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3日00:27 新浪财经

  前言

  五一期间,最热闹的词就是奥马哈!看了朋友圈各种文章,最打动小雅的是这篇。

  去年,小雅在奥马哈结识了东方证券副总裁杨玉成,追着他写一篇关于巴菲特股东大会的杂感。这位坚持跑马拉松并坚持记录的证券公司高管,在当地时间半夜3、4点用手机打了一篇文章给小雅,但他对当时催稿中完成的短文并不满意。(关于杨玉成的跑马日记,请点击蓝色字样查看一个券商高管的万字跑马日记)

  今年,他又写了一篇文章,回忆了他与巴菲特见面的细节,也有他对巴菲特行为模式的观察思考。对于小雅来说,看到的不仅是杨玉成眼中的巴菲特,更是一个金融高管跟自己较劲、认真坚持做每件事情的态度。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巴菲特做到了,杨玉成正在实践,我们在围观中成长。

  奥马哈记

  现在,让我们来给投资圈的人士对个对联,上联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中部的一个城市“奥马哈”,征集下联,估计百分之百的人都会对上:“巴菲特。”

  奥马哈、巴菲特,一个地名,一个人名,几十年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奥马哈,今年已经86周岁了。

  再过一个半月,5月份的第一个周六,巴菲特所掌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Hathaway)新一年的股东大会又要召开了。回想起自己2015年5月2日在奥马哈参加其股东大会的情景,依然历历如在眼前。

  稳定安心的回报

  2015年3月中旬,与朋友一起吃午餐。由于都是从事证券行业的人,不自觉地聊到了巴菲特公司刚刚公布的财报,大家都对巴老在这样不确定的市场之中能够始终获得稳定且优异的回报感叹不已。

  理过财的人都知道,如果只追求稳定心安的回报,那就只有把钱存放于银行或购买国债,拿个3%左右的利息,但这样的回报显然是不会让人满意的,因为它连通胀都不可能战胜,更不要说追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了。而要追求优异的回报,就可能要冒相当的风险。

  有人一定会说,只要有回报,我愿意冒风险。是的,愿意冒风险的人很多,这无关中国外国、男女老幼,这是人的本性。

  国内P2P行业的蓬勃发展不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吗?问题在于,某年的优异回报却不能代表下一年或再下一年依然可以获得同样的回报,也就是说,由于市场的波动特征,回报基本不可能稳定,那稳定且优异回报的最重要价值——复利,也就不复存在了。

  2015年2月28日,巴菲特发布“五十年珍藏版”——“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信中显示,至2014年底,在过去的50年中(即现有管理层接手公司开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的每股账面价值由19美元已经增长至146186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9.4%。请注意,是连续50年的复合增长率!

  单看19.4%,可能有些人不一定有感觉,但连续50年19.4%,这就是非常惊人的成就!

  巴菲特进入中国的历史

  中国大陆对于巴菲特的了解,是从1996年开始的。

  当时,有个叫孙涤的在美国生活过很多年的人,在《上海证券报》上经常会结合美国股市情况写一些文章,其中有一天,他写了一篇题为“证券投资巨擘——华伦·布费”的较长篇幅的文章,首次公开介绍了巴菲特的情况。

  从此,随着中国股市跌宕起伏的发展,当然主要是各类投资机构的快速崛起,巴菲特越来越成为了众多投资人士心中的股神和学习研究的对象。

  巴菲特11岁时就开始投资,也做过报童。他就是用做报童赚的钱开始投资的。他刚开始做投资失败了,但他做报童很成功。

  现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期间都会举行掷报纸比赛,这是巴菲特根据自己的经历倡议的,要求是把一摞报纸叠起来,但不能用橡皮筋扎,然后扔到35英尺外的clayton家的门口,谁扔得准谁赢。

  巴菲特虽然开始时投资失败了,但他坚持做了下来并获得了异乎寻常的成功。2011年2月15日,在获得奥巴马总统颁发给他的年度总统自由勋章时,他在获奖感言中,没有谈及股票,而只是说他的好运气。

  他说他感到很幸运,原因有三:一是能够出生在美国;二是能够在人生初期就找到自己爱做的事情;三是他今生最重要的两个人,他的父亲和母亲,都给予他无条件的爱。

  奥马哈初印象

  在和朋友聊着巴菲特时,我突然想到,在201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们的跑鞋公司Brooks,将提供一款纪念版跑鞋。你可以穿着它参加第二天早上八点开始的第三届“伯克希尔·哈撒韦5公里”比赛。全部细节在会议指南中都有,你将有机会与伯克希尔公司的经理、董事和合作伙伴一起参加跑步比赛。

  当即,我下了一个决定:我要去参加这届股东大会,并参加第二天的5公里跑!或者反过来说,为了要去参加巴菲特组织的5公里跑,我要去参加这届的股东大会。尤其是,听说巴菲特和芒格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这是他们亲自参加的最后一届股东大会之时,这决心就更坚定了!

