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供应紧张主导玉米市场 后市继续呈现稳定上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 00:31 三隆期货

供应紧张主导玉米市场后市继续呈现稳定上涨

  第一部分 年度行情回顾

  国内玉米市场经历了上半年的大幅震荡整理后,十一节后上涨行情开始启动,价格一路飚升,从而吸引了多方资金云集,使本年度玉米期价迅速上涨了近30%,成为今年继牛铜之后的又一闪亮焦点。据统计,截至12月28日,玉米期货年度总交易量达到1.35亿手,总成交金额已经超过两万亿,占全国所有期货品种总成交量的30%,成为今年全国交易量最大的期货品种,玉米合约的大将风范在本年度发挥的淋漓尽致。玉米期价运行形态总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图一):

  图一

   供应紧张主导玉米市场后市继续呈现稳定上涨

玉米期价走势图(来源:三隆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A区:大幅震荡整理

  年初的上涨行情:由于受节日消费拉动,价格在现货价格的支撑下,承接上年末的上涨走势,出现了短暂上涨。

  2月底至4月中旬的阶梯式下跌行情:随着春节消费高峰的远去,农民积极售粮变现备耕,使现货供应充裕。继而3月初全球大面积爆发了禽流感疫情,大量禽畜扑杀,造成存栏大量下降,作为70%玉米用于饲料的我国,无疑对价格形成了直接的惨重打击。“屋漏偏逢连夜雨”,受美国玉米种植面积高于政府前期预测的影响,加上天气适合美国玉米种植,给市场带来双重压力,从而引发了基金的大量抛盘,多头主动弃场下跌。国内迷途的市场,在基金抛盘带动下纷纷由多转空,在此指引下出现快速下跌,价格回到了年初水平。

  4月下旬至5月末的快速上涨行情:伴随着利空因素逐渐消化,跌势有所缓和,在五一黄金周消费高峰的指引下,部分激进养殖者开始谨慎补栏,消费的增加带动市场走出疫情的阴霾。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原油突破70美元,使具有能源属性的玉米价格获得支撑,而国内外因降雨降温天气影响,延迟了播种进度,对价格形成利好支撑。同期,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上调27个基点,部分游资金进入比较低廉的农产品市场。在消费需求和诸多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整个农产品期货市场整体好转。

  6月初至8月初的跌跌不休行情:在价格冲击年初高点时,国内爆发的猪瘟疫情,使活猪存栏大幅降低,猪价也进入了年度最低。7月全国普遍降雨,缓解了前期的干旱商情,我国大部分地区玉米长势良好,产量上调。南方受台风影响玉米销售进程缓慢。玉米价格趋弱的同时,其替代品小麦价格节节下跌,部分饲料企业考虑成本等问题,逐渐以小麦取代玉米的饲料用量。对玉米价格更是雪上加霜。利空消息的打击加上技术性压力,价格顺应走低,市场二次陷入低迷。

  整体来看,价格在大起大落的一波三折中,经历了半年的M形大幅波动后,再次回到了年初的水平。

  B区:上升三角形的缓冲整理

  利空消息淡化后,市场出现了压抑已久后的止跌缓涨态势。半年时间里,经历了两次禽畜疫情的打击后,国内养殖业陷入极度低迷状态,饲料消费虽有增加但仍得不到有效缓解。传言已久的出口退税调整政策在9月中旬将正式出台,其中农产品在上调范围之内,这对刺激国内农产品的出口,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9月正直玉米生长期,国内出现了类似早霜的寒流天气,一时期,成为投资者做多的炒作热点,价格也在此支撑下交易重心不断上移。9月中旬的吉林的陈粮拍卖,虽也在炒作之中,但总体对市场影响不大。天气利多的炒作,成为支持这一阶段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但消费需求匮乏这一根本因素,限制了价格上涨空间。在多空因素交织作用下,价格维持在一上升三角形整理中,。

