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PTA期货宣传材料:PTA相关产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 23:27 郑州商品交易所

  PTA相关产品

  (一)PX——PTA原料

  1、对二甲苯(PX)基本情况

  PX是从混二甲苯(MX)中分离出来的,混二甲苯主要由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及间二甲苯组成。混二甲苯过去主要来自于炼焦工业。现在则主要来自石化工业,焦化二甲苯的产量很小,仅占总产量的2%以下,并且几乎全部作为混合二甲苯直接使用而不进行分离。

  PX除生产PTA使用外,还用作溶剂以及作为医药、香料、油墨等的生产原料,但占总消费量的比例很小。因此,PX可称为聚酯产品链的龙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PX的价格变化对PTA影响非常大。

  2、中国PX产能

  2004年中国PX产能234万吨,占亚洲产能的14%,占全球产能的10%左右。2005年中国有镇海扩建20万吨、辽化扩建45万吨的新增PX产能,2005年中国PX产能增长至299万吨,且多为生产厂自用。

  表1 2005年中国主要PX生产企业及其产能 单位:万吨/年

企业名称

产能

产品去向

镇海

65

中石化内部供应(仪征为主)。部分外销

扬子石化

66.5

自用,少量中石化内部供应

天津石化

39

自用,部分外销

辽阳石化

70

自用为主,部分外销

洛阳石化

21.5

自用

上海石化

25

自用

齐鲁石化

6.5

外销

乌鲁木齐石化

5.5

自用

合计

299

  表2 2003-2005年中国PX产能情况 万吨/年

年份

2003

2004

2005

PX产能

224.5

229.7

299

产量

157.1

180.28

225.5

进口量

101.9

113.66

159

出口量

8.9

3.23

4.5

表观消费量

250.1

290.71

380

进口依存度

40.7%

39%

41.8%

  3、中国PX消费

  表3 PX产销情况一览表

PX产量

净进口量

PX消费量

PX进口依存度

1995

84

1

85

1.64

1996

86

5

91

5.19

1997

103

9

112

7.77

1998

111

5

116

4.62

1999

110

11

121

8.75

2000

127

18

145

12.58

2001

145

11

156

7.04

2002

147

24

171

14.08

2003

163

93

256

36.29

2004

179

110

289

38.17

2005

225

155

380

41.8

  资料来源:2005年9月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沈阳)汇编

  2003年以前中国PX绝大部分可以自供,只需少量依靠进口。但随着近年来中国PTA民营和合资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PTA生产国,PX需求因此大幅增长,2003年中国PX进口突破100万吨,最近三年PX需求以20%的速度增长,2006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PX消费国。

  4、中国PX进口

  2004年中国共进口PX113.66万吨,进口额8.42亿美元,进口单价738.6美元/吨。日本、韩国是中国的主要PX进口国,占了总进口量的95%。其中从日本进口PX685万吨,占中国PX进口总量的60%;从韩国进口PX39.2万吨,占了进口总量的35%。

  2005年中国从韩国、日本、伊朗、泰国进口PX增加,台湾进口减少。与2004年同期相比,韩国PX出口中国增量最大,其PX出口中国总量已经接近日本。2005年中国进口韩国PX5.39万吨/月,增量1.77万吨/月,进口日本PX6.08万吨/月,增量0.24万吨/月。伊朗和泰国出口中国的PX数量也从无到有,目前中国每月从两国进口PX都在0.35万吨左右。从俄罗斯、美国进口PX略有增加。

  中国进口PX的主要厂家是厦门翔鹭、珠海BP、绍兴的三鑫石化、宁波的逸盛石化、江苏的仪化化纤等。

  图1 2005年PX进口按接收地区比例图

   PTA期货宣传材料:PTA相关产品

2005年PX进口按接收地区比例走势图(来源:郑州商品交易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5、亚洲PX生产及投资

