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2月20日,由私募排排网与华融证券联合主办的“2015年(第四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在上海嘉里大酒店举行。主题为:资产配置时代——中国对冲基金股灾后浴火重生。圆桌论坛主题“后股灾时代 中国对冲基金如何磐涅重生”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田峰、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俊、广东新价值投资有限公司投委会主席罗伟广、深圳菁英时代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志鹏、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玲参与讨论。
以下为论坛实录:
周媛:有请第一组对话嘉宾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田峰先生、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俊先生、广东新价值投资有限公司投委会主席罗伟广先生、深圳菁英时代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志鹏先生、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玲女士!
接下来我们请几位业内大佬一起探讨一下怎么样走出目前的困境,首先话题从一个比较小的方面开始,最近几天刚刚出台了《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于这份征求意见稿的内容,不知道各位有怎么样的解读,结合对冲基金行业目前的机遇和挑战,谈谈大家的看法!首先有请田峰总谈谈看法!
田峰:征求意见稿我看了一下,和之前我们在实践当中实际的运作相比,比较大的是明确了一个募集主体,要求私募基金的销售机构只有两个主体。
第一,具有公募基金销售资格的。
第二,私募基金管理人自己销售自己的产品,这条是以前没有明确的,在这里讲的非常明确。
第二条就是关于宣传推广方面做了一些细化和明确,比如说对范围、内容这方面做了明确。以前我们也是这样执行的,公开场合是不能讲产品的,但是可以讲策略、讲品牌,讲公司发展,或者说在基金业协会注册的基本信息。范围也是更明确了,提到了微信或者其他的互联网手段,必须是特定的客户,而不能是随便什么样的客户都可以。这两条是最核心的,这是我的理解!
周媛:吕俊总看了征求意见稿以后有什么样的补充观点?
吕俊:不能向公开的公众宣传,其实历史上我们一直非常重视这一点。我们定位是高净值客户和机构投资者,相对来说我们还是比较重视,另外还要强调一点,认购的时候怕客户冲动,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周媛:展望一下未来结合内容有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罗伟广:以前的规矩也是这样,只不过现在相对明确一点,这块我不是很熟,因为我们好久没发产品了。第一不能微信圈宣传,点赞也不行,这证明了私募行业现在已经很主流了,影响力已经很大了。也证明了私募很激烈了,现在备案已经两万多家了。我在广州待了七八年,没觉得有那么多私募,如果有那么多私募,那整个网络都已经渗到每个客户了,所以募集的规则是越来越公募化了,加入了协会备案以后,以前没事的事,现在已经有规矩了。
另外一个角度,私募现在有一个问题,很多时候太同质化了,以前刚出来的时候比较草根一点的时候,大家靠业绩,搞几个产品打几个榜,媒体就来炒作了。以前基本上靠业绩导向,那个时候私募不多,现在排行榜前五十位的每年都有新面孔,所以生存环境比我们五六年前刚出道的时候激烈很多。所以从这个角度要突出差异化,我觉得渠道也要差异化,如果和以前一样都是做股票产品,都靠打榜产生业绩,这条路就越来越难走。
渠道方面,很难区分出几千家私募基金,渠道也好,客户也好,私募基金也好,必须做出自己的差异化,选一个细分市场,这样才能结合你的销售才能起到作用,否则大家混在一起,产品都不够分的。
周媛:制度上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规范了,面对竞争要做出差异化做出自己的个性。罗总对这方面有什么补充?
