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燃料油市场供应沉重 第四季度走势仍难以看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 09:58 中大期货

燃料油市场供应沉重第四季度走势仍难以看好

  要点提示:

  近期影响原油的因素有:原油及馏分油库存仍保持较高, OPEC成员国执行减产决议的力度,以及冬季气候等是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冬季气候,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从库存变化周期看,9月原油库存出现季节性下降低点之后,有一个阶段性上升期。而馏分油库存下降有限,从历史规律看,馏分油库存将随着炼厂检修期结束而很快出现上升趋势,一直到寒冷的冬季来临。

  原油短期调整之后,下跌的可能性仍较大。对NYMEX原油十五年的历史统计结果新加坡燃料油库存大幅增加至历史高位,反映出目前仍存在严重供应过剩的局面。对燃料油价格有较大压力。基本面看,燃料油供应沉重,总体偏空。对第四季度燃料油走势仍难以看好。

  从技术上看,沪燃料油已处于中期跌势之中,短期调整难免,跌势难改,仍有下跌空间。

  燃料油:处于跌势之中

  继上周大幅下跌之后,本周沪燃料油小幅震荡调整。沪燃料油主力合约FU0703报收于2835元/吨,较上周涨16点。新加坡及黄埔燃料油现货市场弱势下跌,市场等待国际原油给出方向标。

  本周NYMEX原油连续合约因换月而走高,但弱势并没有改变。近月合约收盘于60美元之下,因感恩节来临,本周只有三个交易日。本周原油库存大幅增加,利空油价。市场继续关注OPEC成员国实际减产程度。

  本文试图分析沪燃料油期货近期走势的成因及后市变化。

  一、影响国际原油的主要因素

  1、宏观经济增长是左右油价的根本原因

  本周美元指数大幅下挫,直逼前期底部80.42,并促使金属期货价格大涨。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已经完成加息周期而欧洲央行更多紧缩政策正等出台,美欧利率预期的此消彼长促使美元指数大跌。美国第三季度GDP仅增长1.6%。另外对美元不利的因素来自于中国

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及存在巨额外汇储备多元化的可能。

  下半年中国

宏观调控的意图明显,力度加大。
中国经济
上半年GDP增长了10.9%,经济数据显示经济成长中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增大。中国央行一年中三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见中国遏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决心。预计今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速度。

  今年第四季度国内外经济走向仍值得关注。从深层次看,长达四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周期正受到质疑。同时随着中国出口价格上升,中国对全球通胀的压制作用减弱。控制通胀和经济成长的矛盾日益明显,金融市场也将持续笼罩在加息的阴影之中。

  2、世界原油供求关系:

  06年全球原油需求将保持增长,高油价抑制需求增幅。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十一月能源月度报告略上调了石油需求估值。2006年第四季全球石油需求预期为每日8,710万桶,调上10万桶;全球2006年石油平均日需求为8500万桶,与前次预估值持平,年增幅为120万桶;中国方面, 2006年全年原油日平均需求740万桶,年增7.2%,与前次一致。

  中国原油需求反弹,近期进口量明显增加。据中国发改委报告,2006年中国成品油消费需求最低增速为5.4%,约增900万吨,因而原油需求要新增1500万吨,总量达到3.15亿吨。从中国官方统计数字看,06年前九月中国进口原油1092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16.3%,这可能与中国开始向战略石油储备库注油有关;06年前九月中国原油加工量为2248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5.2%;同期产量为13787万吨,同比增1.7%,产量增速要远小于需求增速。据测算,中国前七月原油需求量为660万桶/日。

  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达成减产协议,决定自11月1日起在实际产量的基础上每日减产120万桶或4.3%,把日产量削减至2630万桶(不含伊拉克)。一些成员国表示,在12月OPEC会议上可能进一步 日产量50万桶。这是OPEC两年多来首次减产,旨在遏制油价急挫之势。OPEC希望其一蓝子原油平均价能维持在每桶60美元上方。面对原油下跌, OPEC成员国一致同意削减产量100万桶/日以应对国际原油暴跌,但成员国之间对于如何分配减产配额存在争议,同时也担心非OPEC国家乘机抢占市场份额,使得减产决议延迟出台。因此OPEC减产对油价的影响取决于:成员国执行减产的力度,非OPEC产油国如俄罗斯是否减产,来自美国的压力等。减产效果在目前高库存下受到市场质疑。