  C区:疯狂上涨

  国庆节后,在全球小麦处于近年最低库存的影响下,小麦价格创出10年新高,基金大量持有多头进行托市。也有预测,全球饲料库存可能创下30年低点。在小麦的导火线作用下,玉米出口需求拉动的配合下,国内玉米市场一跃突破节前的三角形整理,启动了一轮疯狂的上涨行情。起初寒流天气,影响了玉米生长,推后了玉米成熟期;收割期阴雨天气拖延了玉米收割进度;脱粒时期,由于全国天气普遍温和,大部分玉米不能如期脱粒上市。接连的天气因素,使玉米集体上市时间一再拖延,这也更加剧了青黄不接时期的供应短缺问题,从而继续支持玉米价格呈反季节上涨行情。也正是接连不断的上涨行情,坚定了农户对后市的看涨信心,农民开始惜售。在天气和人为心理的共同影响下,国内消费供应出现空前的紧缺行情,并在乙醇深加工的炒作下愈演愈烈。玉米价格的大幅上涨,引发了许多下游产品潜在的整合危险,并给人们生活带来影响,国家接连下发宏观调控政策,才使价格上涨势头有所缓和。

  第二部分 国内外基本面状况

  一、  全球供求情况

  (一)全球产量状况

  美 国    阿根廷     巴 西    中国    全球

  04/05年的产量  2.9991亿吨   ——      ——   13029万吨   ——

  05/06年的产量  2.8226亿吨   1580万吨    4170万吨 1.42亿吨  6.9522亿吨

  06/07年预计产量 2.7293亿吨   1900万吨    4200万吨 1.45亿吨  6.9289亿吨

  05/06年播种面积 8180万英亩   318万公顷    ——    ——    ——

  04/05年播种面积 8090万英亩   ——      ——  2705万公顷   ——

  06/07预估播种面积  ——    340万公顷    ——  2735万公顷   ——

  图二

  图表分析:四大主产国中,除了美国产量和播种面积呈现连年降低外,阿根廷、巴西、中国的玉米产量则呈现增长趋势。但从全球产量来看,总体产量依然小幅减少。需求的增加,特别是能源效应的深加工需求,将使全球玉米供应出现缺口。

  (二)玉米进出口状况

  出口数量        进口数量        国内总消费

  今年  去年  增减  今年  去年  增减   今年  去年  增减

  美 国  5454  4618  +836  23    28   -5   23158  22465  +693

  阿根廷  950  1457  -507   0   ——  ——   ——  ——  ——

  中 国  373   759  -386   6    0   +6   13700  13100  +600

  图三

  图表分析:三大主产国中,美国玉米本国消费明显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其他两国的本国消费增长幅度已经超过年度玉米增产量,也就是说,供不应求的缺口有所增大,但目前还未有明确的数据。由于阿、中两国供应出现缺口,而世界粮食供应紧缺,为国内粮食安全考虑,纷纷对出口进行了限制,以致于两国今年出口出现大幅减少。同时,因为全球各国玉米消费均有增加,而中、阿两国出口减少,使美国玉米的出口量出现增加。供求的紧张将对未来的玉米价格形成上涨支撑。

  玉米主进口国的进口状况(单位:万吨)

  今年  去年 增减幅度

  日 本 1662  1648  +14

  韩 国 848   863  -15

  墨西哥 679   594  +85

  图四

  图表分析:三个主要玉米进口国的国内总消费量与往年相比都处于增涨趋势,且基本无玉米出口。随着全球天气升温的加剧,将出现自然灾害以及水源短缺问题,从而有可能导致粮食减产,因此预计2006/07年度这些国家的玉米进口量将还会有所增长,从而加剧全球玉米供应紧张问题,进而给2006/07年度玉米期货价格上涨提供一定的支撑。

  (三)玉米库存状况

  三大主产国库存状况

  美国   阿根廷    中国

  04/05年度期末库存  5370万吨  96万吨   3656万吨

  05/06年度期末库存  5006万吨  106万吨   3526万吨

  06/07年度预计库存  2367万吨 增长幅度不大 继续降低

  图五

  图表分析:由于美国出口数量增加,本国消费增长,而产量却连年下降,使美国玉米库存降低速度明显,预计下年的库存不及今年的1/2,有可能进入近几年少有的低库存时代。中国也因工业需求的增加,库存有递减趋势,并有预测,在2010年中国将由出口国进入进口国。阿根廷产量虽有增加,但对全球总体库存影响不大。

  三大进口国库存状况

  日本   墨西哥   韩 国

  04/05年度期末库存  102万吨  453万吨  138万吨

  05/06年度期末库存  104万吨  267万吨  135万吨

  06/07年度预计库存  三国期末库存均会继续减少

  图六

  图表分析:虽三国进口总体出现小幅增加,但由于消费的增加,三国的库存也出现小幅递减态势。

  04/05年度  05/06年度  06/07年度

  总计  1.3132亿吨  1.2562亿吨  9274亿吨

  图七

  图表分析: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全球玉米消费量的增长,玉米库存上还会相对紧张,这将给2006/07年度玉米期货价格的上涨带来有力的支撑。 

