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资金持续流入市场 大连豆类帝国将再度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 03:5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连豆持仓变化(2006年至今)□本报记者 钱晓涵

  不知不觉之间,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的持仓量已慢慢恢复到了去年同期水平。昨天,大商所黄大豆一号期货的总持仓增加1.44万手,至41.40万手,这已经超过了去年1月末的持仓量。种种迹象表明,大豆正在逐步露出牛市的一角。

  向来敏感的浙系资金也开始“不安分”起来,在大豆远月合约上大举增仓。“巧合”的是,国际基金也表示出了对大豆的青睐,据CFTC最新公布的基金持仓报告显示,大型基金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合约上的净多头头寸达到78243手,创下了自199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在国内期货市场,大豆具有相当的号召力。”上海中期分析师林慧告诉记者,作为国内最先上市的期货品种之一,大豆持仓量连续多年占据头把交椅,堪称国内期市各品种中的“超级帝国”。但是,从2003年后,随着大量低价进口大豆进入市场,市场对国产大豆的关注程度越来越低。自2004年初大豆期货价格上摸至每吨4000元左右的高点后,开始步入为期近三年的大熊市。去年前三季度,大豆一度陷入谷底,交投最为低迷的9月份,月末持仓仅为8.73万手。

  这一情况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昨天,大商所黄大豆一号的总持仓已然回升至41.40万手,甚至超过了去年同期的39.07万手。与去年年内持仓低点———去年9月28日的86800手单日持仓量相比,短短四个月,持仓爆增377%!

  昨日的连豆多空主力持仓排名显示,在连豆远月合约0709上,多头持仓前十名中浙江期货公司占据五席,其中多头前三名全被浙江公司占据,分别是:浙江良时、浙江永安、浙江天马。这一现象并非仅见于昨天一天,而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林慧认为,从目前玉米大豆的比价来看,大豆的价格被低估了不少,“大豆的锋芒去年完全被玉米掩盖了。”事实上,无论是国内还是美国,玉米去年的价格都出现了大涨,CBOT玉米期货价格创下十年新高,牛市氛围非常浓重。大豆价格虽跟随玉米出现上涨,但距离2004年的高点1064美元/蒲氏耳还相差很远。也正因为如此,农民在新年放弃大豆,改种玉米,寻求更高回报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800万英亩,那么大豆的种植面积就相应减少800万亩。”上海志清投资研发部主管魏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玉米上涨较多,将激发农民种植玉米的热情,因此市场普遍预期2007年美国、中国大豆的播种面积出现明显下降,从而对期货价格形成激励;甚至会推动对于同属“大豆家族”的豆粕豆油价格出现上扬。

  市场基本面向好,期货市场的主力资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前段时间大豆价格虽然涨了一些,但是持仓量并不大,并没有引起主力资金的注意。”林慧认为,投资者多少都存在一些“大豆情节”,毕竟这曾经是国内期货市场最成功的一个品种,一旦步入牛市轨道,沉睡在心底的那股投资热情很容易被唤醒。“更何况,按照一般的耕作规律,农作物连续几年丰收后,一般会出现较为恶劣的天气;我国已经连续三年风调雨顺,天气因素很可能会成为今年的一个炒作题材。”

  也有市场人士表示,国内农产品期货即将进入多空对决阶段,这种情形与2005年期铜市场上国内空头依托国储调控铜价的政策意图与追随外盘的多头对抗性质非常相似,连豆极有可能出现一波波澜壮阔的单边行情。

  昨天,大豆主力合约0709上涨23点,收报3125元/吨,上涨0.74%;全天共成交18.16万手,较上一交易日增加了1.9%。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