罗志鹏:我觉得前面几位讲的非常到位,因为我个人过去大概有二十年的经验,前十年在美国,后十年在香港,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投资人合格性的问题。征求意见稿出来以后,我个人蛮欣慰的,监管氛围已经到了一个专业层次,行业是不缺乏英雄好汉的,但是怎么定义你的客户选择你的客户的时候,我们行业在选择客人方面常常不会拒绝客人,不太适合客人的投资风格的话,不应该做积极的扩张。
刚才也提到了行业的机遇和挑战,我觉得行业现在是非常好的黄金阶段,在资金宽松层面,很多宏观经济学家讨论蛮多的,我们行业现在经过了七年比较大的震荡和考验,行业技术含量不高,但是所谓持续性不是很高。这次对投资人的合格性,怎么样定义选择你的客人,需要有很重要的合规风险,账号管理以及后续的合规管理,都是我们要持续高度关注的。
周媛:接下来我想我们看到目前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步成熟,大家可能越来越感觉到已经进入到资产配置的时代,在未来财富将会怎么样充分划分,私募资金在这当中占据什么位置,先听一下田总的看法。
田峰:我觉得私募基金本身的定位还是高净值客户,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客户结构像我们的海外产品90%都是机构,海外的养老金、大学基金会、股权财富基金占了我们九成,五十亿美金里面有四十亿美金都是机构。国内这边机构客户还是在逐渐机构化的过程,个人客户可能更多的是通过一些机构化的产品进行配置私募基金。比如说通过某某某,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中介机构,大家可以看到,未来私募基金数量越来越多,不同的风格个人投资者选择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对于一些一般没有时间精力做分析的,对于一些高净值客户,还是要认真选择把时间拉长,我觉得私募本身和公募是有一定差异的,是追求绝对回报,牛市、熊市,要给客户赚到钱才行,而不是说赔了钱,客户还是不满意的,这是我的看法,就是未来是走机构化的过程。
周媛:吕俊总对这一点有什么样的补充?
吕俊:我理解这个问题,私募站在自己的角度应该有一个定位,现在私募公司的数量是集聚增长,据说现在已经有一万家了,财富管理行业公司数就更多了,所以定位非常重要,成立时间比较久的公司,也是在市场的摸爬滚打当中慢慢寻找自己的定位。我感觉私募公司有一到两个自己最擅长的策略,就可以在市场上有一定的份额。从容公司我们有两个策略,一个是宏观配置策略,还有就是做成长型行业的策略。两个策略完全足够了,一个私募公司不要要求太多,把手中的活干好,有这么大的市场,也便于机构投资者对我们进行配置,包括比较资深的高净值客户,他们进行配置的时候有他们的选择,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另外一方面要把定位找准。
王玲: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分享三点,第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无风险利率下行,导致机构投资者未来资产配置,这里面以前不管是银行或者是保险机构,我们为了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的收益,把资产配置到债市,甚至一些非标资产。现在不管是货币基金还是债券利率,从13年的四点多,下降到现在的三点多,前段时间三点都不到。另外债券基本上下行了3%,非标资产来看,随着房地产投资下降的情形,还有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风险,未来非标类资产的供给也会呈现一个缩减的态势。所以从未来来看,大的方向来看,机构投资者把主要的资产朝权益类市场配置肯定是非常明显的趋势,以及内在的需求。
第二个方面,现在是股权投资时代的元年,类似于十几年前房地产市场的状况,过去房地产十多年的黄金期基本上结束了,未来十年是权益类市场的黄金期。现在大家看到房市除了几大一线城市交易量比较活跃,呈现微量上涨的趋势以外,可能一些普通的中型城市一些小型城市,房地产已经进入一个长周期的拐点,所以我们觉得从居民的个人资产配置来说,未来权益类资产肯定也是一个大的方向。
最后我们从机构的资金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第一类,我们看银行的资金,银行一个就是理财,另外就是私人银行的资金。银行的理财资金截至九月份的数据已经到二十万亿了,年底前还是有持续的增长,肯定超过二十万亿以上。银行理财资金股票配置只有6%左右,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测算,如果说我们明年银行理财基金配置率达到10%,因为现在保险达到了13%,我们按照10%来估算,我简单测算一下可能会有1.5万亿左右的估量,另外还有私人银行资金,如果按同等的配置率测算一下,大概有五千亿的等量,加起来银行有两万亿的增量。另外就是保险、社保方面,不详细说数据了,我们测算了一下也大概有五六千万的增量。还有居民的储蓄搬家,如果说股市企稳以后有持续的效应,我们可以从上一轮牛市看到,居民储蓄搬家的流量也是挺大的,还有海外资金进场,随着未来中国市场加入国际指数以后,可能吸引外资的流向也是非常希望明确的。
周媛:未来前景还是非常美好的。下面聊聊下一个话题,现在很多私募公司准备上市新三板,私募公司上新三板的热潮愈演愈烈,说到这个话题恭喜菁英时代的罗志鹏罗总,他们的公司22号就要敲钟了,在这里想您给我们分享一下,你们公司上市新三板的心路历程,这件事情对你们有什么意义,未来有什么样的规划?