  世界PX产能增长主要在亚洲,因此生产商争相购买石脑油。此外,中国和其它地区对汽油的需求也将增加。亚洲地区石脑油供应有限,直到新的精炼厂动工或冷凝蒸汽的出现才会扩大。支撑全球PX增长的原料(MX和石脑油)的供应必须充足。

  2005年主要有伊朗NPC、中国镇海、辽化、信赖(日本公司)的新扩建项目投产,2005年亚洲新增PX产能173万吨至1847.7万吨。

  表4 2005年亚洲PX产能变化情况 单位:万吨/年

中国

日本

台湾

中东

印度

东南亚

合计

2005

299

383

417

122

132

203

291.5

1847.7

  6、亚洲PX消费情况

  表5 2004-2005年亚洲PX产需情况 单位:万吨/年

年份

2004年

2005年

亚洲 PX产能

1676

1848

亚洲 PX需求

1550

1670

PX负荷

93%

94.8%

  从全球角度来看,亚洲是纯PX进口地区,中国大陆和台湾巨大的PX需求不仅完全吸收了日韩、东南亚的PX出口,而且还吸收了以北美为主要地区的PX出口。2001-2002年间,亚洲的PX进口量在20-60万吨,2003年亚洲从地区外进口PX升至65万吨,2004年亚洲进口PX进一步升至92万吨,2005年亚洲进口PX达130余万吨。

  7、全球PX生产及投资情况

  目前世界PX生产能力位居前5位的依次为美国、韩国、日本、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美国的PX产能高达493万吨,占全球PX产能的18%。亚洲占全球PX产能的68%,而且还呈上升趋势。

  表6 全球PX产能情况 单位:万吨

PX产能

北美

南美

欧洲

亚洲

全球合计

2004年

547

26.8

287.1

1676

2537

2005年

552

27.3

287.1

1848

2714

  8、全球PX消费情况

  从全球贸易角度看,北美(主要是美国)是PX的主要出口地,美国的PTA产量在400万吨左右,PX消耗量在270万吨,而美国的PX产能高达493万吨,大量富余的PX出口至亚洲及墨西哥。

  表7 2004-2005年世界PX装置负荷表

年份

年底产能(万吨)

产量(消费 /需求量)

开工率 %

2004

2537

2150

87

2005

2714

2310

88

  (二)MEG——聚酯原料

  1、乙二醇基本情况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简称EG)又名甘醇、乙二醇,包括一乙二醇、二乙二醇和三乙二醇。通常所说的乙二醇为一乙二醇(Mono Ethylene Glycol, MEG),占88%。环氧乙烷、CO2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乙二酯(EC),然后水解得到一乙二醇(MEG)。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不饱和聚酯树脂、防冻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炸药等,此外还可用于涂料、照像显影液、刹车液以及油墨等行业,用途十分广泛。世界MEG产量中约75%用于生产聚酯纤维,15%用于生产聚酯树脂(主要用于油漆),10%用于生产防冻剂/除冰液/表面涂料等其他用途。产品分为纤维级、工业级和防冻剂。

  2、中国产销、进口

  表8 中国MEG的产量、消费及需求情况 单位:万吨

MEG产能

MEG产量

MEG净进口

MEG消费量

进口依存度%

1995

46

20

66

31

1996

55

23

78

29

1997

71

18

89

20

1998

78

32

110

29

1999

84

57

141

40

2000

91

105

196

54

2001

96

159

255

62

2002

115.6

91

211

302

70

2003

117.6

97

249

346

72

2004

117.6

97

337

434

78

2005

151.6

97

400

497

80

  中国乙二醇用于聚酯用途的消费明显大于全球水平。中国的MEG消费中大约92%用于生产聚酯纤维和树脂,还有8%左右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防冻剂、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聚酯多元醇等。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聚酯生产国,2005年中国聚酯总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近40%,中国的MEG消费量占了亚洲MEG消费量的二分之一,世界MEG消费量的30%以上。而2005年中国MEG产能仅有151.6万吨,只占亚洲MEG产能的15%左右,占世界MEG总产能的8%左右。