  图一:全球原油季度需求

   燃料油市场供应沉重第四季度走势仍难以看好

全球原油季度需走势图(来源:EIA)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3、地缘政治格局:

  美国中期选举在11月7日举行,投票结果民主党在时隔12年之后重新获得参众两院的控制权。而使共和党败北的主要问题出在伊拉克战争。预示着未来美国伊拉克政策将出现重大调整。同时有统计报告显示,若民主党执政,石油价格下跌的可能性很大。

  伊朗及朝鲜核问题是当前焦点。安理会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底前停止铀浓缩活动,否则将面临经济制裁。8月22日伊朗正式就其核问题答复了联合国安理会,并表示不会终止铀浓缩活动。美国和德国表示,伊朗对其核问题的答复没有达到联合国安理会的要求。这显示有可能对伊朗进行制裁。伊朗目前的军事演习也似乎显示了其强硬立场。

  随着伊朗宣布成功实现纯度为3.5%的铀浓缩,伊朗与西方就核问题的矛盾冲突愈加突出。伊朗核问题悬而未决,仍是潜在利多。伊朗的态度始终强硬,不愿放弃和平使用核能的权利。市场仍然保持紧张,尽管伊朗一再向市场保证,不会因同西方的核问题争端而停止原油出口。伊朗核问题是基本面上最具“实质性”的影响因素,它的影响是深刻的,面对具有伊斯兰教殉道思想和极端政治意识形态的伊朗,不能不担心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同时美能源部长称,阻止伊朗继续进行核研究比遏止高油价更为重要,并为伊朗石油出口中断进行了最好的准备。

  伊朗核危机、尼日利亚石油生产持续受到武装袭击等因素仍然对全球石油供应构成威胁,尼日利亚从2月爆发武装冲突后,石油产量减少三分之一。在油价较低时这些利多因素尤其有效。回顾历史,在1980年伊朗就因其内部革命导致石油生产中断,引发石油危机。

  4、季节性因素:炼厂冬季检修期将结束

  炼厂冬季检修期将结束,加工率逐渐上升。本周数字显示,炼厂原油日加工量1500万桶,装置运转率为87.1%左右,比9月上旬高峰期下降较多。冬季取暖油需求高峰期将出现在寒冷的冬季。

  今年冬季气候,据气象机构预报,美国东北部地区11月气温将高于正常,12月及1月将低于历史同期正常气温水平。未来几个月取暖油和天然气需求或许能给能源价格提供一定的支撑。

  5、原油库存:

  截止06年11月17日,原油库存为3.411亿桶,较上周降510万桶,较去年同期增1880万桶。馏分油库存达到1.338亿桶,较上周减120万桶,较去年同期增430万桶。汽油库存为2.017亿桶,较去年同期减160万桶。

  图二:美国原油、馏分油每周库存

   燃料油市场供应沉重第四季度走势仍难以看好

美国原油、馏分油每周库存走势图(来源:EIA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本周原油库存继续正常上升,但幅度较大,利空超过了馏分油库存下降的提振作用。从历史规律看,馏分油库存将随着炼厂检修期结束而很快出现上升趋势,一直到寒冷的冬季来临。

  从库存变化周期看,9月原油库存出现季节性下降低点之后,10月有一个上升期,为冬季取暖油生产备库,11、12月库存或升或降,总体幅度不会太大,位于年度低水平。但从上图看,今年馏分油库存仍远高于去年同期,降低了冬季供应的风险,成为原油上涨的压力。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今年原油库存水平是近七年的新高,表明供应比较充裕,可以有效降低夏季及冬季需求旺季时供应中断的风险,压制原油价格的过分上涨。目前,因意外因素并未造成明显供应短缺,市场逐渐意识到原油高库存压力的利空作用。

  图三:美国原油库存变化周期

   燃料油市场供应沉重第四季度走势仍难以看好

美国原油库存变化周期走势图(来源:EIA)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6、持仓结构 :非商业净仓已下降至净空水平

  图四:美国原油持仓结构

   燃料油市场供应沉重第四季度走势仍难以看好

美国原油持仓结构走势图(来源:CFTC)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