少464.4万英亩。预测玉米种植面积为8561.2万英亩,同比增加728.5万英亩。而美国另一家分析机构近期则通过非调研形式预测,2007年美国玉米新增面积不会超过760万英亩,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幅度不会超过250万英亩。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和大豆生产国,其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变化都将对全球价格产生重要影响。玉米乙醇燃料的走热使得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升至10年多新高。玉米价格走强自然吸引了更多的耕地。不过,美国农业部(USDA)的农产品种植面积意向调查要在3月31日才正式公布。 最新的一则非官方预测在上周五发布。美国农业咨询机构——依阿华州的美国职业农场主公司(Pro Farmer)在上周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市场收盘前几分钟发布调查报告指出,2007年美国玉米播种面积有可能最高达到9000万英亩,同比增幅达到1090万~1180万英亩,大豆播种面积将同比减少860万~940万英亩。 3、CBOT大豆玉米比价处于历史低水平 比较1973年1月至2007年1月的CBOT大豆和玉米的月度数据,经过描述统计后,发现两组数据之间的一些重要特性。
从上表可以发现,三十年来,CBOT大豆与玉米的比价一直运动于1.50至4.84之间,且平均值为2.49,标准差为0.43。而最近三个月CBOT大豆与玉米的比价分别为1.82、1.75、1.78。这基本上是三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虽然长期的观测数据表明CBOT大豆与玉米价格的相关性并不是高度正相关,但通过线形拟合可以得到两者之间y=1.3462x +282.41的回归方程。因此,在基本面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大豆玉米比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是CBOT大豆价格顽强上涨的原因。 4、2006年底进口大豆到港量较多,2006/07年度国内大豆供给充足 输入性成本上涨将带动DCE豆粕价格走高
2006年中国进口大豆2828万吨,同比增长6.38%,是1997年以来的最大进口年度。其中,2006年12月大豆进口244万吨,环比增长3.92%,基本可以满足国内春节期间的豆油消费需求。 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2007年1月份中国大豆供需数据预估报告显示,2006/07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预计达到4650万吨,其中国产大豆供应量为1550万吨,进口大豆供应量为3100万吨。该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预计达到3680万吨,较上年度增长210万吨,其中包含650万吨国产大豆榨油量及3030万吨进口大豆榨油量。 2006/07年度,我国豆油新增供给量预计达到885万吨,其中豆油产量预计达到665万吨,豆油进口量预计达到220万吨,较上年度提高60万吨。该年度豆油食用消费预计达到850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预计达到80万吨,年度总消费量达到930万吨。 2006/07年度,我国豆粕新增供给量预计达到2935万吨,其中豆粕产量预计达到2905万吨,饲用豆粕消费量预计达到2790万吨,较上年度2630万吨提高160万吨,出口量预计达50万吨,年度总需求量预计2950万吨,较上年度2760万吨增长190万吨。 从上图可以发现,十年来中国大豆进口持续大幅增长,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而无论是从美国进口还从巴西、阿根廷进口,进口大豆价格的作价机制都是由三部分组成,即CBOT大豆期货价格、港口升贴水和大洋运费。其中,对进口价格影响最大的就是CBOT大豆价格。由于自2006年四季度CBOT大豆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中国大豆进口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这种输入性的成本上涨支撑了DCE豆粕价格。显而易见,如果CBOT大豆在调整之后继续上涨,必将拉动DCE豆粕价格的上涨。 5、国产大豆危机重重,黄大豆1号反而受惠 行业危机之下孕含国内食用大豆的价格上涨,有可能在未来引发DCE黄大豆1号合约持续上涨 近年来,国外资本越来越多地参股、控股国内油脂龙头企业,国内大豆加工业几乎全部被跨国企业垄断,大豆加工业“拉美化”现象日益明显。伴随而来的是,我国大豆产区豆价低迷,农民种豆效益下降,许多地方出现了“弃豆”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调查,2006年黑龙江大豆平均每亩生产成本145.29元,比上年增加13.09元,增长9.9%。增长原因是用工较上年有所增加。大豆亩人工费用为34.18元,比上年增加12.96元,增长61.1%。大豆亩主产值262.46元,比上年减少46.22元,比上年下降15%;。大豆亩利润为125.31元,比上年减少61.76元,比上年下降33%。 但全球大豆蛋白产量近年来呈现出高增长的态势,2000年大豆蛋白产量达到100万吨,此后产量增幅平均每年在6万吨左右。我国食用大豆消费也呈现逐年稳步增加的趋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关于全国大豆平衡分析预计,也反映出我国食用大豆消费量在逐年稳步增加。按照有关专家预计,2005/2006年度我国大豆蛋白工业原料需求约100万吨,而且今后几年将以每年15%即15万吨的速度增长;全国城乡居民食用及食品消费如按3%增长计算,每年也应增加30万吨以上。 目前,黑龙江食用大豆的外销量已经超过油用大豆。近几年,由于其他省份大豆产量变化不大,国内油用大豆需求增加靠进口补充,而食用大豆的需求增加需要黑龙江省补充供给,因此全省食用大豆外销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据中国大豆网统计,2005/2006年度,黑龙江省出省单一用于榨油的大豆数量占出省总量的37.3%,蛋白加工、食用、出口等则已占到62.7%。 从基本面看,黑龙江及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减少,而国内外大豆蛋白需求持续增长,对DCE黄大豆1号是长期利好。交易所上市DCE黄大豆1号的初衷也是把它定位为国产大豆、非转基因大豆、食用大豆和绿色大豆。因此,虽然短期来看,DCE黄大豆1号走势尚不明朗,但长期趋势必将出现一波上涨行情。 技术面: CBOT与DCE大豆走势亦步亦趋。
CBOT大豆已出现长期上涨走势,只要回调不破坏长期上升趋势线,可以持续看涨。
DCE大豆走势稍弱于CBOT大豆,但也向上突破了前期的箱形整理区域。A0709合约在2006年11月20日和2007年1月18日高点之间的重要阻挡线被成功突破,阻挡反转为支撑,短期回试这一支撑后,市场可能继续向上挺进。 成也指数基金,败也指数基金
上图统计了2006年1月以来指数基金在CBOT的净持仓情况,无论大豆价格是涨是跌,指数基金的净多头持仓始终在增长。这种情况即使在道琼斯AIG商品指数今年1月7日微调了大豆在指数中的权重后也没有改变。但是,2月27日,沪深股市暴跌,引发全球跌声一片,道琼斯指数大跌了4%,创下2001年911事件后的单日最大跌幅,受此影响,也就在同一天CBOT大豆就出现了暴跌,事后证明是指数基金大量平仓所为。 因此,目前不妨把道琼斯指数作为领先指标,如果道琼斯指数持续走熊,不排除CBOT大豆价格将因指数基金的平仓而进一步下跌。 中诚期货 贺东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