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7日10:07 一财网

  坚守公募十三年 兴业全球总经理杨东即将奔私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多个渠道独家获悉,兴业全球基金(下称“兴业全球”)掌门人、总经理杨东即将从其坚守了近13年的公募基金离职。

  第一财经赵星巍

  7月16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多个渠道独家获悉,公募基金老将、兴业全球基金(下称“兴业全球”)掌门人、总经理杨东即将从其坚守了近13年的公募基金离职。

  “他离开是大概率事件。口耳相传,基本公司现在都知道了,只是还没有出官方的说明。”一位在兴业全球工作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其上司针对此事曾对内部员工安抚道,“公司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离开而改变什么”。而据另一位接近杨东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他的手续还没办好,所以现在还没有正式离开。”

  对此,记者向兴业全球进行求证,相关人士17日早间对记者回复称,“这个事情我们目前还没听说。”

  值得注意的是,掌舵兴业全球近13年的时间里,杨东和兴业全球见证了行业的“公奔私”浪潮。2014年及2015年间,杨东手下的王晓明、陈扬帆、杜昌勇等人也相继“奔私”。加上杨东此前在兴业证券的旧部,《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初步梳理出了阳光私募江湖上的“兴业系”私募版图。

  “老将”即将告别兴业全球

  公开资料显示,杨东生于1970年,历任福建兴业证券公司上海业务部总经理助理,证券投资部副总经理兼上海业务部副总经理,兴业证券的证券投资部总经理,兴业证券总裁助理、投资总监。2003年9月30日,经证监会批准,兴业全球基金在上海成立,杨东同时从兴业证券的职位上离开,赴任兴业全球基金。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4年9月,兴业全球管理规模首次超过千亿。至2016年6月30日,兴业全球基金规模排在第18名,较2015年末上升3个名次;基金规模达1248.62亿元,环比增长10.43%。杨东掌舵兴业全球近13年,相较起其他老牌公募,他带领兴业全球“冲”规模的速度算不上快。“他在业内是比较特立独行,没有想着一定要冲规模。”一位前兴业全球员工评价称。

  过去10余年间,老牌基金公司总经理一职变动无数,“老将”相继离开,而杨东则始终在兴业全球坚守。如今,“兴全老将”也要告别了。

  “杨东的水平值得肯定,业内挺认他的。凭他的名气出来做,可以轻易地募到很大规模。”正如一位熟悉兴业全球和杨东的私募投资总监向记者所言,杨东的“老将”身份和水平在业内有着较高的认可度。而对于广大市场人士来说,杨东的声名大噪,主要源于他对市场行情的两次精准判断和“苦劝基民赎回”的鲜明个性。

  2007年,在A股6000点高位时,杨东以公开信的形式“苦劝”基金持有人赎回股票基金。8年后的2015年,当股市站上4414点之后,杨东的看空观点也非常鲜明。彼时,兴业全球几乎所有股票型基金的一季报策略都重复着一个观点:“我们对A股市场当前的热度比较担忧,对下半年的股市表现较为悲观”。而据记者了解,这一观点正是出自杨东之手。

  2016年1月,兴业全球基金专户投资部副总监吕琪发布朋友圈:“今日郑重提示:建议客户赎回,今年本人管理产品大概率不能赚钱”,一时间引起市场热议,吕琪也被称为“良心基金经理”。

  不过,后期经证监会查明,吕琪的做法表明,兴业全球对投资管理人员的言论管理及网络自媒体管理比较薄弱,相关制度未能有效执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杨东也因此被证监会出具了警示函。

  至于杨东离职后的下一站,前述兴业全球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他大概率会成立自己的公司。据我所知,他比较关注美股市场,具体方向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兴业系”私募版图揭秘

  坚守13年的掌门人即将离开,而此前的2014年及2015年,兴业全球已经历了一轮核心成员出走潮,期间离职的高管不少投入了“奔私”大军。加上杨东此前在兴业证券自营部(证券投资部)的一众旧部,私募江湖中俨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派别:“兴业系”。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兴业系”私募至少包括兴聚投资、猛犸资产、睿郡资产、宽远资产、大朴投资等5家。经历了2015年的牛熊更迭,“兴业系”私募们如今可还安好?