罗志鹏:谢谢主持人的祝贺,新三板给我们带来了比较历史性的机遇,讲新三板之前,回应一下吕总提到的,对各家投资风格的坚持,这是我们往新三板挺进的最重要的基础。因为我们公司过去宣传做的不是很多,菁英时代过去十年来,公司已经成立了十年,十年来我们一直做一个事情,就是产业投资人。而且我们几个主要合伙人,各种背景都就,做海外的经验,有做量化有做策略的,回到菁英时代我们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单边做优,而且我们衍生性产品不做,也不做杠杆,也不做空仓。当春做持续看优中国的理由。未来十年二十年,华融证券讲的非常好,慢牛、大牛的格局还是存在的。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我们希望持续朝这个方向,今年年初压力非常大,因为和很多客户不管是机构还是高净值客人交流的时候,觉得我们过度保守,我们希望能够帮客人稳健的赚取20%的利润。今年市场有比较大的波动,我们公司四月以后没有发新的产品,所以很多机构客户的钱我们不收,我们不做空,投资风格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比较自豪的一点,是我们从产业投资的观点做市场,所以这是和市场上一些公司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从这个方向出发,过去平均我们持有的公司一般是三年到五年,所以很多产业好的公司主动来找到我们合作,我非常感谢再新三板的历史机遇之下,今天从二级市场,接下来帮助上市公司产业进行整合,未来五到十年大家看好的大健康、大医疗、智能硬件、智能制造有很多机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革新取得红利,过去只是生产要素方面的提升。上新三板不是融资管道的提升,而是我们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创新,达到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把投资绩效更扎实地体现出来,这是我们最大的机遇,我们一直鞭策自己往这个方向努力!
周媛:现在有很多私募公司想上新三板,但是有没有公司没有这个打算呢?在前两周深圳举行的亚洲资本年会上,两家私募说没有这个打算,不知道在场的几位什么样的想法,其他几位公司现在有没有上新三板的打算。吕总为什么没有上新三板的打算?
吕俊:各家考虑的角度不一样,像我们这种成立时间比较久的公司,销售渠道是相对比较完善的,融资完成按照我的计划进行的,很多渠道我们都放弃了。如果我用股权融资的话,是代价最高的融资方法,像我们ROE可能是几千几百的ROE,把这个考虑进去,股权融资成本过于昂贵,然后我们要坚持一个特定的策略,比如说坚持做宏观配置策略,或者坚持做成长股策略,如果你是一个风险比较集中的公司,坚持做这种策略可能会碰到不顺的时候,但是不会遇到来自外部股东的压力。如果你是公众上市公司的话,你就会有来自外部的压力,股东觉得你为什么大盘股涨了不追大盘股,会有这样的压力。
所以我觉得综合融资成本考虑,综合公司的运营独立性考虑,我觉得我们宁可把自己的股权卖给别的公司,这是可以的,但是公众在那不停地交易,我们从这个角度考量,我们是持保留意见的。
周媛:刚才吕总说了没有上新三板的考量,说他的理由的时候,田峰田总深深地看了吕总一眼,田总想说什么,是有上新三板的打算吗?
田峰:我们暂时没有,但是不排除以后有。现在没有上新三板的打算。
周媛:对于私募公司上市新三板各个公司都有不同的看法,王总补充一下!
王玲:其实吕总把我想说的都说了。我补充一点,刚才吕总说的都是我想说的。另外我们公司和吕总公司很像,我们也是成立八年多的老私募公司,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更简单更单纯,旗下四十多只产品,都是同一策略,就是做全方位的覆盖。所以我们也是非常坚持自己的投资方法和思路,所以我们像吕总讲的,我们希望能够专心所有股东都是我们内部股东,我们有更好更稳定的团队,更好的内部激励,专心把策略做好,给投资人把收益做好。
周媛:谢谢大家的分享,接下来探讨一个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大家这几天都被一件事情刷屏,就是万科第一大股东之争,先来问一下田峰田总,怎么看第一大股东之争,你看好谁会赢。
田峰:因为我觉得这个事件可能是标志性的事件,在资本市场上。未来可能会更为常见,这里面除了大家看到的一些金融机构处于投资的目的入股一些上市公司之外,我接触的更多PE机构或者其他的金融机构,他们有在做这个事,我觉得是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比如说有一部分上市公司面临转型,可能需要找一些外围的资本方合作,寻找一些转型的机会。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场外的资金也会主动做这件事,通过注入资产,现在很多上市公司,特别是传统行业现在真的找不到方向。有这样的契机对于投资人来讲不是坏事,事件本身很难讲,但是我觉得这是很好标志性的事件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未来一个大的并购时代从此发展起来。
周媛:接下来听听吕总的看法,您会投票给谁?
