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高分红基金近期表现后继乏力跑输同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 05:40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徐国杰 上海报道

  基金大比例分红的潮流似乎仍未消退,仍有基金陆续公告进行大比例分红,进而展开配有优惠措施的持续营销。但从记者选取的自11月以来实施每份分红0.45元以上的18只基金净值增长率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大比例分红前后,这些基金整体上表现后继乏力。

  整体跑输同业

  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这18只基金上周的周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2228%,而如果扣除因王府井复牌带来额外收益的一只基金外,17只基金周平均净值增长率一下降到了0.8947%。近一月平均净值增长率则为11.9218%。

  与此同时,173只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在上周周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5290%,近一月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4.6931%,在整体上都高于这些高分红基金。这其中德盛精选基金以12.77%的周涨幅位列第一,交银施罗德,上投摩根旗下基金净值增长率名列前茅,而这几只基金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较少分红,正确的策略让这些基金充分享受到了市场的上涨。而这些高分红的基金除了华安宝利(12.15除息),没有一只基金净值增长率能超过2%的,还有五只高分红基金周净值增长率为负数。反观其他基金,连嘉实浦安保本这类低风险基金、汇丰晋信这类对股票仓位有严格限制的生命周期基金的周净值增长率都能战胜绝大部分高分红基金。

  贱卖贵买

  上周上证综指上涨约3.07%,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基金重仓股的周涨幅更是分别达到了7.81%,9.72%,昨日(25日)这两只股票又双双大幅上涨,工商银行还被封于涨停价。其他诸如万科、长江电力上海机场等周涨幅都在4%以上。从行业来看,基金重仓的食品饮料以6.52%涨幅居行业之首,煤炭业平均上涨了6%,只有仓储运输业成为唯一下跌的行业。为了分红不得不卖出一些重仓股的基金们,面对的可能将是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把这些股票买回来的痛苦。

  有关大比例分红对于基金原持有人的利弊,在本报此前的报道中已有详细论述。除此之外,由于众多基金准备将近50%的净值分配出去,抛售股票的行为就不可避免,这一方面对市场造成冲击,一方面也可能压低自身重仓股股价,进一步伤害持有人利益。事实上,高比例分红另一个为人所诟病的地方是,之后进行的持续营销中,短时间涌入大量资金进一步摊薄了基金原有的股票仓位。基金公司要让旗下基金大比例分红的重点是为推行持续营销,通过对申购费率打折优惠等手法吸引投资者申购,做大规模。但在一个上行的市场中,短时间内涌入的资金将会明显影响基金净值的增长,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也摊薄了原持有人的利益。

  分红方式可以改进

  值得注意的是,有基金公司根据市场反映对这种一次性大比例的分红方式作出了调整,从保护投资者利益角度出发对分红方式作出了改进。如富国天惠日前也启动了百分百分红返本活动,但其方案针对市场实际有所改进,该基金将根据实际运作情况,采用多次连续分红方式,将累计分红额提高到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10元。该公司表示,正是考虑到了一次性大额分红对基金投资运作产生的冲击成本,才选择多次连续分红,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富国天惠这种方式不失为一种变通的办法,充分考虑保护持有人利益。但从根本上来讲,不论是高净值基金还是低净值基金,能否给投资者取得好的收益是关键。1元净值的基金,如果投资管理能力很弱,那它的净值可能总维持在1元上下,获得的收益很少;但对于2元钱净值的基金,如果投资管理能力很强,在市场环境没有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净值上涨到3元也有可能。而这种理念,是不是也需要基金公司身体力行地传递给投资者,而不是一味迎合呢?

  当然,任何事情不能一概而论,进行大比例的减仓对于有些基金来说可能正是个换仓的良机,持续营销进来的新资金正可供发掘新品种。只不过任何基金管理人都要牢记一条规律,资产管理业中的资金可能大多都是些“easy money”,“easy come easy go”。基金管理人要理性分析市场情况,不应一味追求短期规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