  3、中国MEG进口

  图2 MEG2005年进口按贸易方式比例图

   PTA期货宣传材料:PTA相关产品

MEG2005年进口按贸易方式比例走势图(来源:郑州商品交易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5年中国进口MEG突破400万吨,2006年1-6月进口160万吨。加拿大、沙特、台湾、韩国、美国、日本仍是中国的主要MEG进口国。而2005年北美仍是中国最大的MEG进口地。

  4、亚洲MEG生产及投资情况

  表9 2003-2005年亚洲MEG产能情况 单位:万吨

国家

中国

韩国

日本

台湾

中东

印度

新马泰

印尼

亚洲产能

2003年

117.6

94

89

127.5

299

63

51.5

22

863.6

2004年

117.6

94

89

152.5

360

63

51.5

22

950

2005年

151.6

94

89

152.5

370

71

51.5

22

1001

  中东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气资源,MEG产能在低成本优势下迅速扩张,中东将很快成为世界MEG生产的重要基地。

  表10 中东MEG生产贸易情况 单位:万吨/年

年份

2003年

2004

2005

产能

299

360

371

消耗

44

50

60

出口

250

277

300

  中东MEG生产主要集中在几家大生产企业手中,其中沙特阿拉伯的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me)、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PC)的在建、拟建MEG新项目众多,这些重量级MEG项目建设将对世界MEG供求关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5、亚洲MEG消费

  表11 亚洲 MEG消费情况 单位:万吨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亚洲 MEG产能

780

834

864

950

1001

亚洲 MEG消费量

783

869

942

1010

1090

  6、世界MEG生产及投资

  1993年世界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只有约960万吨,1996年增加到约1120万吨,2002年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加到1565.3万吨,2005年全球MEG产能达到1804万吨。2005年之前全球MEG产能增长率仅有3-6%,大大慢于全球聚酯产能的增幅。2004-2005年,全球MEG供求矛盾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

  表12 全球MEG产能分配表

年份

亚洲及中东

北美

南美

欧洲

合计

2003

864

528.5

41.25

216.8

1651

2004

950

528.5

41.25

227.8

1748

2005

1002

528.5

41.25

232

1804

  表13:全球乙二醇年均增长率亚洲第一:

美洲

欧洲

亚洲

总计

年均增长率

4%

4%

8%

6%

  7、世界MEG消费

  世界乙二醇生产和需求市场占有率中亚洲比例最高:

  表14 世界乙二醇生产和需求情况

北美

西欧

东欧

南美

非洲、中东

亚洲

生产

需求

生产

需求

生产

需求

生产

需求

生产

需求

生产

需求

2002

30%

22%

10%

12%

4%

2%

2%

2%

21%

3%

33%

59%

2007

22%

19%

7%

11%

3%

3%

4%

2%

29%

5%

34%

60%

  由于亚洲(尤其是中国)的聚酯产能快速增长,MEG的需求也逐年增长。估计,目前全球MEG用于聚酯的比例已经提升至90%左右,而防冻液等其它需求在10%左右。

  2001年之前全球MEG装置负荷在70-75%左右,而从2002年开始全球聚酯产能迅猛增长,从2002-2007年世界乙二醇需求年增长率为7-10%,而MEG产能增长仅有3-6%,乙二醇负荷节节上升,至2005年世界MEG负荷将升至93.5%。

  表15 2003-2005年全球MEG供需及负荷情况

年份

2003

2004

2005

全球 MEG产能

1651

1748

1804

全球 MEG消费量

1420

1525

1660

MEG负荷 %

86

90

93.5

  (三)聚酯——PTA产品

  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由PTA和MEG聚合而成。PET呈米粒状,品种多样。75%用于化纤用涤纶,制造涤纶短纤维和涤纶长丝,20%用于瓶级聚酯(广泛用于各种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的包装)、5%用于聚酯薄膜(主要用于包装材料、胶片和磁带)。因此, PTA的消费集中在涤纶。

