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06年糖市相互博弈 07年将受压继续振荡下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0日 14:43 新浪财经

06年糖市相互博弈07年将受压继续振荡下行

  自2006年1月6日白糖期货上市以来,白糖价格走过了令人瞩目的一年,郑糖期货也以骄人的成交量逐渐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其中,国储糖对整个糖市的宏观调控效果、气候对糖价的影响作用、糖市各利益主体的相互博弈成为2006年食糖市场的突出特点。

  进入2007年,国内外食糖市场的供需形势如何?食糖市场有哪些新特点值得注意?新榨季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重点关注?新榨季食糖价格将以何种趋势运行呢?

  第一部分、2006年走势回顾及特点分析

  一、走势回顾

  2006年的糖价走势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迅速拉升阶段,第二阶段为振荡下行阶段。

  2006年1月初到2月中旬属于第一阶段。受国际原糖价格上涨(见图一)和国内食糖产量减少的影响,国内食糖价格也大幅拉升(见图二),郑糖期价曾达到6030元/吨,最大涨幅达38.08%;与此同时,国内食糖现货价格也达到的5450元/吨的历史最高价格(见图三)。

  进入第二阶段,虽然国储糖拍卖价格仍处高位,但高糖价对消费的抑制作用体现明显,随着淀粉糖等替代品的热销和新榨季播种面积的扩大,糖价的上涨势头得到抑制,随即开始了振荡下行走势。

   06年糖市相互博弈07年将受压继续振荡下行

  图表 1:NYBOY11号原糖指数价格(单位:美分/磅)

   06年糖市相互博弈07年将受压继续振荡下行

  图表 2:郑糖SR705合约价格(单位:元/吨)

   06年糖市相互博弈07年将受压继续振荡下行

  图表 3:南宁食糖现货价格(单位:元/吨)

  二、特点分析

  (一)、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突出

  1、过程回顾

  2005年末,受国内甘蔗减产以及国际原糖价格上涨影响,国内食糖价格加速上涨,郑糖期货SR703合约2005/06榨季最突出的特征莫过于国储糖对食糖突出的调控作用。自2006年1月5日~2006年10月13日,国储糖共经历了12次拍卖,共拍卖食糖114.33万吨。

  2、特点简析

  国储糖拍卖的过程体现出国家对食糖供需宏观调控的突出作用。由拍卖的过程可以看出,从国储拍糖的拍卖价格打破上升走势趋势之后(2006年6月27日),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便开始双双下跌,具体来看,是现货价格出现松动,期货价格开始加速下跌,继而将市场“现货贴水”格局变为“现货升水”格局;与此同时,有效仓单预报数量也开始急剧下降,并随着期现价格的交替下跌开始有仓单流出现象。可以说,国储糖拍卖价格的走低是导致现货食糖价格松动并下跌的重要导火索,继而给期货空头有可乘之机,凭借强大的现货抛压、浓厚的市场观望氛围以及合理的期现价差将期货价格顺势拖下。

   06年糖市相互博弈07年将受压继续振荡下行

  图表4:拍卖价格的下跌是糖价下跌的重要导火索

  (二)、气候对糖价影响作用明显

  甘蔗属于热带作物,对水分和温度的要求较高,所以干旱和低温霜冻现象对甘蔗的生长影响很大。2006年9月后,甘蔗主产区广西遇到了较为严重的干旱,南宁邕江的水位降到了近50年来的地位,崇左、南宁等地区的甘蔗生长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威胁,产区糖厂也不得不推迟开榨时间,为此,食糖供给短期供不应求,处于低迷的糖价顺势展开了一轮强劲的反弹走势,直到旱情获得缓解。郑糖SR703期价在一个多月内从3352元/吨,上涨至3936元/吨,最大上涨584元/吨,涨幅达17.42%。

   06年糖市相互博弈07年将受压继续振荡下行

  图表 5:郑糖SR703合约价格走势

  第二部分、国内外食糖基本面形势分析

  一、国际部分

  (一)、全球食糖2006/07榨季总体呈供给过剩格局

  据ISO最近一次的预测数据,2006/07榨季全球食糖总供给将达到1.583亿吨,消费量仍为1.5249亿吨,全球食糖供给过剩约为580万吨。结合ISO在2006年的预测过程以及2006年的国际糖价可以看出,高糖价直接导致各主产国的甘蔗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进而促使全球食糖产量增加。

   06年糖市相互博弈07年将受压继续振荡下行

  表格1:ISO2006年对全球产量的预测历程

  (二)、高糖价刺激全球食糖产量持续增加

  受高糖价的刺激,全球食糖主产国和消费国的产量都出现较大程度的增长,以下我们以巴西、印度、泰国和俄罗斯为例,来了解2006/07榨季全球食糖产量的增长状况。

  1、巴西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食糖生产国和出口国,2006/07榨季,巴西食糖产量预计为2800万吨,较上榨季增产414.2万吨,增幅达14.9%。另外,巴西将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食糖生产国的地位,食糖生产规模将在近年迅速放大。据悉,巴西政府估计2016-2017年巴西的食糖产量将达4320万吨,出口量将从目前的2000万吨上升到2530万吨。10年后酒精产量将达到386亿升,相当于本榨季的两倍,而出口量将从本榨季的33亿升增长到103亿升。