  回家以后,与(太太)谢红一说这事,便得到了她的积极响应。事情就这么正式定下来了,并在朋友的帮助下及时办好了参会的各项手续。

  4月29日,我们登上了飞往美国芝加哥的航班,并从芝加哥转机飞往奥马哈。每年的这个时候,全球投资人士和伯克希尔的股东一起,都会来到这个叫奥马哈的小城。因此,航班上,绝大多数都是去参加股东会的人。

  2014年,有3.9万人出席了会议,今年,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50周年庆典,将有创纪录的人来到这里参加于5月2日(周六)在Century link中心举行的年度股东会议,其中,来自中国的有2000多人。

  巴菲特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身价不菲,声名远播,但他却始终住在他1958年花3.15万美元购买、现价近50万美元的一栋灰色别墅(但对面的房屋因为巴菲特的缘故则要价200万美元),

  办公地点则在Kiewit Plaza大厦租了半个楼面,50年不曾离开。

  巴菲特说:“我生长在这里,我在这里生活感觉非常幸福。我在华盛顿和纽约等大城市也居住过,但与奥马哈不同,只有这里才是我的家乡,给我家的感觉。”

  他又说道,“我想奥马哈是一个能够让人心智正常的地方。过去我在纽约工作时,我常常感觉这个城市总是有太多的外部刺激,不断冲击我的内心,我就会分泌太多的肾上腺素而过度兴奋,就会对这些外部刺激作出过度反应,过不了多久就会做出疯狂的举动。而在安静的奥马哈要冷静思考就容易多了。”

  首次见到巴菲特

  一路上,为了消遣,也为了在参加时更有状态,我随身带了有关巴菲特的书。看着看着,我总是会想起2010年我首次见到巴菲特时的情景。

  2010年5月初,我和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组一起,去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并在会后对他进行采访。开会的那天早上七点钟,等我们赶到会议地点Quest中心时,会场里早已经人山人海。突然,我看到左边的大厅中央,巴菲特已经到了,正坐在那里和他的乐队一起弹着吉他,神情悠然。

  “精力真好啊,这么早就到了”。在我那时习惯性的思维中,会议九点钟才开始呢,他这么大牌的人物,肯定也会像国内的公司老总开会那样,要晚几分钟才会出现;即使到了,也要在休息室喝口茶,休息一会儿,然后直接坐上主席台;而绝不会在现在这个时间,就出现在了这里,还给大家弹着吉他!哪像个大佬啊!

  走在会场里,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摆摊卖东西的柜台,很多人都在选购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根本不像是会场,俨然就是百货商店。

  这时我才知道,巴菲特不光是一个投资大师,也是一个营销高手,他在股东大会期间,会连续三天在会议地点卖他所投资的公司的商品,从See’s(喜诗)糖果到保险公司的保单,应有尽有。

  我也花19美元买了一件印有“Berkshire Hathaway”字样的茄克,还买了一本有关巴菲特的书,准备在见到他时请他签名。

  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我走进会场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由于到的比较晚,只能坐在会场最高处的一角,从那里看主席台上的巴菲特和芒格,朦朦胧胧。

  九点整,巴菲特开始讲话,只见他拿起放在台前的可口可乐,喝了一口,然后用清澈浑厚又非常有节奏的声音开始介绍过去一年的业务。这些业务和数字好像印在他的脑子里似的,他用PPT配合着他的演讲,倒豆子一样地倒着。

  大约半个小时后,开始进入提问环节,常规情况下,一直到下午三点,共会有60个左右的提问。整个过程当中,巴菲特的口才给我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

  这就可以理解了,巴菲特在他的办公室中,挂在墙上的,不是他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毕业证书,而是1952年他21岁时参加戴尔·卡耐基培训课程(关于有效演讲和领导力培训)的毕业证书。