  从2001年-2005年,中国聚酯产能平均以24%的增速扩张,远远大于世界10%的增幅,中国聚酯产能4年间翻了一番还多,净增加了1191万吨,至2005年年底中国聚酯总产能一举突破2000万吨达到2072万吨。中国聚酯产能占亚洲的1/2,占世界聚酯产能的近40%,中国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世界聚酯大国,而中国聚酯市场也成为全球聚酯乃至PX/PTA/MEG市场的晴雨表。

  全国聚酯产能与消费均集中在浙江和江苏两省。尽管中国是聚酯大国,聚酯尤其是涤纶进口量仍在60-90万吨左右。

  表16 PET产销及预测情况

PET产量

净进口

PET消费量

1995

124

37

161

1996

166

39

205

1997

260

32

292

1998

312

28

340

1999

473

32

505

2000

552

33

585

2001

714

12

726

2002

875

11

886

2003

1111

-2

1109

2004

1349

7

1356

2005

1468

-9

1459

2006

1645

-15

1630

2007

1823

-22

1801

2008

2001

-29

1972

2009

2178

-35

2143

2010

2356

-42

2314

  (四)涤纶——PTA终端产品

  按纺织工业要求,涤纶纤维分长丝和短纤维两种型式。所谓涤纶长丝,是长度为千米以上的丝,长丝卷绕成团。涤纶短纤维是几厘米至十几厘米的短纤维。

  涤纶纤维的特点及用途

  强度: 涤纶纤维的强度比棉花高近1倍,比羊毛高3倍,因此涤纶织物结实耐用。

  耐热性:可在70~1700C使用,是合成纤维中耐热性和热稳定性最好的。

  弹性: 涤纶的弹性接近羊毛,耐皱性超过其他纤维,织物不皱,保行性好。

  耐磨性:涤纶的耐磨性仅次于锦纶,在合成纤维中居第二位。

  吸水性:涤纶的吸水回潮率低,绝缘性能好,但由于吸水性低,摩擦产生的静电大,染色性能较差。

  涤纶作为衣用纤维,其织物在洗后达到不皱、免烫的效果。常将涤纶与各种纤维混纺或交织,如棉涤、毛涤等,广泛用于各种衣料和装饰材料。涤纶在工业上可用于传送带、帐篷、帆布、缆绳、渔网等,特别是做轮胎用的涤纶帘子线, 在性能上已接近锦纶。涤纶还可用于电绝缘材料、耐酸过滤布、医药工业用布等。合成纤维因具有强度高,耐磨、耐酸、耐碱、耐高温、质轻、保暖、电绝缘性好及不怕霉蛀等特点,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合成纤维中,涤纶产量占85%;在化纤中,涤纶占78%。涤纶包括两种产品,一是长丝,常作为低弹丝,制作各种纺织品;二是短纤,可与棉、毛、麻等混纺。涤纶可用于制造轮胎帘子线,渔网、绳索,滤布,缘绝材料等。

  涤纶的生产流程根据是否经过聚酯切片环节分为两种:

  二步纺(又称切片纺):石油——石脑油——对二甲苯(PX)——精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聚酯切片(PET,包括纤维切片、瓶用切片、膜用切片)——涤纶

  一步纺(又称直纺):石油——石脑油——对二甲苯(PX)——精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涤纶

  从生产流程中可见:PTA和EG是涤纶的上游生产原料,其中PTA在配方中占85%,是涤纶的主要原料。二步纺经过切片中间产品,一步纺则直接用PTA生产涤纶。2005年,中国涤纶总产量为1270万吨,聚酯切片的产量为514万吨。可见,大部份涤纶是采用直纺工艺生产的。

  作为产业链的终端产品,涤纶对PTA的用量达到了总量的70%。因此,PTA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涤纶的生产成本。涤纶生产企业可以利用PTA期货进行买期保值交易,以规避PTA价格上涨的风险。