  2、印度

  2005/2006榨季,印度的食糖产量将从2004/2005榨季约1300万吨急剧上升到1850~1950万吨的水平,而在2006/2007榨季,可能达到2470万吨的水平(高于前期2280万吨的预计)。如果后期甘蔗生长状况一切正常,新

  白糖年报

  榨季印度食糖出口将对国际(主要为亚太地区)食糖市场产生较大的压力。

  3、泰国

  2005/06榨季由于干旱泰国甘蔗产量仅为4600万吨,产糖480万吨;由于受到国际糖价上涨的带动,新榨季泰国的甘蔗产量可达6000~6300万吨,食糖产量有望达到620万吨,增产140万吨,增幅达29.17%。

  4、俄罗斯

  俄罗斯是世界白糖主要消费国和重要的贸易进口国。受高糖价影响,2006年俄罗斯甜菜产量达2930万吨,较去年增长36.6%。截至12月20日,甜菜糖的产量已创新高,超过300万吨,较去年增长24%。

  与此同时,据俄罗斯海关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俄罗斯累计进口222万吨原糖,同比下降17.2%,累计进口白糖9万吨,同比下降25.7%。

  5、综述

  综合来看,在各主产国食糖产量大幅增加的同时,主要消费国进口消费却同步减少,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2006/07榨季全球食糖产量受高糖价的影响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全球食糖总体将呈供给过剩格局。

  二、国内部分

  (一)、2006/07榨季我国食糖增产幅度较大。

  2006/07榨季,我国食糖产量将出现较大程度的增长。在高糖价的刺激下,2006/07榨季全国甜菜糖产量有望达到112.5万吨左右,较上榨季80.7万吨的产量增产31.8万吨,增幅达39.4%。对于甘蔗糖,虽然10月末国内对广西甘蔗受旱炒作力度较大,但就甘蔗的生长特点来分析(10月后充足的阳光和较少的降雨有助于提高含糖率),随着11产区降雨的及时来临,如果后期没有严重的寒流状况出现,新榨季全国食糖增产形势已难以逆转。就现在的情况来看,2006/07榨季全国1070万吨的预期产量很可能实现(据广西桂林会议数据,新榨季全国产量可能达到1120万吨)。

   06年糖市相互博弈07年将受压继续振荡下行

  图表6:全国历年食糖产量(单位:万吨)

   06年糖市相互博弈07年将受压继续振荡下行

  图表7:2006/07榨季甜菜糖大幅增产(单位:万吨)

   06年糖市相互博弈07年将受压继续振荡下行

  图表8:全国糖料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单位:万亩)

  注:红色标注数字为2006/07榨季数据

  如此,2006/07榨季我国食糖产量增幅达21.5%(2005/06榨季全国食糖产量约为881.5万吨),再加上古巴及其它贸易进口糖70万吨,以及淀粉糖增加替代份额30~50万吨,食糖总供给有望达到1170~1190万吨。

  (二)、食糖供给增长速度大于食糖消费增长速度,糖价面临较大压力。

  2006/07榨季食糖消费按照5%稳步递增,出口维持2006年10万吨水平,预计消费量达到1080万吨。对比新榨季的食糖供给量,新榨季我国食糖供给将可能面临过剩80~100万吨的局面。另外,食糖消费5%的增速远不及食糖生产21.5%的增长速度,在新榨季国内食糖大幅增产的背景下,如果没有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食糖供给过剩的局面将难以改变,糖价将面临较大的压力。

  (三)、替代品替代作用下降,食糖消费有增长可能

  进入2006年8月以来,国内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大连商品交易所远期C705合约期价从1375元/吨上涨至1600元/吨,涨幅达16.4%(见下图);

  与此同时,玉米淀粉价格从1950元/吨涨至了2250元/吨。据悉,同期玉米糖浆的出厂价从3000元/吨涨至了3500元/吨,涨幅达16.6%。作为食糖消费的替代品,淀粉糖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对应于食糖价格,二者的价差利于食糖消费量的逐步扩大,如果玉米价格稳定在1600元/吨以上或持续上涨,2006/07榨季食糖的消费量有进步增加的可能(超过年均增速5%)。

   06年糖市相互博弈07年将受压继续振荡下行

  图表9:2006年8月以来玉米价格大幅上涨

  (四)、进出口量保持稳定,新榨季食糖进口将继续减少

  近5年来,我国食糖进口稳定在100万吨左右,出口量相对较小。截至2006年11月,我国食糖共进口约120.95万吨,出口约14.91万吨。随着新榨季的增产局势日渐明朗以及食糖供给过剩格局的形成,预计2006/07榨季我国食糖进口量将继续减少。

