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油市利多预期纷纷失效 抛盘打压油价出现下行(5)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 08:30 北京中期

   油市利多预期纷纷失效 抛盘打压油价出现下行(5)

美国取暖油库存与NYMEX原油期价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油市利多预期纷纷失效 抛盘打压油价出现下行(5)

美国馏分油库存与NYMEX原油期价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闻汇集

  1.发改委将汽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航空煤油降价90元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回落的情况,自1月14日起,将汽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人民币,将航空煤油价格每吨降低90元。

  周日刊登在发改委网站的新闻稿并要求,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督促所属企业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确保成品油市场供应。

  受国际市场影响,自2003年初至2006年5月份,中国汽油价格从每吨3,020元涨至每吨5,200元。其中有一次下调,2005年5月24日汽油价格每吨降低150元。

  2。 有车一族日渐壮大推升汽油需求,今年汽油恐依赖进口

  2004年,中国的柴油进口量意外大增。2005年,油市交易商寄望中国石脑油进口量能够飙升,但这种期望最终落空。到了2006年,中国航煤进口量在不经意间几乎翻了一倍。

  目前摆在亚洲石油交易商面前的问题是,中国有车一族迅猛增长,这是否会使2007年成为中国的“汽油年”,让中国同美国一样成为汽油净进口国呢?

  许多交易商的回答是,还没到时候;而一些分析师则认为这不无可能。

  Purvin & Gertz的资深主管Victor Shum表示,“由于汽车销售火爆,中国的汽油出口有可能会消失。需求上升和炼厂产能的增长之间正在赛跑。”

  不过,大家对需求面的看法则颇为一致。

  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当前中国每六秒便售出一辆新车,今年汽油消费量料增长近7%,或每日8万桶。这同去年的出口量不相上下。

  需求料达到每日123万桶,多于日本,但约为美国的八分之一。

  对中国大型工厂的非正式调查显示,炼厂产能每日加工能力应增加约16万桶,这和国际能源署(IEA)预计的每日38万桶的需求增幅相差甚远。

  答案取决于由汽油推动的中国炼制行业如何处理不同的需求拉动因素,之前这个行业几次令交易商感到惊讶。

  若炼厂偏向于生产汽油之外的其他油品,那么中国长达七年的汽油平稳出口将画上句号;若非如此,则汽油出口可能还会持续很多年。

  在中国其他的石油贸易中,航煤进口很可能攀升至新高,因为炼厂更多地转向全球市场,以满足飞升的空运需求。而石脑油进口则可能保持温和。

  **汽车数量猛增**

  在国内需求增加的影响下,去年中国汽油出口降至每日7.5万桶,较2005年减少约40%,至少为1999年来最低。交易商称,台湾已经取代中国大陆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汽油出口地区。

  中国11月罕见地从新加坡和韩国进口约2.4万吨汽油,为1999年路透开始有数据记录以来最多的一个月。

  三个方面的因素推动了这种转变--中国猛增的汽车数量,对石脑油需求增加,以及对进口而非出口的税收优惠政策。

  练油厂减少汽油生产,增加石脑油产量,以满足2005年来开工的裂解企业对石脑油的旺盛需求。

  中国政府料将延用自去年开始实施的严格的半配额式汽油出口控制措施,以避免再次出现2005年夏季的汽油荒。

  但分析师亦提及可能遏制需求增长的因素。

  通过对大排量轿车征税,中国政府鼓励日益富裕起来的城市居民使用更加节油的汽车。中国人亦不大可能如美国人那样,夏季驾车长途旅行,他们倾向于搭乘飞机或火车到内地旅行。(完)

  3。 地区经济强劲提供助益推升油品需求,料支撑今年油价

  2007年初油价大幅下滑,但今年亚洲对轻质油品的需求稳健增长料将支撑油价,因该地区经济强劲且燃料油规格要求更加严格,可消化新增原油供应。

  亚太地区每日不到10万桶的新增原油供应料对市场产生影响,不过炼油厂可借助西非原油供应增加来满足运输用燃料和石化燃料需求的迅速增长。

  随着制造业和度假者已逐渐适应了燃料油的昂贵价格,油品需求增强应会推动下游获利。此前由于政府削减零售补贴,炼油厂利润微薄,以及该地区出现新的套利活动,2006年的油品需求十分疲弱。

  雷曼兄弟称:“受中国、印度以及初级商品生产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撑,需求似乎即将出现新一轮的爆发。炼厂产能的增长速度仍低于石油需求的增速。”

  本月迄今原油期货价格已挫跌14%,这将降低炼油成本,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减产,投资资金出现变化以及地缘政治危机爆发令石油供应中断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炼厂仍面临明显的油价风险。

  由于对伊朗与西方围绕核问题的纷争心存忧虑,中国政府已决定削减今年自伊朗的原油进口量,并将自沙特阿拉伯的原油进口量提高9%。此外,哈萨克斯坦和委内瑞拉向中国的原油供应量亦有所增加。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今年中国石油需求料增长5.4%,增幅低于去年的5.6%。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在于,中国如何借助油价下跌之机充实其新建的战略储备。

  此外,日本的原油进口需求预计也不会上升,因为该国正力图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及核能利用率,改变能源依赖进口的现状。同时,韩国正继续推进规模空前的能源勘探工程,以保证更多能源供应来自本国自有油田。

  印度在2010年前後可望有大量新的炼厂建成,但在此之前该国石油进口料将保持稳定。印尼的需求则将起伏不定,目前该国正竭力维持其石油净出口国的身份。

  **公路运输是需求大户**

  在亚洲原油供应稳定、OPEC减产、非OPEC供应增长之际,燃料油需求持续上升。大多数经济体成长放慢,但中国和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仍有望分别达到9.5%和7.6%。

  “(石油需求)增长较大的主要是公路运输行业,因商业运输需求迅速增长,”Wood Mackenzie分析师John Waterlow表示。

  越南本月采购的是含硫度较低的柴油,印尼3月也可能效仿,届时可能进一步提高柴油采购量。随着炼厂降低产能,停工升级设备,这样的采购今年将一直持续。

  一份调查显示,中国计划有一两家新炼厂投产,但亚洲其他地区的油品供应增长也仅限于几个泰国项目的建成和韩国的升级改造。中东方面可能会减少出口,满足自需。

  这应会支撑油品裂解价差和炼厂利润。全球炼厂利润率<REF/MARGIN1>现为去年7月以来最高。

  顾问公司Purvin & Gertz认为,亚洲柴油需求预计将增长3.5%。北亚地区新建的石化工厂将提高对原料用石脑油的需求。而地区航空旅客的增加,也会大大提振航煤的需要。

  **重质燃料油前景不佳**

  重质燃料油的日子仍不好过,由于中国的采购量难以确定,以及西方炼厂出口增加,使得燃料油裂解价差深陷于两位数跌水。不过亚洲地区储存能力的提升使得交易仍有望达成。

  中质馏分油境遇改善,但是头号消费国美国今年伊始需求低迷,意味着跨太平洋油品交易可能有限;不过东西方之间新的套利窗口即将开启,归功于亚洲造船厂新建油轮下水,可望降低今年船运费率。

  交易商将寻求把高硫燃料油销往要求标准较低的非洲和南美等地,而欧洲方面则可能增加向亚洲发运石脑油。(完)

[上一页] [1] [2] [3] [4] [5]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