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必和必拓态度强硬 铜冶炼企业危机待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 02:06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陈姗姗 发自上海

  对于与中国企业在铜价谈判中再次出现的冲突,国际矿业巨头必和必拓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价格的高低都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与矿山企业相比,中国的铜冶炼企业扩张过快,集中度过低,价格不可能一直有利于需求方;而中方的铜冶炼企业则指出,上下游的协作应该看长期利益,“价格参与条款”是多年延续下来的国际惯例,不应受短期利益的影响。

  必和必拓:铜精矿已供不应求

  对于今年在长期合同谈判中供应方降低加工费、甚至取消“价格参与条款”的要求,必和必拓一高层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完全是由铜精矿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中国的铜冶炼能力增加太多太快,而铜矿产能扩张慢,再加上现在铜矿企业面临的罢工,根本没有那么多铜精矿可以用来加工。”

  本月初,全球最大的铜矿——智利Escondida宣布罢工,致使该铜矿的产量急降至平时四成。这座铜矿平时日产铜3500多吨,年产能为127万吨,其产量占全世界铜产量的8.5%,受此影响,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期铜上周五收高2.3%。而必和必拓拥有该矿57.5%的股权,是第一大股东,这也是必和必拓在谈判中态度强硬的一个原因。

  而必和必拓更是把矛头指向了行业集中度问题。“哪个行业的集中度高,哪个行业就在谈判中有话语权。”该高层表示,目前全球的矿山企业都在进行着兼并重组,已经使全球的矿山资源向一两家大企业集中,而相比矿山企业,中国的铜冶炼企业仍在激增,很多新建的冶炼厂根本拿不到合同了。

  铜冶炼企业:长期惯例不容打破

  “取消‘价格参与条款’当然不合理,”昨天,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董秘潘其方对《第一财经日报》强调,“‘价格参与条款’是多年来上下游延续下来的利益分享惯例,是基于长期合作下的原则,而且,加工费和‘价格参与条款’的附加费是铜冶炼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

  众多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取消“价格参与条款”,大企业可以支持一段时间,而中小企业肯定要减产甚至死亡。长此下去,中国铜冶炼企业只能成为追求更多超额利润的国外供货商的“打工者”。

  与铁矿石进口相比,目前铜精矿进口的长期合同所占的比例更多,长期合同也多于现货合同,占所有合同的比例超过50%;而参与铜原料谈判的企业和形式却比铁矿石谈判还要分散,而且在八大铜企组成的联合谈判小组结束谈判后,还有一些大的铜冶炼企业会陆续单独谈判,而此次的谈判结果也将影响年末其他企业的谈判。

  不过,国内铜冶炼行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从建设时间上来看,建一个冶炼厂一般2年就可以,而开发一个矿山一般需要5~10年,铜冶炼企业的确比矿山的增速快很多。”潘其方告诉记者。

  转而利用国内矿也不容乐观。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董事长李长杰告诉记者,国内的铜冶炼企业60%以上都需要进口精铜矿原料,比如智利的铜矿品位较高,最高达到3%,而中国的铜矿平均品位只有0.5%左右,这样,中国铜矿的生产冶炼成本就要比国外大矿山高很多倍。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国家发改委颁布了《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要求新建的铜冶炼项目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并限定了“自有矿山原料比例达到25%以上”、“单系统铜熔炼能力在10万吨/年”等一系列准入门槛,已经开始在弥补出现的问题。

  相关链接

  按照原有的“价格参与条款”规定,由于精铜价格一直好于预期,如果订单成交的当天市场上铜价升至基准价格(当前的协议价格为每磅90美分,约合每吨1984美元)之上,在每次订单成交的当天,除加工精炼费外,冶炼企业还可收到附加费,为差价的10%。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