吕俊:我觉得他们只要按照资本市场的规则来,不要瓜分不要揭老底,不要算人家钱来的干净不干净,就是一个资本说话的游戏、资本说话的规则,谁钱多谁说了算,谁对股东的利益有益谁说了算。这是一个资本市场,如果资本市场就是资本说话。只要是合法合规的,最后大家争取自己的支持者,让资本自己站队就行了。我觉得资本市场遵守规则比个别企业要重要的多。任何一个企业消失了,但是这个行业不会消失,但是如果这个行业没规则了,那这个行业就全完了。所以我觉得大家按照游戏规则做,按照游戏规则玩是最好的。
周媛:两位都挺谨慎,听听罗总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罗伟广:我也不会投票,这种事情我碰到比较多,两个老板有冲突,万科如果从资本运作的角度,可能是多赢的,现在大家觉得肯定输定了,两个高傲的男人,那么有背景,现在闹起情绪来了,拿几百亿闹情绪太过分了,就算是野蛮人赢了,也是为了赚钱,为了股东的利益,我觉得万科是一个股东利益和员工利益并列的公司,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应该是股东的利益优先嘛。如果野蛮人赢了,但是原来的团队也适应这个规则是好的,现在有一种文化觉得野蛮人赢了,团队就毁了,万科最厉害的就是团队,团队毁了万科就毁了,这种思路很奇怪。从万科的角度,这个问题是历史形成的,你要尊重资本市场,说明你不知道自己的市场价值,从我们产业资本的角度,我注进去的东西值三百亿,只是你不知道,所以我觉得这两个确实是标志性的事件,代表并购时代来临,只有大家遵守规则肯定是多赢,舆论都觉得这肯定是多输的游戏,或者肯定有一方成败,说明并购文化还没有成熟。
罗志鹏:我也不选A或者B,我先声明一下,我们公司过去在以前地产关注比较多,最近这几年比较少关注,所以我个人没有多关注这个事件。我这里要提一个另外的观点。
前面几位老总讲得非常好,从游戏规则、公司治理方面,这个事情在欧美或者台湾香港市场屡见不鲜,这是中国市场成熟的表现。可能赢的不是A也不是B,最后跑了一个C出来,今天市场上鹿死谁手很难说,不管是A还是B胜利,另一个也不可能全撤,所以在公司治理方面对股东价值创造维护和增长方面要求非常多,所以对中国市场的革新,以及产业各行各业的充足兼并有重要的意义。C是谁我也不知道,美国的例子可能比较多,国外的例子不见得接地气,我举一个台湾的例子,台湾的市场和香港比较不一样,金融业几个家族垄断,像万科这种大公司,如果股权还是比较高度集中的话,空间可能不是那么大,但是长期的发展以后向一个经营权和管理权比较大的区分情况下,美国很大大公司,包括台湾大公司,第一第二股东持股不到50%,从大股东立场拿到了杠杆,这是非常不可限量的。不见得是A或者B赢,很可能会出来一个C,要经营这个公司的话,必须拿出政策,必须为股东谋福利造福利才有资格在公司继续做下去。
周媛:从八卦的角度大家更关注谁赢,从资本的角度来说,大家更希望判断结果。我们希望通过这件事情让中国的资本市场走向成熟,这件事情的结果可能只是资本市场进程上的插曲。王玲总有什么样的看法!
