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请倍加关注农产品期货价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2:53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琢磨

  从2005年至今,资金面始终是影响债券市场的主要因素。当投资者的分析思路已成习惯时,CPI———这个已经被债券市场忽略了近2年的关键指标突然又跳进了债券投资者的视野,11月份粮油价格上涨导致CPI大幅上升。粮油价格的上涨来得好象有些突兀,而且实际涨幅大、涉及面广,之前几乎没有经济学家和宏观研究员提示风险。很多原本期待债券市场出现跨年度行情的投资者,为此纷纷改变了谨慎看多的观点。

  其实,国际、国内农产品期货价格上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只是没有得到债券投资者应有的重视。原因是前期原油、金属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没有传导到下游产品上,我国CPI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投资者对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也没有放在心上。

  原材料价格上涨在我国之所以没有再传导到下游产品中,是因为下游企业通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企业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扩展,逐渐对冲了成本上升所带来的涨价压力。而农产品由于没有太多的中间环节,其价格的变动对粮价的影响表现得更加直接。

  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我国来说是被点到了“重穴”,而对于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则是有利无害。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已经风起云涌了,对冲基金嗜血的本性在金属和原油市场已经有目共睹,我们应做好应付至少2—3年农产品市场行情的准备。

  从近期政府接连出台稳定粮价的措施来看,中央对粮价的波动非常敏感和矛盾。一方面粮价的回升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正好符合政府的工作目标,因此粮价有节奏地适当上升,应该是政府所愿意看到的;另一方面,我国恩格尔系数很高,食品占CPI权重较大,粮价过快上涨会对大多数百姓的生活造成影响,影响社会安定。因此,如果粮价过快的上升,政府不但会尽量采取市场手段调节,还会进行行政调控,降低民众通胀预期。但过分地采用违背市场规律的非市场化调控手段,往往会带来更多的副作用和更猛的反弹。而事实上,CPI也早已不能全面反映我国通胀水平了。

  由此,债市投资者应该更加关注农产品价格波动对通胀水平的影响,分析货币政策可能的应对模式,在策略上掌握主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