  综上来看,由于天气及播种面积影响,全球玉米产量呈现递减趋势,与之对立的却是全球玉米消费的连年增加。无论是出口国和进口国,库存量均出现降低,特别是美国库存量出现了大幅减少,降至30年低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的缺口性失衡,将是支撑全球玉米价格走高的最根本原因。

  二、  国内供需状况

  据国家粮油中心报告显示,06/07年度 ,我国玉米产量达1.42亿吨,较上一年度增长1.9%。玉米消费预计达到710万吨,饲料消费预计达到9650万吨,工业消费达3000万吨,出口预计达400万吨,年度总消费预计达到1.42亿吨,总体来看本年度国内玉米供需基本平衡。由于其他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加上耕种轮换、耕地面积恶化、升温气候对产量的影响等原因,国内玉米产量继续增加的可能性有所降低。而消费需求方面,近年我国玉米饲料、深加工玉米增长较快,远远超过玉米增加的产量,下年度我国玉米供应将出现吃紧。

  图八

   供应紧张主导玉米市场后市继续呈现稳定上涨

下年度我国玉米供应走势图表(来源:三隆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一)养殖业消费:

  上半年受禽流感和其他动物疾病爆发影响,养殖业低迷,猪粮价格比也下降至4.37:1,创下2000年来的最低点。养殖业的负利润,致使国内存栏量大幅下降,直接影响了饲料消费需求。自8月份开始,国内饲养业景气度明显回升,玉米消费需求趋旺。9月份,猪粮价比升至5.52:1,养殖业初见利润。目前养殖户利润已经快速升到200——300元/头。特别是元旦、春节日益邻近,目前正值生猪、牛羊、家禽育肥期,在利润的促使下,养殖业再次大幅补栏,玉米作为饲料消费将进一步增加。去年饲料消费玉米1653亿斤,今年全国饲用玉米的消费数量将达到1700亿斤的水平。

  (二)深加工消费:

  近两年来,受玉米深加工下游产品需求拉动,加工效益丰厚的影响,以玉米为原料的酒精、淀粉、赖氨酸、燃料乙醇等大型玉米深加工项目迅猛发展,并且多数新增产能集中在东北玉米主产区。玉米深加工实际转化数量增大,玉米粮源越来越少,这将对玉米价格上涨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05年全国玉米深加工能力已经达到1000亿斤左右,实际加工消耗玉米577亿斤;预计2006年加工能力将增加到1400亿斤,预计消耗玉米700亿斤左右;2007年加工能力将增加到1700亿斤,预计消耗玉米750亿斤。

  现阶段,我国玉米工业加工产品主要有淀粉和酒精两大系列。2005年我国生产淀粉900万吨,消耗玉米1300万吨;酒精含燃料乙醇290万吨,消耗玉米890万吨。

  (三)出口方面

  据海关总署统计,05/06年度我国出口玉米总计374万吨,比上年度减少51%;今年前10个月我国玉米共出口235万吨,同比下降68.7%;10月份出口玉米7.3万吨,同比下降82%,主要是由于我国内需增强导致出口减少。11月份国家给吉粮、中粮两个公司下达440万吨出口配额,履约期为2007年2月底。由于出口企业粮源不足,而履约时间又比较紧,不得已在高价位收购新粮,致使市场粮价一涨再涨。”

  三、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1)出口政策方面

  由于今年前10个月国内玉米出口235万吨,还不足上年同期水平的40%。传言已久的出口退税调整政策在9月中旬正式出台,调高了农产品退税额,这也刺激了国内农产品的出口。

  11月份,由于全球库存紧张,加上天气等原因,导致国内玉米价格呈反季节上涨,从而引发了农民惜售,使原本紧缺的货源更加紧张。此前,7月份我国签定了船期在06年11月——07年2月的400万吨玉米出口合同,因可收购量不足,加上价格频频上涨,玉米出口面临洗船危险。一方面为了控制国内玉米价格过快增长,再个满足国内出口和加工采购需求,国家出台政策,暂停了07年3月之后的玉米出口登记。这也是国家调控玉米价格举出的第一棒。

  中国暂停出口政策出台不久,阿根廷、印度两国为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也先后宣布暂停玉米出口许可证的颁发。三大主要出口国的出口限制,使出口的重任落在了美国自己身上,进口商在美国的集中采购,对美国玉米价格的上涨起到了支撑作用。