王玲:我也不会投票,没有太多的补充,前面各位大佬说的非常详实了,我表达一个祝愿,因为万科毕竟是非常优秀的A股上市公司,我们希望未来不管谁入主,希望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结局吧。
周媛:感谢几位对目前热点事件的关注,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思路和启发。接下来继续探讨,比如说刚才说了私募公司上市新三板的事情,现在再具体聚焦一下新三板市场上的一些机会。
田峰:新三板市场我们觉得还是一个基础的市场,从多层级市场的发展规律来看,数量非常大,这里面也是鱼龙混杂,我们从去年开始涉入这个市场,建立了一二级团队专门做新三板,发了三期产品,二十多亿的规模,通过我们投资,我们发现这个市场必须要把一二级结合起来,特别是回过头来看,去年年底开始涉足到今年开始投,因为有很多产品成立的时候,已经到了市场相对比较贵的时候,那个时候没有参与二级市场和定增,都是拿的没有挂牌的公司股权,这样回过头来看这个选择还是对的。首先我们拿的价格是便宜的。其次我们的产品又比较长,这些公司的价值起来比较高的。我们可以在产品投资期内,不管是通过并购还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我们觉得还是有信心把它做好。
新三板市场总得来讲,我们通过投资,发现这里有很多非常好的商业模式,我们建了一个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团队专门做市,从今年年初到现在我们看了很多公司,这些公司有很多商业模式,很有可能在未来三五年之后甚至时间会更长一点,具有行业颠覆性。对于我们二级市场的投资其实有很大的帮助,一个基金经理管了十个亿,可能一家公司投了几百万可能不值得,大炮打蚊子的感觉。但是我们通过观察和研究,对整个行业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未来行业的一些暗流涌动的机会我们会看的更清楚,这对我们二级市场的投资,包括PE市场一级都会有好处。
另外一个方面,我觉得这个市场同时也是一个门槛比较高的市场,要求专业性比较强。比如说我们作为一个专业的投资机构投,可能上市公司的管理团队给我们讲的很详细,作为个人投资者,能不能分清楚商业模式,这里面可能还是暗藏着一些风险的。所以我觉得要介入市场的话还是要借助一些专业投资者介入比较好,个人投资者直接介入新三板市场风险还是蛮大的,毕竟流动性不好,所以一旦介入可能要把时间拉长,两年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所以这里面我觉得还是需要一定的专业性。
周媛:注册制马上就要推出了,注册制对于新三板有什么样的冲击?
田峰:我觉得新三板方面,非常赞成田峰总讲的,新三板里面有很多机会,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有那么多公司。因为有些公司处于早期,所以机会会更多。
第二,那么多公司,上的时候不像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经过了严厉审核,基本上就是符合标准就可以上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这两个事情搞混。新三板应该使用的一些规则按我理解应该是使用PE的规则。而不是使用二级市场的规则,二级市场有很多方法,可以长线可以短线,你觉得不爽马上卖就可以了,新三板没有这种机会,进去以后就做好长期准备。所以它应该适用PE的规则。但是做PE参与竞争的话,PE有一些保障你可以谈一下,对赌协议等等,现在司法解释上对对赌也有一些不利的东西,但是至少PE,投资和管理层沟通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二级市场,所以我建议新三板投资者要逐渐建立起对新三板上市公司的影响力。
周媛:罗总对于新三板有什么样看法?
罗伟广:从PE的角度是贵的,新三板的意义是信息相对透明的PE精品展示场,不是二级市场,说新三板上市是为了忽悠投资人的,现在已经上市四五千家了,很多企业是没有规范的,对于一些有钱想投,但是不能跨过一级市场信息不对称,我投的行业都是五倍八倍,新三板十五倍我宁愿卖了,PE再往前是VC天使,再往后才能新三板,新三板实际上就是一个PE市场的规则,所以很多人现在弄不懂这个问题。
第二个确实是长期,我们可能下半年会挂,因为我们我们做冰柜基金为主,没有经验做好PE,但是做二级市场主要是博弈,这个我也做不好。但是在一级半里面又懂一级又懂二级是最好的,所以我就需要长期的钱,长期的钱我觉得新三板可以提供给我。我宁愿摊薄我的股权。我觉得中国资本市场有很大的机会,很多钱都来了,但是这些钱还是快钱,所以做股票的人是没有地位的,因为随便都可以赚钱,但是股票跌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了,以前我们没有筹码,现在一些被时间验证过的私募都可以融到钱,如果新三板赚两个亿,三十亿估值,我觉得这个生意挺划算的,新三板对于资管来说是新的模式,可以绑定很长期的钱,可以安定的实施自己的策略,这是以前做不到的。
周媛:接下来请吕总给我们分享一下,我们只有目的市场上投资工具不断增加,怎么样应对多样化选择,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吕俊总从容投资在宏观策略上有非常优秀的策略表现,请吕俊总在这方面分享一下!
