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机构报告:中国农业部06年8月玉米市场监测信息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 09:35 文华财经
近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发言人发布2006年8月玉米市场监测信息。
一、北方大部玉米长势良好,四川、重庆遭特大旱灾影响玉米生产
8月下旬,春玉米北方产区普遍处于乳熟期,西南处于收获期。夏玉米北方处于抽雄至乳熟期,西南处于乳熟至成熟期。从气象条件来看,8月份,东北、华北、黄淮及云贵大部分产区气温偏高,日照较充足,利于灌浆,玉米总体长势良好。但西北东部、华北西北部光照明显不足,加之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对正值灌浆期的春玉米和抽雄吐丝期的夏玉米发育不利。四川、重庆遭受特大干旱对玉米生产影响较大。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9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北方大部地区初霜期较常年同期偏晚。因此,北方产区应注意防御阶段性低温寡照天气,加强作物后期田间管理,促进玉米正常灌浆、成熟。
二、玉米出口大幅减少,进口增加但数量很少
据海关统计,7月仅出口玉米5508吨,同比下降99.5%。1-7月累计出口225.7万吨,同比减少62.5%。1-7月累计进口3226吨,同比增长5.9倍,增速较快,但数量很小,主要是云南的边境贸易。
三、国内玉米供给充足,国际玉米供给减少
2005/06年度(当年10月至下年9月)我国玉米总供给量比上年度明显增加。以乙醇燃料和淀粉加工为主体的玉米工业消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饲料消费增速加快,尽管出口比上年度有所下降,总需求比上年度仍将小幅增加。由于玉米新增供给量明显高于当年消费总需求,全社会库存比上年度明显增加。但区域间供求仍不平衡。预计2006/07年度,我国玉米总供给量和总消费将保持同步增长,供给略大于需求,库存稳中有增。
美国农业部供求报告8月份预测,2005/06年度全球玉米总产量比上年减产2.8%。全球玉米消费量比上年度增长1.6%。由于产不足需,全球期末库存将减少到1.27亿吨,库存消费比为18.3%,处于安全水平。贸易方面,预计2005/06年度全球玉米出口比上年度下降5.2%。主要出口国美国出口将增加,占全球出口份额上升到71.9%。阿根廷将下降到11.5%。全球进口量为7574万吨,比上年度减少1.8%。主要进口国仍为日本、韩国、墨西哥。预计2006/07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将达到6.89亿吨,比上年略减0.4%。玉米消费需求增速加快,总消费将达到7.23亿吨,增长4.0%。由于产不足需,库存将大幅度下降。库存消费比急剧下降到12.8%,远低于安全水平。预计2006/07年度,全球玉米出口量将为7829万吨,进口为7666万吨,均比上年度有所扩大。
四、国内产区价格稳中略增,销区价格保持弱势
8月国内玉米价格在高位上基本稳定,但产销区变化略有不同,产区由于库存变化,加上华北、黄淮地区处于青黄不接期,价格上涨。销区继续保持弱势,价格稳中略降。
从批发市场价格来看,8月国内产区平均批发价格达到1328元/吨,环比略涨0.6%,比年初涨18.9%,同比涨10.5%。销区平均批发价格为1494元/吨,环比略跌0.4%,比年初涨11.6%,同比涨8.7%。与近6年来的最高价位相比,产区价格仅低0.1%,销区价格仅低1.0%。
农户收购价格稳中有升。8月,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北、河南等五个主产省农户销售每50公斤中等玉米的平均价格为61.3元,环比上升2.0%,比年初上升17.6%,同比上涨9.9%,并已超过近年来的最高价位。
目前北方玉米已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后期天气状况尤其是东北早霜对玉米价格变动影响较大。其他支撑和抑制玉米价格上涨的因素也同时存在:养殖业正在复苏,将带动玉米饲料需求增加。新玉米上市前部分地区玉米供应不足将拉动价格上升。但陈粮拍卖活动将增加,以及新玉米上市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价格的上涨。预计后期市场仍将高价位波动,部分地区在养殖业恢复的带动下,玉米价格存在小幅上扬的动力。
五、国际市场价格高位回落,国内外价差继续扩大
本月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良好,玉米长势好于往年,产量前景改善,引发投机资金抛空,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出现下跌。美国墨西哥湾2号黄玉米平均离岸价和芝加哥期货价格分别为918元/吨、777元/吨,环比分别跌0.5%、8.2%,比年初涨11.3%、14.9%,同比涨14.3%、8.5%。不过由于全球玉米需求增长强劲,预计后期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
由于国际海运费上升,而国内销区港口玉米价格有所下降,使得国内外玉米到达国内港口的价差进一步扩大。以广州黄埔港为例,8月,美国玉米到岸完税价比国内港口价格高出150元/吨,比上月价差扩大了45元/吨。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