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复制拆分转开 三大产品创新加剧基金贫富分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4日 09:13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记者 杨磊

  刚刚忙完华夏回报二号基金的发行,华夏基金销售人员就紧锣密鼓地准备月底开始发行的“封转开”基金华夏平稳增长,该基金也成为华夏基金公司今年发行的第三只基金。在此之前,易方达基金公司已经完成了年内第三只基金易方达策略成长2号的发行。业内人士预计,这两家基金公司都很有可能在今年创造“一年发行四只基金”的历史记录。

  事实上,复制基金、拆分基金和“封转开”基金三大产品创新让实力雄厚的老基金公司可以更迅速地扩张,从而加剧了基金业内的贫富分化。

  突破发行记录

  “按照基金业内的惯例,一家基金公司一年最多发行两到三只基金,而往年一年发行三只基金情况都很少出现。”某大型基金公司有关人士表示。近两年来,只有华夏基金公司在2004年和广发基金公司在2005年实现了一年发行三只基金,一般大基金公司都是一年发行两只基金产品。

  然而,今年的情况完全不同。一位基金分析师表示,复制基金和拆分基金首先打破了行业内的惯例,在正常的两只基金发行审批中间,有实力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可以迅速申报并获批发行复制基金或者把老基金拆分,这样相当于挤出一只新基金,老基金公司可以借此轻松达到一年发行三只基金。

  从今年开始,小盘

封闭式基金陆续到期,按照基金兴业的“封转开”方案,在基金到期之前将有一个集中申购期。业内人士表示,这相当于给老基金公司一个新发基金的机遇,老基金公司可以很好地利用小盘封闭式基金的“壳资源”,在原封闭式基金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的基金产品。

  某老十家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表示,2007年是小盘封闭式基金的集中到期年,许多老十家基金公司都拥有两个“壳资源”可以利用,这为老基金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基金公司产品设计部门在加紧设计“封转开”后的新基金产品。

  统计显示,2007年有19只小盘封闭式基金到期,其中大成基金管理公司拥有三只基金,南方、华夏、博时、华安、长盛、鹏华等6家公司都拥有两只基金,也就是说这些基金公司明年拥有两到三个“壳资源”。2008年易方达基金公司的三只小盘封闭式基金先后到期,该基金公司后年将拥有三个“壳资源”。

  “即使今年不出现一年发行四只基金的基金公司,明年后年也一定会出现一年发行四只基金的基金公司。”上述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表示。

  增强老基金公司实力

  随着复制基金、拆分基金和“封转开”基金的出现,老基金公司的实力将明显增强。在现阶段基金发行市场火爆的情况下,每发行一只基金都意味着基金公司的实力上一个台阶。

  南方、华夏、易方达和富国都已经完成了复制基金或拆分基金发行工作,由于被复制和拆分的“母基金”需要成立三年或者三年以上并且有优秀的业绩支撑,复制基金和拆分基金被老十家和随后成立的三家老基金公司包揽。

  从已有复制基金和拆分基金发行情况来看,四家基金公司都借助创新基金明显提升管理规模。南方稳健2号基金发行规模达到53亿元,再加上6月底的管理规模447亿元,总管理规模已经接近500亿元;易方达策略成长2号基金仅仅发行了2天,基金发行规模约37亿元,由此,易方达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突破450亿元;另据记者了解,华夏回报2号基金发行规模和南方稳健2号基金规模相差无几,华夏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也因此突破400亿元。富国天益拆分基金发行同样火爆,该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已经接近150亿元,进入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前十名。

  事实上,即将到来的“封转开”基金对老基金公司的影响更大。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最先到期的全部是小盘封闭式基金,5亿至10亿份基金即使被赎回一部分对老基金公司的负面影响也不大,反而是多给了老基金公司一个新发基金的机会。按照现在的平均发行规模来看,平均每只新基金可以发行30-60亿元,由于每家老基金公司都有2-3个即将到期的封闭式基金“壳资源”,“封转开”基金可以促进老基金公司迅速扩张规模。

  然而,成立时间较晚、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显然无法从复制基金、拆分基金和“封转开”基金中获得好处。他们既没有封闭式基金,又没有成立三年以上业绩优异的“母基金”用来复制或者拆分,在今年开始兴起的这三大基金产品创新中,他们一无所获。在实力雄厚的老基金公司分享复制基金、拆分基金和“封转开”基金产品创新带来好处的同时,基金业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被拉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