吕俊:我们差不多五年之前实验宏观配置的模型,三年之前设立了基金做宏观投资的策略。宏观投资涉及的资产类别比较多,股票、债券、商品,对资金的容量比较大,而且适合这种长期在市场摸爬滚打的老兵,因为各个资产类别都投资过。
像今年,虽然股票有很大的风险,但是今年债券对我们的贡献非常大,特别是九月份以后,十年期国债利率从3.5、3.6,一口气破3了,这是一波很大的行情,因为债券的杠杆很大,可以最大放到50倍,用一些工具比如说债券期货。这是非常大的行情,我们在债方面,有的品种涨了70%到80%。其实今年我们觉得商品也产生了大行情,你看石油、螺纹钢也是跌的一塌糊涂,今年主要是股票太好了,我们腾不出手深入做商品,股市发明了一个名词叫恶意做空,现在说生产产品的也恶意做空,期货的玩家也有恶意做空,这本来就是双向的市场,为什么不能做空,做空了虽然对它不利,但是对企业是有利的。特别是商品,有40%的资源都是进口的。做空,对于中国全体国民产生多大的福利。但是我觉得经过这波大的下跌,后面机会就比较难把握了。因为做空的空间被压缩了很多,所以宏观投资过去三年给投资者提供了很多机会,而且是一种差异化的机会,并不是像非得依靠某一个特定细分市场。也算是一条新路,其实宏观投资在海外是很大的资产类别,在国内这才刚刚开始。我觉得宏观策略是蛮好的。
周媛:下面了解一下罗伟广总,你们有一个举牌基金,这也是国内旗帜鲜明提出的为了举牌上市公司而设立的产品,对于这个产品,罗伟广总分享一下!
罗伟广:中科招商的善总说希望有阳光举牌,所以我就弄了一个阳光举牌,背后的逻辑其实很多年前已经实施了,你一定要做差异化,国外这个已经成型了,证明是可以的,但是中国没有人做,可能没有具备跨界的知识。因为我10年开始做股权,其实这几年没怎么做二级市场,但是二级市场股灾的时候给我提供了机会,很多项目想退出,但是上半年退不出。后来股灾的时候跌80%,像送钱一样,因为很多股票买的时候很便宜,对于现在IPO有门槛,并购充足那么高估值的,我能够算出来跌多少倍,所以股灾的时候很多产业资本为什么举牌,因为算这个账,只要注册制不实施,这也是宏观套利的方式。那个时候回二级市场布了一些资产,举十个牌卖了二十个标地,事实上这种模式也是一种思路吧,很多二级市场有资源的人,慢慢跨入一级市场,其实本质上原理是一样的,所以我说举牌基金并不是说要当大股东,而是成为它的战略投资者,帮助他们做资本运作,为什么一定要举牌呢?因为要避嫌。因为我可以偷偷买,买完之后就溜走,这样说不清楚。但是我如果举牌了,整个行为公开透明,因为我是做二级市场起家的,所有人都不会觉得你是做股权的,所以我只能举牌,我是针对某家公司。但是我觉得这个模式对于很多二级市场的大佬来说很有意义,因为一级市场是遍地黄金,赚钱太容易了,二级市场怎么赚钱没想明白,两三年之后总有一天要回归的,现在重点放在一级市场是理性的选择,如果偶尔二级市场有股灾的话进去举牌再让项目退出也是一个选择。
周媛:现在一级市场是遍地黄金,太赚钱了,田峰总您觉得怎么样?
田峰:我们因为二级市场做的时间长,做了十一年,一级市场07年之后我们成立了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开始涉足这块。目前的规模大概一百亿左右,非常赞同罗总讲的观点。我觉得注册制包括万科的并购潮,包括资本市场逐渐开放,这三个因素都可能会把不太高估的股票慢慢拉下来,因为这些股票估值可能太贵了,站不住。同时由于两个市场之间境内境外的,或者是境内不同行业板块的股票估值的差异,水可能是往低处流,以前流不动,因为资金没有出口,未来随着出口越来越大,资金还是往低估的方向走。比如说像港股,去年六月份,海外的资金回来买A股一样,当时基本上大家找股市回报率4%以上的股票很多。当时我们说什么时候涨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我们漫谈了一些苗头和迹象,如果回到去年六月份的时点,很多产业资本是在增值的,做PE当时的价值是很低的。目前港股的估值比金融危机时候的估值还低,基本上价格反映了对中国经济非常差的预期,但是我们在国内知道不会那么差。如果假设情况不是这样,那毫无疑问,如果把时间拉长,拉到半年以后一年以后,我觉得这种低估可能会逐渐回归正常,得到修复。高估可能也会回归均值。我觉得还是这样的观点!