  (2)能源加工政策方面

  由于国内消费的大幅增加,带来国内一系列连动反应,使玉米价格频频刷出新高。国家通过抛售小幅库存的行动,依然不能抑制价格的飞涨。国家先后出台了限制消费过快增长的政策,自然而然,作为增长最快的乙醇加工也就首当其冲。

  国家发改委下发了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不得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能力,还要对玉米加工项目进行清理,任何地区的燃料乙醇项目核准和建设一律要报国家审定。国家发改委限制并紧急叫停了玉米加工制造乙醇燃料项目,虽然意在规范市场,而不是缩小和限制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但是短期来看依然会限制诸多乙醇加工企业的玉米消费,因此对玉米抑制玉米价格的增长也起到一定作用。据了解,尽管目前国家有关生物燃料乙醇“十一五”发展的专项规划正在编制中,该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将根据市场发展情况,扩大发展规划,而生产生物乙醇燃料的原料,将以薯类、甜高粱、纤维资源等“非粮”为主。 

  在世界生物燃料论坛第二次筹备会议上获悉,粮食乙醇的路线已经推高了世界玉米价格,如何在世界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发展燃料乙醇,这是世界性问题。在第二次筹备会议上,会议主持国巴西外交部副部长提出,为加强巴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制定国际生物燃料标准的主导地位,增强世界生物燃料论坛的影响力,巴方将尽快起草建立论坛的框架性文本草案。五国六方(中国、巴西、印度、南非、美国及欧盟)纵论生物燃料乙醇的部长级会议初步定于2007年2月下旬举行。

  (3)其他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

  12月20日印度农业部长沙拉德·帕瓦尔表示,应国内养禽业呼吁政府取消玉米进口关税,政府正在认真考虑允许零关税进口玉米,以便满足国内养禽业的需求。帕瓦尔还表示,养禽业还要求政府禁止出口玉米,以便确保国内市场供应充足,不过他说,政府没有禁止出口玉米的计划。

  阿农业部有关机构日前已向阿根廷农业联合会透露,政府计划以提高出口税的方式建立一个基金,主要用于降低国内的玉米和小麦及其加工产品的价格,以此避免国内物价过高。这个基金的数额可能为5.3亿美元。目前,阿根廷农业部等政府部门已开始试行面粉行业的补贴措施。

  第三部分 07年行情预测

  图九

   供应紧张主导玉米市场后市继续呈现稳定上涨

玉米指数走势图(来源:三隆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从全球供需及期末库存来看,整体呈现供应逐年减少、需求逐年递增态势。其中,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玉米主产国和主消费国,因对燃料汽油的需求,本国乙醇加工工业日益增加,其原料以玉米为主,这将大大增加全球的玉米需求。且预计明年美国玉米产量继续减少,库存也将大幅下降,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本国对外的出口量,从而更加紧了全球玉米供应的短缺问题。

  同样,我国玉米市场也因乙醇深加工业的大幅增加,而出现供应紧平衡状况。在养殖业和出口增加的配合下,我国玉米市场将走出年度上涨行情。但从近期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来看,国家因担心粮食安全问题,而对乙醇加工企业和出口进行了严格管理和审批控制。从国家的政策态度推断,国家意在抑制玉米价格增长速度,使玉米价格稳定增长,同时使各产业平衡发展,减弱因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给下游产业及国计民生等带来的反面影响。国家虽有抑制价格上涨幅度和速度之意,但并不是控制玉米价格上涨。从国家宏观调控本身特点来看,宏观政策都具有时滞性,其成效不会立竿见影。况且,供需紧平衡问题,在市场条件下,也不是宏观调控短时间内所左右的。因此,从基本面来看,下年度玉米市场依然在供应紧张的主导作用下,继续呈现稳定上涨行情。

  技术上,从玉米指数图形来看,自2004年玉米上市来,玉米价格一直维持稳定的缓慢上涨态势。大多交易时间里,价格运行在一良好的上行通道中,在这一通道的限制下,价格上涨空间和速度均受到了制约。从技术上看,下年度价格上涨速度较今年有所放缓,但总体依然处于震荡上涨态势,运行区间以上行通道为主。长期回调的首要目标为通道下沿,其次,下方坚固支撑在06年2月和4月形成的M顶1500附近。长线投资者,以多单交易思路为主,建议根据利润目标合理设置止损位。

三隆期货 蒋洪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