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2005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 00:08 中粮期货

  2005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四年,也是进入WTO后过渡期的第一年,虽然国外农产品对中国的压力逐渐显现,但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方针和有效措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改善大宗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措施,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550亿美元大关,农产品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创造历史新记录的同时,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比2004年有较大幅度减少。

  1 2005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基本情况

  根据海关统计资料,2005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58.3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8.57%。其中,农产品出口额271.8亿美元,增长16.2%;农产品进口额286.5亿美元,增长2.21%;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疗养由2004年的46.4亿美元减少至14.7亿美元。

  从主要农产品分品种看,2005年中国大米出口67.2万t,比2004年减少25%;大米进口52.2万t,比2604年减少31.5%。小麦出口26万t,比2004年减少66.8%;小麦进口353.8万t,比2004年减少5l.1%。玉米出口861.1万t,比2004年增长271.5%;玉米进口0.4万t,比2004年增长61.6%。大豆进口2659万t,比2004年增长31.4%。2005年中国棉花出口0.5万t ,比2004年减少56.6%;棉花进口257.2万t,比2004年增长29.7%。食用植物油出口22.8万t,比2004年增长245.5%;食用植物油进口621.3万t,比2004年减少8.2%。食糖出口35.8万t,比2004年增长352.3%;食糖进口139.1万t,比2004年增长14.3%。蔬菜出口680万t,比2004年增长13.0%;蔬菜进口917万t,比2004年减少9.0%。水果出口364.6万t,比2004年增长16,6%;水果进口114.5万t,比2004年增长7.9%。畜产品出口3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2.9%;畜产品进口421.3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4.7%。水产品出口78.9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3.2%;水产品进口41.2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7.2%。

  2 2005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

  2.1 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再次创历史新高

  2005年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比2004年增长8.57%,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均是连续第六年增长,并创造出历史新记录o 2004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列世界第四位(欧盟25国作为一个统一体),根据对世界贸易组织等有关方面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推测2005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接近或赶上2004年列为世界第三位的日本,这标志着中国正由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向农产品贸易大国迈进。

  2.2农产品出口额增长值远大于农产品进口额增长值

  200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比2004年增加37.9亿美元,增长幅度达16.2%;特别是2005年下半年,农产品出口额增长率连续超过20%,表现出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农产品贸易逆差由2004年的46.4亿美元减少至14.7亿美元,逆差减少幅度为68.32%。中国能够将2004年的巨额农产品贸易逆差在短期内大幅减少,这对促进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商务部等有关部门测算,每1万美元的农产品出口,能直接和间接创造出28个就业岗位,2005年农产品出口额增长值相当于为国内提供了大约1061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2.3 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继续较快增长,谷物类对外贸易已呈现为净出口

  2005年农产品出口数量和金额增长幅度达到两位数的主要种类有蔬菜,水果、水产品、畜产品等。其中;水产品出口额已占中国全部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9%,并且在2004年出口额增长27%的基础上,2005年又增长13,2%。与此同时,稻米、小麦、玉米,大麦四种主要谷物已由2004年净进口570.4万t转变为净出口329.9万t。

  2.4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仍是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

  亚洲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欧洲和北美洲分别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二,三大市场。日本、韩国、美国、香港、德国,俄罗斯联邦、马来西亚和荷兰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2005年中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额分别为79.26亿美元、28.49亿美元、28.38亿美元、26.43亿美元、9.31亿美元、7.29亿美元、6.92亿美元和5.37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2005年德国、韩国、马来西亚、荷兰、俄罗斯和美国从中国进口农产品的增长率均超过20%,这些国家表现出较强的进口农产品发展潜力。

  2.5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连续两年出现逆差情况

  继2004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相当大的逆差后,2005年再次出现农产品进出口逆差。从农产品分类(品种)来看,大豆、棉花、食用植物油、大麦等是产生贸易逆差的主要产品。其中,大豆净进口高达26a8万t,其贸易逆差超过76亿美元。由于中国土地资源相对紧缺,同时国内榨油、啤酒、纺织等行业对上述农产品原料的需求量增长较快,这些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量增加导致了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

  3 影响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

  2005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将2004年高达46.4亿美元的农产品进出口逆差减少至14.7亿美元,这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国内连续2年粮食产量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性改善等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中国面临着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的较大压力。

  3.1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韵重要政策措施

  2005年,国家继续扩大农业税兔征范围和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加强对粮食生产区的支持,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县乡的财政困难,国家通过转移支付给予奖励和补助;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各项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国家继续加大对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国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通过农业标准化、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农产品质量监测及信息发布等,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性。这些支农惠农政策措施不仅为加强农业生产,特别是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促进了中国农产品竞争力,为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3.2粮食产量在2004年大幅增产的基础上保持稳定增产

