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9日01:42 中国基金报

  截至2016年3月末,“南下”的内地基金在香港发行销售4457.5万元人民币,“北上”的香港基金在内地发行销售7.2亿元人民币。“北上”基金吸金规模已经达到“南下”基金的16倍。而在2月份时,两地的销售差距还只有4倍。

  中国基金报记者 姚波

  前三月基金跨境资金数据出炉,“北上”基金在内地市场逐步升温。不过,由于互认基金要求限制较高,今年仅有一只新增申报产品。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末,“南下”的内地基金在香港发行销售4457.5万元人民币,“北上”的香港基金在内地发行销售7.2亿元人民币。“北上”基金吸金规模已经达到“南下”基金的16倍。而在2月份时,两地的销售差距还只有4倍。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共有6只“北上”互认基金,平均销售超过1亿元人民币。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总裁王琼慧对基金销售情况表示满意。“旗下的互认基金销售符合预期。年初对销售数字的估计比较保守。摩根资产大部分的销售来自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

  据了解,“北上”与“南下”基金出现明显差距的一个原因是互认基金的渠道。人民币贬值预期自年初开始持续发酵,外汇外流渠道收紧,QDII额度又多时未有新增额度,两地基金互认成为境内投资者合法投资境外市场的重要渠道。

  王琼慧表示,今年境外投资的需求持续上升,海外投资热情很高。而境内资金出海的渠道受到限制,基金互认的渠道优势凸显出来。另一方面,基金产品特点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年初以来,全球市场动荡,整体投资风险偏好降低,而内地市场是以股票为主,对债券配置的需求提升,而投资亚洲债券可以获得分散的作用,而这种分散不仅是资产种类上的分散化,还可以获得投资区域的分散。

  不过,尽管“北上”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但今年新增的北上互认产品却仅有一只——3月份申报的海通资管(香港)环球人民币收益基金。据了解,按照现有北上基金要求,如需要产品在香港注册、有基金经理驻港,实际上“北上”互认基金符合条件的产品数量比市场预期要少。

  实际上,和QDII额度管理类似,今年对“北上”基金的审批也比较慢,近几个月仅有2月份批准了3只产品,另有十多只产品在排队等候。

  一位香港资深投行人士表示,互认基金更多的是为了促进香港本地资产管理行业发展,但是要求基金经理驻港这一条却限制了更多基金申请互认资格,而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许多产品也没有在本地注册。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