周媛:接下来要问我们投资者最喜欢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明年A股市场会怎么走。第二个问题,各位明年的投资策略是怎么样的。第三个问题,各位看好什么投资机会。
王玲:我简单分享一下,我比较认同华融证券的马总讲的,明年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整体来说经济会有一个企稳复苏的迹象。我记得十一月份工业增加值好像比上个月涨了0.6,达到了6.2,这是今年以来次高的水平,一到十一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也是终于出现了首次没有持续下跌,因为上个月基本持平,所以我们觉得从数据来看,明年可能不会比今年更差。另外从消费来看,消费的占比已经超过了50%,增长增速也远超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另外一个,我们也看到可能传统的一些制造业指数没有上来,但是消费的景气度指数一直还是不错的。
基于这个情况,我们认为总体来说经济的基本面不会再出现持续的下滑。
基金面和政策面,大家的观念更一致了,分货币的情况还是会继续出现的,政策面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政府还是把股市像十年前的房市一样提到非常高的地位。明年政府的工作重点就是供给侧改革,需要资本市场强有力支持,种种中央的信号表明对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明年还是非常大的。
落实到投资上来看,我们认为围绕掘金供给侧改革,或者掘金十三五,我们认为梳理三条主线,就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消费,看好消费有两点理由。第一点理由,人均GDP达到八千美元的水平,从国际上来看,人均GDP达到五千美元以上,我们的消费就会出现升级,大家的消费从基本的衣食住行会向娱乐、文化方向发展。围绕这个主线,我们认为旅游、影院、传媒、跨境电商、农村电商等等,都会有很不错的表现。目前公司从投资策略来看,主要是在这些方面,谢谢!
周媛:明年经济不会硬着陆,看好的产业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消费。请罗总讲一下!
罗志鹏:三到五年之间,我们看的是比较中期乐观的局面,在供给面方面探讨的因素不重复了。引用自己的结论,中国现在市场上经济环境来讲,走到这个环节上,其实很像美国八十年代,特别是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位的八年,做了很多激励措施,和国内政策很接近。
我提出一个观点,我们过去一讲到投资一百个经济学家只有一个理论,三架马车。接下来三年五年格局来讲,还是三个层面的问题,可能从改革从转型从创新方面找投资机会。前两项是中国独有的,制度上的转型和行业转型是中国独有的特色。第三个创新就是全球一体,老外在某些领域,特别是硅谷在创新还是占据领先地位。我认为另外一个另面的观点,我刚才提到,我们不做空,从行业投资者的观点,我们要积极找到唱多的利好。如果说中国将来在资金面的成长也是几十倍的涨幅,你希望十倍的利润是非常夸张的。我觉得投资人考虑的时候,要对自己风险的评估,在风险定义方面,我们对投资人的合格性也花了很多时间琢磨。
最后一点,接下来我们的市场肯定是走比较理性的,今年发生的事情未来两三年内很难发生。谢谢!
