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铜市暂时处于均衡态势 中国央行加息影响有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 00:52 北方期货

   一、 本周相关金属市场行情:

品种 开盘价 最高价 最低价 收盘价 成交量 涨跌
LME三月期铜 7600 7805 7190 7485 282880 -120
LME三月期铝 2530 2540 2440 2468 519740 -65
SHFE铜0610 66650 68580 65800 66830 245100 -3030
SHFE铝0610 18940 19050 18280 18620 93260 -500
COMEX9月铜 347.65 356.50 329.00 343.45 45270 -3.55

  二、上海期货交易所金属周库存变化

   铜市暂时处于均衡态势中国央行加息影响有限

上海期货交易所金属周库存变化图(来源:北方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三、LME、COMEX和SHFE三家交易所金属铜库存变化

   铜市暂时处于均衡态势中国央行加息影响有限

三家交易所金属铜库存变化图(来源:北方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四、CFTC基金净仓变化与COMEX精铜连续价格走势

   铜市暂时处于均衡态势中国央行加息影响有限

CFTC基金净仓变化与COMEX精铜连续价格走势图(来源:北方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五、金属评论

  中国央行加息对铜市场影响有限

  上周五,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

  对于突如其来的中国央行加息动作,投资者最关心的是加息会给铜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想,首先需要对央行为什么加息做一个了解。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前两季度的年经济增长率均超过10%,这是由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造成的。为了防范经济过热增长,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调控政策是必然的趋势。上周五的加息,是今年以来央行采取的第二次加息动作,并且此前还有两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因此上周五的加息并不会对市场构成显著的心理冲击。由于我国经济增长过快,且经济增长的结构并不十分合理,若不加以控制势必会扩大潜在的经济风险,因此对过剩的货币流动性进行调控还将会继续下去。实际上,全球性的加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中美国自2004年来已有17次加息动作,并把美联储的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了5.25%。而就在今年的7月份,日本央行也采取了6年来的首次加息,包括欧洲各国央行也逐步提高自身的利率水平以防范通胀风险。一般来说,对利率的调控目的都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的恶化。正因为全球性的低利率水平,使得全球货币长时间的处于流动性过剩之中,从而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通胀危机。原油价格的高涨,以及其他工业基础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将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虽然,笔者并不认为上周五中国央行的加息会对市场构成显著影响,但是全球性的加息趋势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摩根斯坦斯利的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先生认为,过去4年全球经济的繁荣,从来就不是可持续的。它是在流动性过剩的支撑下实现的,而这些流动性来自全球各大央行的反通缩紧急措施。随之产生的全球增长活力,是由美国消费者主导的。然而,美国的消费狂热,是以国内储蓄降至创纪录低点为代价的,为其提供融资的,则是造成创纪录美国经常帐户赤字的资本流入。这一繁荣是建立在不稳定的全球空前失衡的基础上的。因此,随着各国央行回归常规的货币政策,资本流动性过剩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将逐渐退去。没有了资产泡沫难以维系的支持,全球经济回归基本面因素——总需求受更为温和的劳动力收入产生的支撑,而非财富创造。或许,一个失衡世界的人为繁荣已经到头。这是我们在加息背后需要担心的问题。

  总的来说,上周五中国央行加息动作不会对铜市场有大的影响。

  除了加息之外,笔者还想谈几个其有关铜市场的问题。

  第一个是,供求关系。根据ICSG的统计数据,我们得到的信息是2006年1-4月份全球铜市场是一个供应过剩的市场,但过剩的原因在于中国市场铜消费的下降。根据中国铜产量和进出口数据,2006年1-6月份中国的表观铜消费量为168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84万吨下降约16万吨。但是,1-6月份我国的铜加工材产量数据为268万吨,实现同比增长8%。很显然,这是一组矛盾的数据。不过,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库存数据来看,我们并没有看到库存有下降的表现,甚至很长时间维持在5万吨以上的规模。因此说,中国铜市场的供需缺口主要通过国家储备释放旧铜库存以及消费商降低库存储备来抵补的。如果不考虑中国国储局释放铜库存的部分,那么铜市场应该还是一个供应相对偏紧的市场。如果中国国储中心释放库存的能力下降,而中国的消费保持增长的话,那么供求紧张局面仍可能出现,这也是铜价是否具有上涨潜力的关键所在。但是,也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铜加工材的产量增长速度在明显的放慢,也就说消费的增长速度在减缓,这对未来几年是会有深远影响的,因为中国是过去几年全球铜市场消费增长的贡献核心。

  第二个是,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从过去几周铜市场的表现来看,铜市场已经有明显的转弱迹象。比如,对智利Escondida铜矿罢工题材反应的淡漠,5月份建立的8000美元以上的多头头寸持有到期不能够延续盈利的局面,现货升水低迷,这些都是铜价上涨困难的负面信号。不过,交易行为对短期价格强弱的判断是有所助益,但以此得出对长期趋势的判断未必合理。

  第三个是,铜价比值问题。铜价比值到底是低了还是高了,对国内投资者的投资操作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影响铜价比值的核心因素是汇率,如果我们预期人民币汇率还将从8.0升值到7.5,那么铜价比值的轴心将会从现在的9.3降至8.8附近。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来判断,铜价比值的轴心趋向下降至少是现阶段的一个趋势,因此铜价比值在接近9.30时或许已经是未来一段时期的比值高点了。因此,对铜价比值能够恢复到多高的水平,国内投资者也不能够盲目的乐观。

  综合分析,笔者认为,铜市场暂时依然处于均衡态势之中。操作上,在靠近震荡区间底部区域可以尝试买入操作,但也需要注意风险的存在。

  北方期货 杨文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