   06年糖市相互博弈07年将受压继续振荡下行

  图表 10:预计2006/07榨季食糖进口将继续减少

  第三部分、食糖市场呈现的新特点

  (一)、国内外糖价联动性增加,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增强

  2006年11月下旬,受前期产区干旱天气影响,食糖现货价格一直维持

  白糖年报

  在4550~4650的高位区间(见图五),但增产的预期使郑糖SR703合约期价开始在3900元/吨一线驻足不前,新旧糖价格如何过渡成为市场的焦点问题。

  与此同时,因为国内糖价的“特殊走势”,国内外糖价走势背离,国内外的食糖现货价差曾一度扩大到800元/吨。在此背景下,国内外食糖现货价格的相互影响发挥了作用,随着干旱状况的缓解和国储抛糖的传言,南宁现货糖价在一周之内下跌约700元/吨,国内食糖现货价格才得到了市场的逐步认可(现货买盘使现货价格在3900元/吨一线止跌企稳),国内外的现货价差也得到了恢复。

  究其原因,国家对食糖价格宏观调控能力得到市场的认可,以及国内外食糖价格联动性增加是国内食糖价格合理回落、新旧糖价格可以顺利交接的根本原因。

   06年糖市相互博弈07年将受压继续振荡下行

  图表 11:南宁食糖现货价格(单位:元/吨)

   06年糖市相互博弈07年将受压继续振荡下行

  图表 12:南宁食糖现货价格与ISO现货价格价差图(单位:元/吨)

  (二)、信息透明化程度较高,糖市博弈特征明显

  随着产区糖厂生产力的进步集中和糖厂实力的日益壮大,在糖厂对食糖价格控制能力增强的同时,食糖贸易信息的透明化程度得到显著的提高。另一方面,虽然中间贸易商和食糖消费企业在逐步透明的市场信息前增加了采购操作的难度,但也增加了其灵活的应变策略。尤其是在糖价处于“不合理”的偏高状态时,一边是糖厂的联合报价,一边是贸易商、消费商灵活的采购模式和观望态度,在二者的博弈较量中,最终以糖厂的价格联盟宣告瓦解而结束。其中,国家的宏观调控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协调国家、生产企业、贸易企业、消费企业的利益成为其决策的依据,这也更增加了食糖市场的博弈特征。

  第四部分、新榨季重点关注问题

  一、进入寒流高发期,密切关注气候变化。

  霜冻是威胁甘蔗产量的最大劲敌,12底1月初,正是广西霜冻天气多发时节,霜冻天气发展动态及其对蔗区的影响成为当前糖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从时间上看,各地进入初霜期的时间有所不同。具体来讲,桂林、贺州、柳州三市及河池市东部在12月下旬,其余大部地区在2007年1月上旬。另外,根据当前大气环流资料分析,预计近期广西地区天气将持续晴好,空气干燥,早晚气温低,利于霜(冰)冻的形成。因此,12月下旬初至1月中旬期间,柳州、河池、来宾等北部蔗区及桂南部分蔗区,局部出现霜冻天气可能性较大,这需要我们密切关注。

  二、新榨季播种面积是否继续增加

  高糖价的刺激让2006年的甘蔗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全国糖料种植面积由2107.55万亩增加至2292.18万亩,增加了184.63万亩,增幅达8.76%。进入2006/07榨季,260元/吨的甘蔗收购价将再次刺激农民种蔗的积极性,而3900元/吨的新旧糖过渡价格也使糖厂获益不菲,故2007年甘蔗种植期间种植面积是否会再次扩大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

  三、食糖的收储、拍卖政策

  2006/07榨季我国食糖可能面临供给过剩格局,虽然资金雄厚的糖厂对糖价的控制能力已和前日不能同日而语,但将近100万吨的过剩食糖将对食糖价格产生较大的压力。随着国家的食糖收储、拍卖政策对糖价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如何协调农民、生产商等各方的利益成为其首要考虑的问题,其收储、拍卖政策也会对糖价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国际投机资金的流向

  国际投机资金在商品价格的涨跌中占有重要的角色,15万手的净多持仓也使得2006年初的国际原糖价格可以上探近年来的高点。现阶段,基金的净持仓虽已远低于15万手的前期最高水平,但仍为净多持仓的基金会不会利用天气的变化而再掀波澜依旧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06年糖市相互博弈07年将受压继续振荡下行

  图表 13:NYBOT11号原糖基金净持仓状况

  第五部分、2007年食糖价格走势展望

  总体来讲,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出现,2006/07榨季全球食糖将呈供给过剩格局,食糖价格也会在食糖产量惯性增加的背景下持续受到较大的压力而继续中长期振荡下行的格局。

  另一方面,现阶段亚太地区正进入气候敏感期,印度、中国和泰国都可能面临着低温寒流的侵袭,作为对气候敏感的热带作物的特殊属性,不排除糖价在遇到上述情况时出现阶段性的反弹走势。

银建期货:闫淦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