  1、涤纶行业总量增长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1-6月份中国规模以上涤纶行业企业数量为590家,该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22.16亿元,同比增加23.47%;资产合计1548亿元,同比增加18.41%;实现销售收入1005.75亿元,同比增加23.42%;完成利润总额15.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42亿元,同比增加218.59%;完成出口交货值55.17亿元,同比增加51.78%;行业整体从业人数20.34万人,同比增加2.25%。由此可见,涤纶行业总量增长势头良好。

  表17 2006年1-6月化纤产量情况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1月—6月产量累计

05同期累计

比去年同期增减 %

化学纤维

963.05

827.08

16.44

粘胶纤维

73.42

56.3

30.41

合成纤维

879.38

766.41

14.74

涤纶

759.79

658.34

15.41

涤纶短纤

290.39

251.55

15.44

涤纶长丝

469.4

406.79

15.39

锦纶

39.21

34.56

13.45

腈纶

42.17

39.48

6.81

维纶

2.05

1.83

12.43

丙纶

10.64

11.36

-6.34

  长丝后处理过程主要为:初生纤维――拉伸――加捻――复捻――水洗干燥――热定型――络丝――分级――包装――成品长丝。

  2、涤纶短纤

  短纤维后处理过程主要为:初生纤维――集束――拉伸――热定型――卷曲――切断――打包――成品短纤维。

  从上述可以看出, 初生纤维的后处理主要有拉伸、热定型、卷曲和假捻。 拉伸可改变初生纤维的内部结构,提高断裂强度和耐磨性,减少产品的伸长率。热定型可调节纺丝过程带来的高聚物内部分子间作用力,提高纤维的稳定性和其他物理-机械性能、染色性能。卷曲是改善合成纤维的加工性(羊毛和棉花纤维都是卷曲的),克服合成纤维表面光滑平直的不足。假捻是改进纺织品的风格,使其膨松并增加弹性。

  一般来讲现在市场上的涤纶短纤维分3类:大化纤、中化纤、小化纤。

  大化纤:用PET切片纺或者熔体直纺的短纤维。色泽好,批号大,强力稳定,疵点少,可纺性好。

  中化纤:用等外PET切片或者加上PET回料纺。价格质量介于大化纤和小化纤之间(主要一些纺厂用于和大化纤混纺提升竞争力)。

  小化纤:用PET回料纺。价格和质量参次不齐,适合出口到一些质量要求不是太高的市场和领域(如填充料等)。

  一般来说,用切片纺的短纤维基本没有什么疵点,纤维粗细均匀,表面光滑,手感比较柔滑。切片纺的一般强力比较好,批号大,没有色差,物理指标均匀。

  一般小化纤生产的,或者说用再生原料生产的短纤维批号小,疵点多,偶尔有粗细不均匀。

  表7.18 2000年-2005年中国聚酯短纤生产及消费情况表 单位:万吨

年份

产量

同比增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同比增减%

2000

194.94

14.93%

62.24

0.24

256.94

15.56%

2001

253.01

29.79%

52.40

0.61

304.80

18.63%

2002

308.86

22.07%

60.02

7.16

361.72

18.67%

2003

349.10

13.03%

57.24

11.58

394.76

9.13%

2004

434.74

24.53%

50.39

14.42

470.71

19.24%

2005

485.33

11.64%

34.14

20.78

498.69

5.94%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流通网《近年来中国涤纶短纤生产消费情况研究报告》

  表19 涤纶短纤在纺纱原料中的比重 单位:万吨

年份

纱产量

纱耗用原料

棉花消耗量

粘胶消耗量

涤短消耗量

涤短占原料比例(%)

1998年

505

543.38

347.76

37.9

157.72

29.03

1999年

567

610.09

390.46

37.2

182.43

29.9

2000年

657.5

707.47

452.78

44

210.69

29.78

2001年

760

817.76

523.37

50

244.39

29.89

2002年

850

914.6

585.34

55.95

273.31

29.88

2003年

984

1059

667

394

37.2

2004年

1290

1388.04

800

470

33.86

2005年

1440

1549.44

950

498

32.15

  涤纶短纤流向:

