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升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时间,必将在中国投资者的集体记忆里刻下一道难以磨灭的伤痕。

  在上证指数气势如虹的突破5000点大关、所有人都认为超越6124点的历史高点指日可待时,A股突然因清查场外配资的扰动而引发了一场异常惨烈的踩踏,在国家频频出手救市的举措中,仍然有数十万亿市值蒸发,因此而引起的居民财富的缩水无法计数。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有超21万个市值50万至500万股票账户“消失”,500万以上账户也有近3万个不见踪迹,股灾造成的影响可见一斑。

  在这场由“疯牛”转“闪电熊”的股灾中,管理层使用了各种市场和行政手段,意图挽救危局。截至目前,市场情绪已基本企稳,股市进入所谓“灾后重建”阶段。然而,付出如此惨重代价之后,我们更应该反思,中国的资本市场何以如此脆弱?

  经典的投资理论认为,股票的价格都是围绕其真实价值来回波动的,而股票的真实价值,则取决于企业当下和未来的经营业绩。但几乎所有参与者都承认,A股是一个散户市场,非理性的投资策略大行其道。

  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A股市场的参与者有数以千万计的个人投资者,还因为A股的机构投资者遵循的投资理念,甚至比散户更为激进,非理性特点更为明显。也因此才会出现创业板可以整体超过100倍市盈率,有上市公司为进行所谓市值管理,追逐市场热点而更名的奇异事件。

  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如果要想建立一个健康、长寿的资本市场,回归股市的应有之义,重新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应当成为管理层和所有投资者的共识。尽管在当下,中国资本市场回归价值投资理念,还依然面临众多内外结构问题。

  我们只是希望,这轮股灾能够让管理层以及市场的参与者都意识到,此前因牛市而掩盖的诸多问题,只能依靠制度、理念去不断修复和改进,而不会在牛市的烟花中自然消解。

  但我们亦相信,中国经济的基础依然牢靠,中国居民进行合理资产配置的需求越发强烈,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上的趋势也不会轻易改变,我们要做的,只是构架一个公平、合理的通道,来释放这些积极的能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