  巴菲特说:“办公室里的这些东西代表着一些对我一生来说非常重要的东西。那是我21岁时参加戴尔·卡耐基培训课程的证书。当时我非常害怕公开演讲。我站在一群人面前,害怕的连自己的名字都说不出来。最后,我决心花100美元参加这个培训课程。从此以后,我不但能在一大群人面前公开讲话,也能够在一大群人面前讲话讲到停不下来。我必须说一下,就是在参加培训期间,我向我的太太求婚了。哈哈,看来我这100块钱花的太值了。”

  他又说道,“这培训并不能够防止我在面对公众发表演讲时吓得膝盖发抖,而是能够让我在膝盖发抖时还能够继续进行演讲。”

  “巴菲特开股东大会的方式好新奇啊”,我心里想。在国内,上市公司开股东大会,一般都只会安排半天,而且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相关负责人在阅读一本厚厚的股东大会文件,文件里,是许许多多的会议议题,在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完了以后,象征性地请股东提几个问题(有时还是安排好的股东),然后表决结束会议。

  之间的差异非会议时间的长短所能涵盖!

  巴菲特成为“巴菲特”

  下午四点整,在完成了股东会程序并召开了三点以后的董事会议以后,巴菲特出现在了接受央视采访的地方。这是一个位于一楼的普通房间,旁边就是厕所,房间略大,为了拍摄的需要,在墙的一边用一块大黑布遮着。

  房间里,只有巴菲特坐的一个小沙发和采访记者坐的一把靠背凳子,除此之外,整个房间空荡荡的,我们其他人都站在一边,等待着巴菲特的到来。

  巴菲特来了,一个人,没有任何陪同,精神好的不得了,一见我们就用他特有的嗓音和我们打着招呼。我的天哪!这哪里像个从早上5、6点钟开始忙到现在中午也没休息的80岁的老头?但不管你如何怀疑,这就是当时的巴菲特!

  采访花了半个小时。整个过程中,巴菲特对于任何提问,都是毫无迟疑地滔滔不绝,反应敏捷;手里,没有一星半爪准备的材料,对于提问的问题也没有任何的设定。如果不是在现场,绝对想象不到是这样的一种状态!见到了他,才可能稍微明白巴菲特为什么会成为“巴菲特”,或者,坐在面前的这个人为何是“巴菲特”。

  采访结束以后,是我给他赠送礼物的时间。我想巴老已经忙了这么长时间了,也可能是见到他太激动了,反正,我赶紧把准备好的礼物拿了上去。那是我精心准备的一个礼物。

  那年,正是世博中国年,那届世博会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国馆特有的设计。因此,我特地花900多元去买了一个世博中国馆的模型。这模型的奥秘在于,它除了外形是非常好看的中国馆以外,中间的印盖还可以拿出来当印章用。

  为了给巴老一个惊喜,在出发前,我特意到上海城隍庙请人刻了“Berkshire Hathaway Wallen Baffet”这几个印字。所以它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印章。

  巴老见到礼物有点不解,就问“这是什么?”我说这是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的模型。他迅速地把它拿了过去,像个孩子似的,好奇地左看看右看看,这时,我把印章拿了出来,巴老没想到还有这层变化,立即安静了下来(难得他会有不说话的时候)。

  我告诉他,中国馆是中国印的造型,我拿出来的,就是一枚印章,印章上,已经刻好了他公司和他自己的名字(现在,我很遗憾当时只想着把最新的礼物给他,没有刻一个印留下来),巴菲特看了一下,毫不客气地立即收下了。然后,我请他在准备好的书上签了名,并一起合影留念。

  “慢就是快”

  2012年4月17日,巴菲特专门给公司股东写了一封信,说他已经诊断患有前列腺癌,但他仍乐观地表示自己“精力旺盛”,自我感觉还不错,如有任何健康异常情况,会及时向股东报告。

  此后,在积极的治疗之下,我至今没有见到他有关这方面的报告。而在2013年5月5日,即巴菲特患病后的第一次股东大会的第二天,巴菲特却发起了“伯克希尔5公里跑”活动。来自25个国家的2000名股东,以及数十名公司的高级经理参加了活动,巴菲特把长跑活动命名为“Invest in yourself(投资于自己)”。

  其实,自95年起,跑步即已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文化。当时,时年65岁、超级喜爱樱桃可乐、汉堡和薯条的巴菲特发现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便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在跑步机上跑步,跑步里程为3-5公里。

  此后,敏锐的巴菲特发现这一活动非常适合于他这样的投资公司,一方面运动方便,另一方面跑步的特点和他投资的逻辑极端契合,那就是“慢就是快”。于是,他便在公司推广跑步运动。

  现在,伯克希尔公司已经聚集了众多的跑马高手:投资二人组之一的Ted Weschler的马拉松记录为3小时1分钟;Jim weber,Brooks跑鞋公司的CEO,跑马记录是3小时31分钟;投资二人组的另外一人,Todd combs 的专长是铁人三项,但他5公里跑的记录是22分钟!