  2000~2003年连续出现粮食减产和产不足需情况后,国家实施了多项政策措施,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产量,扭转了粮食生产下滑的局面。2005年,粮食产量在2004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这说明中国粮食安全是有保证的,也为大幅度减少农产品进出口逆差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粮食生产问题解决比较好,国内粮食供给基本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国家及时调整了粮食进出口政策,包括大幅度提高了玉米等产品的出口配额数量,玉米出口配额由原计划的400万t上调至800万t;以出口退税方式支持玉米出口,玉米的出口退税金额提高到每吨143元人民币;免征出口玉米的铁路建设基金,以及给予其他相关补贴等。这些鼓励性政策措施对促进粮食出口产生了良好效果。

  3.3 农产品质量安质量安全性得到改善,支持农产品出口较快增长

  在发达国家对进口农产晶采取越来越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疫规定的情况下,中国农产晶出口较快增长是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得到改善密切相关的。据农业部公布的200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性例行监测结果表明,参照国际标准判定,37个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4.3%,20个城市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监测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7.2%,20个城市畜产晶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监测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7.0%。以京、津,沪,深四城市为例,2005年与2001年相比,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提高了近29个百分点,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监测合格率提高了近32个百分点。作为农产品出口大省的山东省,由于加强了对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性的管理,并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建立了专门的工作联系机制,使其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继续处于全国农产品出口金额第一位。2005年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同期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5.38%,即超过全国的1/4;其农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23.4%,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7.2个百分点。

  3.4 土地等资源相对不足是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的根本原因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连续两年出现逆差,其根本原因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相对不足,在油脂压榨业,纺织业和啤酒业生产较快发展的情况下,通过进口方式解决大豆,棉花和大麦需求增长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稳定、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植物油的需求持续增长,国内大豆产量已经远不能满足油脂压榨行业的需要,大豆进口数量已突破2600万t。中国啤酒生产量居世界前列,近年来保持8%的增长幅度,啤酒生产发展带动了啤酒大麦进口量增长。2005年6月中国与欧盟就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协议,2005年11月中国与美国就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协议,这两个协议的签署有利于中国棉纺织产品出口贸易稳定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对棉花原料的需求。由于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相对不足,并且优先确保国家粮食生产,以及促进农民增收效应明显的经济作物,因此近几年大量进口大豆、棉花和大麦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而且呈现较快增长态势,这种情况是导致农产晶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的根本原因。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

人民币升值和禽流感对近期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2005年7月新的
人民币汇率
形成机制运行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约上升了2.48%。据我们的观察,目前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出口影响很小,即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农产晶出口仍然快速增长,其原因是近期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小,而中国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价格优势仍然明显。禽流感对近期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也不明显,这是因为2004年发生禽流感对中国产生的负面影响尚未消除,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至今仍未解除对进口中国禽类产品的禁令,从而大大减低了2005年禽流感带来的负面影响力。但是我们不可轻视人民币升值和禽流感对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负面影响,如果人民币升值达到10%以上,就会对农产品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人类不能在短期内控制禽流感的流行,特别是禽流感
病毒
变异将造成严重危害,就会对国际市场禽类产品贸易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实际上2004年国内发生禽流感后,已经使中国一些从事禽类产品出口业务的企业处于经营困难的状况。

  4、2006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趋势及建议

  4.1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将继续增长,但出口增长率可能下降

  2006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近10年来优势农产品已逐渐占据农产品出口的主导地俭,特别是水产品.蔬菜,水果出口金额已超过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性的改善,有利于不断使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与此同时,中国对进口某些外国农产品的需求量也相当大,特别是大豆,棉花,油料作物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这是由中国农业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发展结构所决定的。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面对的不利因素增加,尤其是日本。欧盟等提高农产品进口的质量安全性指标以及人民币升值、禽流感疫情等因素,可能会导致农产品出口增长率下降。综合上述情况,2006年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增长的同时,仍可能出现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

  4.2 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农产品贸易摩擦可能加剧

  1996-200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90.2%,是世界上农产品出口大国(地区)中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较快带来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某些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差距显现化,容易引起西方国家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的关注;二是当农产品出口数量超过进口国的接受能力,就会直接影响进口国农民的经济利益,导致农民及其组织的反对。近几年,中国与一些国家不但发生过农产品贸易摩擦,而且还频繁地发生过轻工产品,纺织产品等贸易摩擦。如果中国不尽快地将农产品数量扩张型转变为农产品质量升级型发展模式,面临的农产品贸易摩擦将会出现上升趋势。

  4.3 加快对外贸易体制创新,推动农产品贸易稳定发展

  面对西方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和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战略性任务,就是加快农产品对外贸易体制创新,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外贸体制。近几年来,尽管在农产品对外贸易体制创新和建设方面有所进展,但还远不能适应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变化,对外贸易体制还存在缺位问题,特别是如何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对外发挥保护我国企业正当经济利益的功能,对内发挥行业管理和自律的功能。目前,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已经明显受到体制缺位的制约,构建一个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并且富有成效的农产品对外贸易运行机制,需要在经济体制深化改革中逐步形成和完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