罗伟广:首先我也是看好,二级市场现在是我也以来最好的,主要原因不是说是牛市,以前也发生过牛市,这次牛市是整个全中国的核心,我觉得整个宏观的东西我也会讲,但是我讲的不专业。我讲一些草根的东西。
我为什么鉴定的看好,我是从草根博弈出来的,去年上半年我们这帮人都很怕,觉得外面人太猛了,加了几百倍杠杆,赚了几百万几千万,散户都来和我讲股票怎么样,所以去年上半年我们很害怕,有些人可能一季度崩,有些人二季度崩,最后崩成这样我们没想到。所有人以为自己是安全的,但是所有人都不懂,没试过,这么一个牛市又有杠杆。今年试过以后一次以后不会再发生了,所有人都记住了,所有人都学会了,这是牛市最大的风险,这个风险消失了我们就做投资。因为大家有经验了。
经过这次以后,很多资金觉得市场很赚钱,其他地方赚不到,以前都是自己忽悠自己,炒房地产的钱和民间过剩的钱是不进来的,历史上炒股票没有地位,赚不到持续的钱。你可以统计很多因素说利率下降或者怎么样,这是最准的,因为我现在接触到很多以前都是我求他,他看不起我炒股的人,我觉得过去三五年都没有可以替代股权投资对他们的吸引力。未来我觉得只有个股的行情,因为那么多行情你也支撑不了。中国虽然有那么多钱进来会制造泡沫,但是不可能有总体的泡沫,所以我觉得指数不会很大,但是个股会产生很大的泡沫。我看两个极端。
第一个券商,蓝筹已经两三年没有行情了,明年很可能发生一次,我看好券商、银行、保险。
第二个,小市值,因为注册制实施之前,会有最后的疯狂,买卖双方的成本降下来了,未来肯定会有很多行情机会,另外看好小市值以及传统的蓝筹。
吕俊:你回头看今年的从大的资本配置来看,股票、债券、商品、外汇,这几样来看,最优的机会是做空仓,年头跌到年尾。次优的机会是债券,但是启动晚,也不反复,就是单边的。其实股票的钱今年挺难赚的,虽然上半年很少,但是折腾起来也很痛苦。外汇其实也是比较确定的就是贬值,但是必须要放很高的杠杆才能获利。
16年会怎么样呢?16年最确定的可能是人民币会贬值。然后商品和债券不太好做,因为已经跌了那么多了,剩下的钱不太好挖掘,万一经济一反复,好起来了可能就比较难做。所以16年第二好的是股票,其他地方没什么机会了,只有股票还提供一些机会,经过这个推导,你会发现还是看好股票。
周媛:股票的范围太大了,稍微给我们缩小一点。
吕俊:股票里面的并购是有机会的,像罗总讲的,他的并购项目是有潜力的。还有各种央企的并购,最后总会有机会,可能一开始看不到什么机会。
再一个就是供给侧的改革,会有什么样的举措,我相信供给侧的改革也是结合国企改革,会出现一些举措。还有一些新兴行业的公司,就老老实实成长,去年还觉得他贵,今年可能就不贵了。
田峰:讲一下结论,刚才我提到港股目前的估值反映了对大陆经济非常悲观的预期,刚才华融证券也提到这不是坏事,十年期国债破三这是一个标志,另外资本市场很多资金在房地产找不到机会,在固定收益市场找不到机会,在信托市场找不到机会,最后可能就回到股权市场来了,从这一点来讲,利率下行十年期国债破三是很有意义的事。至少从资金面来说没得选。反映到价格的东西就不要看了,看就看两点。
第一,房地产,我们看一线城市和部分的二线城市目前的房价在暴涨。深圳的房价过去二十个月基本翻番。北京上海同比价格涨了20%以上。目前虽然房价在涨,但是开工不俗,房地产投资数据还在往下走,从历史经验来看以及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明年房地产投资一定会起来,这块对中国经济的拉动还是蛮大的。
为什么买房子?逻辑很简单,最近人民币管制拿不出去,拿了大量的人民币,人民币又在贬值,所以就买房子。
很多城市过去一直没有供给,库存特别少,像上海、深圳、苏州、南京,这些目前房价涨的特别快的城市,库存消化的非常快。按照目前库存消化的情况,明年开工会起来,房地产投资会起来。
第二个我们观察到比较欣喜的一点,就是我们有一个预期,随着十三五规划的逐步落实,地方政府投资在明年可能会触底。会慢慢有往上走的趋势,这个趋势我们要继续观察。所以我觉得悲观的东西大家可能看的比较多,但是乐观的东西也会比较多。
我们觉得明年用一句话讲,目前整体估值合理,部分股票太贵,指数可能还是一个震荡,精选个股。如果说方向的话回想两千年美国的网络泡沫破灭之后很多公司都是在泡沫破灭之前拿到了钱,包括新浪,还有一些不错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在2000年之前拿到了钱,后来慢慢起来,通过三四年的精耕细作变成了好公司。两千年之后美国有一个概念,“漂亮50”,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会起来一批很好的公司很伟大的公司。
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去库存、去产能,很多行业现在还是处在艰难的去产能阶段,未来去产能之后,有一些细分行业机会也会慢慢涌现出来,过去一两年已经看到一些新的行业已经有这样一些迹象,也有一些这样的公司,从去产能当中活下来了,最后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快速增长。
周媛:非常感谢五位嘉宾的发言,这一组的圆桌论坛到这里告一段落,感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