  所以,江湖曾经传说:巴菲特只选择跑过马拉松的人做他的接班人。此言不知真假,但巴菲特确实说过:长跑的过程并不会一直愉悦,有肉体的痛苦也有精神上的枯燥。但要想得到第一,首先你要跑完全程。

  投资不就是这样的一场理性的耐力赛吗?

  投资界的长跑冠军

  巴菲特是理性的人,也是务实的人。为了经营好公司,为了做好投资界的长跑冠军,巴菲特讲道:我的接替者应具备一种特别的能力,即,能够摆脱那些肤浅的商业理论,这些老生常谈的商业理论充斥着傲慢武断、官僚主义和固步自封的色彩,一旦这些理论滋生蔓延,再伟大的公司也将垮掉。

  显然,会跑步不算一种特别的能力。但是,如果始终能以良好的成绩和优异的状态跑完全程,肯定是一种特别的能力!

  巴菲特无疑是有特别能力的人!这并不是一个复杂的判断。君可见,在全球如此众多的投资名家之中,一旦发生危机,只有巴菲特会被人请去(包括2008年被美国政府请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巴菲特的一言一行会如此地受人关注;也只有巴菲特的股东大会,每年都会成为全球投资人士及当地居民的盛会。这都源于他长期优异的业绩表现(50年来,仅有3年的回报为负)。

  煤矿里的金丝鸟

  我在见到巴菲特之前,对他这种特别能力的认识都来自于文字的描述,以至于在我心里,对他进行膜拜的同时,对他有的方面的做法并不认同,尤其是在现金管理方面。

  如果你仔细阅读过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即一定会注意到,在每年“致股东的信”中,他都会一再提到公司账上有充沛的现金等待着机会的出现。这现金的数额,可不是1亿或10亿人民币级别,也不是1亿或10亿美金级别,而是动辄300亿、400亿、甚至近500亿美金的天文数字般的级别。

  在国内,一家公司账上如果有钱(即使是借来的,更不用说是自有资金了)没有用出去保值增值,那老板一定会急得不得了,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基本上也做不下去了。

  所以,当我看到这么巨量的现金都躺在账上,巴老还总是志得意满地向他的股东们报告此一事项,而股东们也从来没人因为此事提出过质疑,这说明股东们是认可巴菲特的这一做法的。在我,则始终难以理解!

  直到,直到见到了巴菲特本人,我对此忽然理解了。正如巴菲特在2014年“致股东的信”中所说,现金就像煤矿里的金丝鸟,当没事时,你不会理会到它的存在,而当一旦有事时,没了它麻烦就大了(金丝鸟对瓦斯有极其敏感的反应)。

  也就是说,当你把钱都投出去了,当出现新的机会的时候,你就会出现无钱可投的状态;而当投资出去的项目并不能产生所期望的回报时,则公司的业绩一定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如果,在遇到金融危机、自身杠杆又很高时,那就只能躺下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百富勤、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雷曼兄弟,皆是这方面的典型。

  当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

  对于手持大量现金,巴菲特幽默地说道:我经常在想,如果核弹爆炸或者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社交名媛帕丽斯·希尔顿(Paris Hilton)私奔去了热带海岛,我该怎么做。

  可以看到,巴菲特的一个异常特别的能力就是:他每年在给股东创造巨额回报的同时,又始终能够储备大量的现金!这让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进退自如。

  多么特别的能力!

  巴菲特:我怎么这么有钱呢

  因此,当巴老的身体出现状况之后,我心里一直想着要再去见见他。不管怎么说,都是在倒计时啊!

  人生真是奇妙。心里虽然想着,但我并没有真正的付诸过行动。2015年,却因为跑步的原因,我又来到了奥马哈。

  5月2日,一天的会议依然开得紧凑热烈。九点整,当86岁的巴菲特精神矍铄、90岁的芒格颤颤巍巍地走进会场时,在场的四万多名参会人员立即齐刷刷地站起来,报给他们以热烈的掌声。

