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四季度市场平衡需要动用库存 油价有望继续坚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 00:37 中粮期货

  总体而言,今年以来的油价还是延续去年、前年的走势,呈波动上扬的态势,今年的布伦特最低是中旬51.85,最高是今年初的61.85。

  8月份最新的月均价格是73.81,布伦特是71.64,从季度价格走势来看,今年的1、2、3季度依次上扬,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74.10,从年均价格来看,从今年1月到现在布伦特价格已经达到了91.6。我们觉得油价上涨的根本原因还是在剩余产能的减少,世界原油剩余产能在过去一段时间,现在的石油产能已经不到100万桶,同时世界剩余炼油的能力已经到了比较低的水平,现在全球的剩余炼油能力在300万桶左右,这种低水平的剩余产能的危险在于市场也基本上丧失了调节和缓冲的功能,任何供应方面的中断都会使油价上涨,现在的油价上涨基本是消息驱动型的上涨。

  去年下半年是飓风篇章,今年一月份是尼日利亚事件的篇章,四月份以来是伊朗的核问题日益明显。

  7月14-8月14号这段时间油价在75美元水平,但是随着利益冲突的缓和,油价近期出现了回落,伊朗的局势也十分微妙,8月22号伊朗已经向安理会提出了回答,但是没有明确提出放弃核实验的计划,所以伊朗和安理会和原子能机构的冲突与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还会延续很长时间,这在今后的一段时间还会影响油价,使之处于高水平。尼日利亚今年因为当地贫民袭击管道,石油产量的中断不断增加,到目前中断量已经提高到75万桶,与此同时,挪威有罢工,委内瑞拉七月份出现了减产。

  主线之二是飓风和高温,飓风使油价上升2-3美元,昨天又出现了飓风的征兆,不知道它的发展怎么样,对市场是否有影响。7、8月份的高温天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油价。

  主线之三是石油生产事故不断,六月份加州的运输航道出现了中断,当时有4、5个炼厂出现了中断,还有一系列的炼厂事故频繁出现,当时的统计是4、5月份到6、7月份这段时间有300-400万桶的量是由炼厂事故引发的。

  刚才的三条主线包括地缘性的因素、事故的因素等等都在期货市场得到的其中的反映。

  下面看油价影响因素方面,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既有油价上涨的因素也有油价下降的因素,目前已经出现了9%的下降,现在的油价处在十字路口,是否出现转折还很难说,我们分析一下油价促升促降的因素,高油价已经影响到经济和需求的增长,7月份世贸组织公布了报告,表明了油价对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明,但是有一个消息是多哈谈判失败可能会造成农产品用油的下降,尽管二季度欧洲的经济形势比较好,但是从全球看,经济形势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回落,日本二季度只有0.8%的增长,美国只有2.5%的增长,而且美国的失业率在二季度上涨,通货膨胀率也已经上涨到2.8%以上。他们认为经济趋缓可能会抑制通货膨胀。

  反映的是石油需求增长预估出现了下降,最低的预估是认为今年石油需求增长只有86万桶,在需求增长当中,很大一部分还是来自于亚太地区、中东地区和北美地区。亚太占增长的42%,中东占27%,北美占13%。对中国来讲,2006年的石油需求量增幅和比例都在增加,石油需求量占世界的46%左右,增幅在6.1%,比去年有很大的回升,在各种油品当中,增量最大的是柴油,13.9万桶/天,汽油是8.6万桶/天,如果说增幅的话,增幅最大的是石脑油,它的增幅是16.5,在各种油品当中,大家可以看到燃料油的需求量是下降的,2006年下降4万桶,这个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替代方面的原因,天然气替代燃油发电,另外是价格机制造成的。

  从美国来讲,美国的石油需求去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特别是飓风之后,全年平均下降是0.4%的下跌,今年在7月份之前的预估是要上涨0.4,但是8月份的预估已经下调到0.1,美国的需求今年增长不会很大,今年夏天美国也没有出现像去年燃料油需求和汽油需求两旺的局面。炼厂主要是通过提高汽油的收益,增加汽油的产量,供需基本达到了平衡,柴油方面,美国在交通燃料规格方面,没有已经顺利度过了难关,他们现在是200万桶用于交通的燃油。同时在柴油生产方面,为了达到含油量方面的标准,增加了从国外的进口。总体来看,美国今年的原油产量、炼厂加工量和炼厂利用率都比去年好,供需平衡主要是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来达到的。季节性的供需矛盾主要靠调节炼厂的收益来达到。这是美国油品供需和炼厂的情况。

  促降的第二个因素是非欧佩克产量增加。今年各个机构的数据来看,会达到600万桶左右,这比去年的零增长有一个很大的长进,产量主要得益于上游勘探投资的增加,2005年比2004年增加了25%,见效在今年的产量增加和明年的产量增加上。

  在各个增长量当中,40%来自于前苏联地区,原来预估北美有增长,但是今年的BP事件已经打破了预估,现在北美是负增长。美国能源信息署对BP关产事件作出了反映。这样看来非欧佩克的增长要比7月份以前增长量有所下降。

  促降的第三个因素是炼制能力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从2000年以来,炼能的增长每年低于需求的增长,而今年的情况有所好转,今年头一次炼能的增长量超过石油需求的增长量,这个增长量我们认为也不是炼能增长很快而取得的,主要是需求调低取得的。这反过来也说明油价如果要回落,还是主要看石油需求的回落。

  促降的第四个因素是OECD石油库存水平较好。

  促升的第一个因素是4季度的季节性需求增加,每年的4季度需求都会出现回升,明年1季度可能还会继续增加一些,今年冬天是寒冬还是暖冬目前还不知道,但是冬天的取暖用油到来会使需求量增加。

  促升的第二个因素是欧佩克无力增产。尽管欧佩克现在可以增产,但是它增产的油品还是在重酸原油,不能满足市场和炼厂的喜好。欧佩克目前实际产量低于配额,下半年产量难以达到3000万桶。

  促升的第三个因素是墨西哥湾飓风影响,虽然今年飓风的实际产量损失可能大大小于去年,但是在剩余产能不足和地缘政治不稳的情况下,今年飓风对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对油价上涨的影响不亚于去年。

  促升的第四个因素是美元趋跌诱使油价最高。

  从油价水平来看,因为既有促升的因素,又有促降的因素,基本上供需平衡还是可以保障,需求增长120万桶/天,而非欧佩克的增产就可达到120万桶/天,油价保持高位的根本原因在于欧佩克剩余产能降低,市场也因此丧失了在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情况下进行缓冲的余地和手段。

  4季度的市场平衡需要动用库存,油价有望继续坚挺。

  今后一段时间的油价形势仍将十分严峻。伊朗核危机、

伊拉克内战危机、以黎冲突局势、尼日利亚问题以及飓风因素将继续笼罩整个石油市场。油价不排除短期内飙升至80-90美元的可能。

  油价是否回落决定于石油需求减速,关键看中国下半年如何控制经济增长、需求增长和石油进口增长。

  但是,历史经验显示,油价在9、10月份达到高点之后,每每会出现10多美元的回落。故4季度的总体油价水平决定于3季度末油价的最终高点以及国际能源机构是否动用战略

石油储备、沙特等国是否增产。

  预计4季度油价继续保持在70美元,全年平均也将在70美元定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