  2014年4月,原兴业全球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明星基金经理王晓明奔私后成立上海兴聚投资。资料显示,王晓明于2003年底加入兴业全球,2004年开始任职基金经理,是公司元老级人物。其掌管“兴全趋势投资”长达8年,任职期间,该产品回报率为493.35%,王晓明“不疾不徐”的投资风格为业内所称道。

  Wind统计数据显示,兴聚投资旗下的23只产品(包括子信托产品)今年以来收益位于 - 18.31% ~ - 6.61% 之间。其中,多只成立于2015年5月及6月的产品表现不佳,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多为负值;而成立于2014年以及2015年上半年的产品整体回报较好,最高收益率超过100%。

  2015年1月,原兴业全球投资副总监、明星基金经理陈扬帆以一篇《光阴的故事》挥别公募,奔私创办猛犸资产。其此前管理的“兴全轻资产”斩获了2014年一季度业绩冠军以及2014年上半年亚军。2014年,“兴全轻资产”和“兴全有机增长”的回报率均位列于同类可比基金的前四分之一阵营。

  相比起在兴业全球时的名声在外,奔私之后的陈扬帆却可谓烦心事不断。2016年3月,陈扬帆被爆出“随意提取业绩报酬”的丑闻,引起了私募业界的强烈震动和基金业协会的关注。而就投资业绩来看,陈扬帆似乎也表现得差强人意。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猛犸资产仅有一只产品更新了最新净值。成立于2015年3月的“猛犸金色收获1号”7月8日的净值为0.7514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0.91%,成立以来收益率为- 24.86%。

  2015年5月,原兴业全球副总经理杜昌勇也离职创业。资料显示,杜昌勇原为兴业证券自营部总经理助理,2003年作为创业团队成员加入兴业全球,同时担任旗下第一只基金“兴全可转债混合”的基金经理,也是不折不扣的“兴全元老”。

  奔私后,杜昌勇成立了上海睿郡资产,旗下产品包括股票型基金以及债券型基金,其中债券型基金居多。Wind数据显示,杜昌勇旗下有最近净值更新的3只股票型产品,今年以来收益介于- 2.85% ~ 1.09%之间,成立以来收益率也多为正。

  2014年5月,原兴业证券资产管理分公司(简称“兴业资管”)总经理徐京德奔私,成立上海宽远资产。据了解,在担任兴业资管总经理之前,徐京德也曾在兴业证券自营部就职,为彼时自营部总经理杨东的下属。

  因此,徐京德虽未曾在兴业全球就职,但也是杨东旧部,宽远资产也属于“兴业系”私募的一员。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8日,宽远资产有最新净值数据的7只产品今年以来收益率位于 - 2.19% ~ 8.9%之间,产品净值均在1元以上,成立以来收益率均为正,最高收益率达63.70%。

  另一家“兴业系”私募为上海大朴资产。2012年1月,原兴业证券研究所所长颜克益牵头创办大朴资产,目前担任公司创始合伙人兼总经理。资料显示,在担任研究所所长之前,颜克益历任兴业证券自营部研究策划部经理、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同为杨东的“老旧部”。

  在上述几家“兴业系”私募中,大朴资产成立时间虽然最长,但产品发行数量却不算多。数据显示,大朴资产旗下共有6只公开产品,截至7月16日,共5只产品更新了产品净值。5只产品今年以来收益率位于 -1.05% ~ 2.68%之间,净值均高于1元,成立以来收益率均为正,最高收益率接近200%。

  就目前的比拼结果来看,综合考虑净值绝对值,今年以来回报及成立以来回报,同为杨东的老部下,兴业旧部(宽远资产、大朴资产)的业绩表现好于兴全旧部(兴聚投资、睿郡投资和猛犸资产)。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相关阅读

中国应该走怎样的创新之路

中国足够大,中国人的心胸足够宽广,我们的地域差距又很大,我们应该既学德国又学美国。我们可以做像BAT一样具有颠覆性的创新。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恐怕我们还要向德国学习,做一些连续性的东西,就是“从1到N”的改进,牢牢地占领中间技术。

贸易保护主义是经济复苏大敌

中国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也是欧美乃至新兴市场实施贸易战的主要目标。尤其是美欧市场,以滥用和消费WTO的方式,几乎是对中国所有出口商品都启动“双反”调查。更糟糕的是,美欧正在协同立场,将贸易保护主义和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挂钩。

供给侧改革考验地方政府责任心

在供给侧调结构过程中,改善这个地方的教育结构,改善这个地方的资本投入结构等都属于供给侧,所以地方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非常大。但是地方政府官员需要有长远的观念,不考虑长远就是不作为,这对他们的责任心提出了更高要求。

80%利润流向金融业是种经济病态

目前金融业占据绝大部分利润的现状若得不到有效改观,中央政府出台再多的财税优惠政策都只能无济于事,这些优惠政策的果实最终都会沦落为金融业的“下饭菜”。同理,受利润低微瓶颈制约,非金融企业尤其制造业的未来经营前景将是暗淡的,甚至是死路一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