  两位老人坐下以后,巴菲特进行了简短的讲话,随后,照例放了一部介绍伯克希尔公司的小电影,电影拍得一如巴菲特的风格,轻松幽默。

  电影放完,就是提问时间,依然主要是巴菲特回答问题,比巴菲特大四岁的查理·芒格则眼睛似睁非睁地坐在旁边,嘴里不停地嚼着巧克力,偶尔插上一两句话(我很佩服他为什么不会睡着)。每年的Q&A(问答环节)很多内容其实都是有点标准化的,比如对于中国的看法,芒格都是始终如一地“坚定看好”。

  今年的问答,我印象最深的是有关IBM。大家都知道,巴菲特只投“看得清楚的企业”,对于高科技类的公司,巴菲特认为是看不清楚的,所以他始终不对其进行投资,包括他的好朋友、他90%的捐赠都投给了他的“梅琳达·比尔盖茨基金”的、也是他兵乓球双打搭档的比尔·盖茨的公司——微软(Microsoft)。

  为此,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科技公司突飞猛进之时,巴菲特曾经广受批评,很多人认为,如果投了微软,那一个微软贡献给他的利润都够买下好几个伯克希尔·哈撒韦了,但他就是没投。这一定是他投资史上比较灰暗的一段时期,巴菲特却始终不为所动,直至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

  但在2011年,巴菲特突然出乎意外地投入20多亿美元,买入了IBM的股票。这让市场一片哗然:你不是不投高科技企业的吗?怎么买IBM了?

  IBM在巴菲特买入以后,虽然曾有短暂的上涨,但整体表现并不理想。巴菲特却不顾其市场的表现,仍在大量买入,直接持股比例从2013年底的6.3%提高到了2014年底的7.8%,总投入达到131亿美元,成为他持有的四大公司之一(另三个为美国运通、富国银行和可口可乐)。

  因此,听到这一问题,我立即吊起了神经,想知道巴菲特如何回答。只听巴菲特说道,这让他特别高兴,因为,如果大家都看好、看懂的话,他怎么能有机会以这么便宜的价格买到这么多想买的东西呢?为了证明他的正确性,他接着又加了句:我怎么能这么有钱呢?!这就让别人无话可说了。

  “双性恋的好处”

  就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查了一下,IBM的股价在2015年下跌了11%,但它的每股红利已从2011年的2.9美元一股提升到了2014年的4.25美元一股,且每年都在增长。

  将心比心地想,自己手上如果有这么多的钱(自有资金哦),该怎么去投资呢?从哪里去找这么多好的项目呢?是不是整天都该愁坏了呢?

  巴菲特就是不一样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幽默睿智又来了,只见他说道,“双性恋的好处是周末晚上找到约会对象的机会翻了一番。同样道理,我们既愿意参与企业经营,也愿意不干预企业经营,这样,我们的收购机会就多了很多。我们有无穷无尽的现金等待着收购机会。”

  为了保持高回报率,巴菲特打了一个比喻来说明自己也要改变找项目的方式:一个老年人在零售店里发现老婆丢了,恰好遇到一个年轻人也在找自己的另一半。老人问,你妻子长什么样?年轻人回答:她可真是个金发美人啊,身材火爆的能让大主教从教堂的窗户跳出去,而且她今天还穿着白色小短裙。你太太呢?老人回复说:别管她了,咱们一起找你老婆吧。

  看了这样的回答,你是不是会觉得没有比他水平更高的江湖高手了?但他可不是这样说说,而是始终这样做的。

  2002年投中石油、2006年投比亚迪、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后投BNSF(北伯灵顿铁路公司)都是这方面最好的证明。

  当然,巴菲特也有很实在的时候,在2016年2月27日公布的最新的“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表示,在过去的240年中,看空美国始终是最大错误,现在更无从谈起,美国的商业和创新作为两只金鹅,会生出更多、更大的金蛋。因此,巴菲特说,做投资的人必须爱国,他也给自己贴上了这样的标签:“美国的爱国主义者”。

  看着坐在台上的巴菲特和芒格,我的心里不仅仅是羡慕这两个可爱的世纪老人,更多的是深深的祝福。是他们亲密无间且互相尊重的合作,才成就了今天的伯克希尔·哈撒韦。

  巴菲特说:如果你曾经参加过我们的年度会议,你会知道芒格才华横溢、记忆超群而且富有主见。我当然也不乏想法,有时候会意见相左。然而,在过去56年中,我们从未发生过争吵。因为,在我们产生分歧时,芒格会告诉我:沃伦,你再想一想,你就会同意我的观点的,虽然你很明智,但真理却在我这一边。

  一篇文章出炉记

  开完会议以后,同行的肖主任希望我给他们媒体写点参会感想,我立即委婉地谢绝了,道理很简单:巴菲特太高深了,哪有那么容易写并在短时间内写的好的?

