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中信证券回购中信基金 中信系整合路径未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0日 13:03 经济观察报

  本报特约记者 吴铭 记者 孙健芳

  北京报道 近日,中信证券宣布将收购持有100%的中信基金股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中信系第一次将旗下基金公司的整合正式提上日程。

  因为,5个月前,中信证券宣布收购华夏基金。业内的预测是,中信基金和华夏基金将整合。不过,是以中信基金为平台吸收华夏基金,还是以华夏基金为平台吸收中信基金,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此,有观点认为,单凭全资持有中信基金,还难以断言中信、华夏的整合速度会有多快。

  回购时机选择

  部分人士认为中信证券此次回购的时机选择与中信基金股东要求退出有关。中信基金股东之一、石化系信托公司中海信托在7月份入主国联基金,并更名中海基金,之后业界盛传其欲退出中信基金,如果中海信托出售股权,中信基金大股东中信证券享有优先回购权。

  但更多人士认为,此次回购是中信系整合旗下基金公司的信号。

  2006年3月,中信证券宣布收购华夏基金40.725%的股权,而之前中信证券已经持有中信基金49%的股权,另外,中信集团旗下中信信托也参股与保诚集团合作的信诚基金,而中信信托和中信证券都属于中信集团的子公司。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一家机构或者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机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一家。”中信证券收购华夏基金已经涉嫌违反“一参一控”规定。

  所以,中信证券收购华夏基金后,中信集团如何对旗下三家基金公司进行整合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信证券发言人房庆利称,此次合并意在为基金业的“发展壮大、业务协同、整合”做出贡献,但市场的一致看法是,通过此项收购行动,中信证券在为整合中信基金和华夏基金做准备。

  因为此次收购结束后,仍无法解决中信集团违反“一参一控”的问题,现在中信证券即使持有一家基金公司100%的股权,仍旧控股和参股三家基金公司,而这是不被监管层认可的。对此中信证券新闻发言人也承认,增持中信基金股权至100%是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在目前监管环境和

政策法规条件下的一种过渡性安排。

  合并路径仍未清晰

  从理论上看,中信收购华夏之后的确为中信集团整合旗下基金公司带来很多便利。接近中信证券的一位人士称,手握中信基金100%的股权对于中信证券来说,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能方便从事。“比如说两家基金公司股东的股权互换,不管是将中信基金卖出或合并到中信集团内部,还是中信证券最终主导华夏基金都有可能。”

  “因为从目前来讲,是以中信基金为平台吸收华夏基金,还是以华夏基金为平台吸收中信基金,在技术上都不存在问题。”一位基金业内人士称,“主要还是看华夏基金和中信基金实力。比如说,如果中信基金投研部门能力强,其投研部门就可能会兼并华夏基金投研部门。如果华夏基金的市场部门强势,则此部门可能兼并中信基金的市场部。”

  目前的资料显示,虽然中信证券为创新类券商龙头,但中信基金与华夏基金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华夏基金是1998年成立的老六家基金之一,截至今年8月,华夏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超过450亿元,规模在基金业内稳居前三,而中信基金二季度末管理资产规模仅为52.22亿元。从上半年的分红看,两家公司的差别也很明显,2006年上半年华夏基金分红11.64亿元,名列第一;而中信基金分红2.52亿元,排名第16位。

  这种差距也在股权作价上反映出来,此次中信证券收购剩余51%中信基金股权作价1.5亿元,而按照之前中信证券以33亿元收购华夏基金40.725%股权来算,中信证券对华夏基金的估值约为80亿元,两者差别巨大。

  “单从基金业来说,显然华夏的品牌更具有价值;但对于着意构建金融控股集团的中信来说,‘中信’字号似乎不会舍弃。”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基金专业委员会委员郑震龙认为,“品牌去留对于强势的中信来说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所以,一位基金公司高管称,单凭全资持有中信基金还难以断言中信、华夏的整合速度会有多快。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