  表20 2004-2005年累计流向对比表

排序

2005年

2004年

地区

流入量

占总销量的 %

地区

流入量

占总销量的 %

1

江 苏

395426

19.17

江 苏

426102

20.85

2

山 东

247834

12.01

山 东

236361

11.57

3

浙 江

194549

9.43

湖 北

206231

10.09

4

上 海

186000

9.02

浙 江

171168

8.38

5

湖 北

172710

8.37

福 建

142071

6.95

6

福 建

118019

5.72

河 北

116781

5.72

7

河 北

95278

4.62

上 海

97975

4.79

8

河 南

92990

4.51

四 川

97756

4.78

9

广 东

74062

3.59

河 南

88837

4.35

10

四 川

70225

3.40

湖 南

72720

3.56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中国2006年1-6月份涤纶短纤产量为290.39万吨,同比增加15.44%;1-6月份进口涤纶短纤13.78万吨,出口13.70万吨,新增资源(产量+进口)304.17万吨,净增资源(新增资源-出口,即表观需求)290.47万吨,显示中国涤纶短纤产业的市场需求较为强劲。 与上月相比,涤纶短纤行业2006年6月份产量进出口有所波动,从而使得当月新增资源和净增资源均有所变化。

  表21 中国涤纶短纤2006年1-6月份产量进出口变化

产量

进口数量

出口数量

新增资源

净增资源

进口单价

出口单价

年 月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美元 /吨

美元 /吨

2006.05

51.12

2.4

2.39

53.52

51.13

1219.33

1065.93

2006.06

53.29

2.07

2.62

55.36

52.74

1300.16

1088.36

2006.1-6

290.39

13.78

13.7

304.17

290.47

1234.68

1070.64

  短纤生产企业见表14。

  3、涤纶长丝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中国2006年1-6月份涤纶长丝产量为469.4万吨,同比增加15.39%;1-6月份进口涤纶长丝12.49万吨,出口19.22万吨,新增资源(产量+进口)481.89万吨,净增资源(新增资源-出口,即表观需求)462.67万吨,显示中国涤纶长丝产业的市场需求较为强劲。

  表22 中国涤纶长丝2006年1-6月份产量进出口变化

 

产量

进口数量

出口数量

新增

资源

净增资源

进口单价

出口

单价

年月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美元 /吨

美元 /吨

2006.05

82.52

1.96

3.51

84.48

80.97

1849.73

1541.38

2006.06

86.26

2.25

3.9

88.51

84.6

1785.39

1532.5

2006.1-6

469.4

12.49

19.22

481.89

462.67

1810.55

1540.55

  表23 涤纶长丝2003-2005年产量进出口及表观需求变化

年月

产量

出口

数量

出口

金额

进口

数量

进口

金额

出口

单价

进口

单价

表观

需求

万吨

万美元

万美元

美元 /吨

美元 /吨

万吨

2003

564.22

43610.2

6418.1

407653.7

56509.1

1471.70

1386.20

600.62

2004

703.31

132632.8

19277.8

361882.7

56142.8

1453.47

1551.41

726.23

2005

784.83

254835.5

41911.4

289452.8

50952.1

1644.65

1760.29

788.29

  全国涤纶长丝销售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区,其他地区流入量相对比较少。

  中国2006年1-7月份涤纶纤维产量892.7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4.10%;其中产量最大的省市是浙江省,1-7月份产量410.10万吨,为省市龙头;其次是江苏省,产量311.02万吨,位居亚军;然后是福建省,产量54.93万吨,荣立第三;上海市17.78万吨,为第四;山东省15.72万吨,占第五;四川省13.46万吨,位居第六;接下来是广东省12.85万吨,为第七;河南省12.71万吨,占第八;天津市12.42万吨,位居第九;江西省7.65万吨,为第十名;辽宁省6.09万吨,居第11名;海南省3.24万吨,荣立第12名。上述12大省市2006年1-7月份产量合计为877.97万吨,占全国涤纶纤维总产量的98.35%。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