  第二天,我们都穿着印有巴菲特头像的橙黄色服装去参加5公里跑。起点处,两个来自北京的巴迷(其中一个还是京剧名家)拉着印有“Thank you Wallen Baffet—— Share Holdersfrom Beijing,China”的横幅已经站在主席台边很久了。

  巴菲特没有来,既没有来参加跑步,也没有来宣布比赛开始。这让我有点失望,但我还是和摆放在现场的巴菲特的玩具头像合了个影。

  八点整,比赛正式开始,一个一个都跑得飞快,没人想着“慢就是快”的道理,我也以26分47秒的成绩马马虎虎地完成了比赛。看来要成为巴菲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跑完步,我和谢红搭乘专门过来参加会议的侄子的车往美国乡村音乐之都田纳西州首府拉什维尔市出发,去参加他在范德堡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典礼。途中,在中午吃过巴菲特投资的“DQ”汉堡以后,在圣路易斯过夜。

  早上四点,我醒了过来,又在想着肖主任安排的事。要不还是写一点吧?我的认真劲又在鼓动我了。于是,坐在床上,我提笔写到:

  巴菲特股东会

  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六,全球几万人都会如朝圣般地来到巴菲特的家乡——美国中部、人口仅40多万的小城——奥马哈,参加由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大会。这是当地每年最重大的盛会!

  投资人会在上午九点开始、持续6个小时的股东大会上,向86岁的巴菲特和他的搭档、90岁的芒格提出60个左右的各类问题,请教他们的看法。两位老先生从坐下来开始,除了中午吃饭的1个小时外,一直坐到下午三点,从不离开座位一步,包括如厕,这是让大家十分惊叹的事。

  这可能也是股神的与众不同之处吧!

  对于巴菲特,基本的看法是,他股票投资做得特别好,他的价值投资理念,他的名言如“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等都是股市中人耳熟能详的。

  其实,巴菲特的股票投资与纯粹的股票投资有着显著不同,那就是,他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进行股票的买卖,而不是为了博取差价。

  所以,我认为,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他是:以并购为先导、以经营为基础、以绩效为目标进行的投资。

  他买进股票的目标是为了给他的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带来持续的现金流和业绩回报。正因如此,他可以持有可口可乐、喜诗糖果、华盛顿邮报等几十年。这种长期投资是股票投资者根本做不到的。所以,如果从这方面来学习巴老的价值投资,很难取得成果。

  据此,巴菲特的过人之处在于以下两点:

  1)股票投资(或者更确切地说,公司投资)方面,如何从独乐乐到众乐乐。

  巴菲特买股票,是市场人士都知道的,但很少有人会马上跟着买,因为他买的股票大部分人都看不上,或者认为是错误的投资。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大家会发现,还是巴菲特做的对。那时,巴菲特提前买的股票就会大涨,也就是众乐乐了。

  2)公司经营方面。

  因为他买了大量的公司,这些公司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多样多元、业态复杂,有30多万员工,世界各地都有投资。像这样庞大的体系,光文件签字就要花大量的时间,何况还要讨论业务发展或解决过程中的很多问题。

  我们这次一到会场外,就看到几十个他旗下公司Netjets的机长和高管手举牌子在游行。而他的总部2014年底才有25人!

  他是如何驾驭公司的呢?

  这是十分值得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公司的领导者思考和学习的问题。这样,这些企业领导最起码可以不用每天七点就到了办公室,晚上十点还在开会。

  文章发给肖主任以后,第一时间就被发表出来了。这让我很汗颜:多么粗浅的东西啊。1955年,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携法国存在主义作家波伏娃访问中国。访问即将结束之际,萨特讲了这样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中国最直接的现实就是未来!

  是啊,中国最直接的现实就是未来。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这就如同跑步,刚开始只想着跑跑玩玩的,能跑5公里了就想着跑10公里,能跑10公里了就想着跑个半马,其实心里想的是何时能跑个全马!还是“Invest in yourself”,一点一滴地开始吧,慢就是快!

  (注:为了方便手机阅读,小雅对文章做了段落切割,并加了小标题。)

  杨玉成简介

  杨玉成现任东方证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董事,同时担任东方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诚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曾任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系教师,君安证券有限公司证券投资部总经理助理。

  本文归“聪明投资者”版权所有转载请后台联系,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欢迎后台留言交流,投稿请发至zishi0808@qq.com

 

责任编辑:徐巧 SF184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