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茹远、王卫东、冯刚、吕猛、邱国鹭[微博]……继“公募一哥”王亚伟奔私后,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一波公募大佬奔私潮再度来袭。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看得到不少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坚守在公募的战营。他们为什么不奔私?
在公募,专注投资
好买基金在对天弘基金的基金经理肖志刚进行调研时,和他聊过“奔私”的问题。他认为,成立私募基金,不仅需要关注自己的投资,同时需要管理自己的公司。而对于更喜好专注投资的他而言,“奔私”无疑是一件分散精力的事情。的确,许多投资人把心思全部集中在了做好投资上,这是他们擅长的事。相比较而言,管理公司,管理团队他们不一定擅长,也不一定愿意去做,既然如此,在公募基金里悠哉专注于自己擅长的投资,为更多的人创造财富,何乐而不为呢?
在公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客观来说,公募基金公司团队庞大,研究体系完备,可利用的资源丰富。从宏观分析到微观测算,从行业研究到个股钻研,从股票市场到债券市场,从上证A股到海外QDII,都有专门的研究人员集中研究。虽然私募基金经理并不是“形单影只”,毕竟没有两把刷子怎敢轻易做私募?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相互协作扶持,在小编来看,也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当然除了研究团队,公募大家庭还有其他部分,市场、销售,就算是食堂的大妈也会给生活增添几分不一样的色彩。好买的研究团队拜访某基金经理时,正逢中午吃饭时间,他便拉着我们去食堂聊天,打饭的大妈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对着他说:“就知道你今天来,特意帮你留好了一大块东坡肉,来!”如此这般看似质朴的对话,却能让每天在冰冷的股市中拼搏的战士们感受到些许“人情味儿”。
在公募,让更多投资人感谢你
还记得刘明月从广发基金[微博]跳槽到中欧基金[微博]时,他在致投资人的信中提到:“理财是每个家庭都需要的事情。如果每个人都去干私募了,100万以下的理财需求怎么办呢?”的确,公募基金客户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私募的单笔资金量固然大,但是从参与人数而言,公募基金明显远超于私募。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募基金惠及的群体更为庞大。根据2014年中报数据的不完全统计,在目前已经发行的公募基金产品中,平均持有户数超过4万户,这还不包括2014年下半年大量跑步入场的客户。
在公募,也能突破体制
公募基金监管严、限制多、激励体制不完全成熟,或许是众多大佬奔私的原因之一。不过随着市场的发展,体制的完善,我们也可以看到公募基金正朝着健康的状态迈进。中欧基金就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例子。中欧将公司划分为不同的事业部,并且注入了股权激励的制度,将公募“私募化”,不但有利于激励公募基金经理更专注于投资,为投资者最大化创造财富,同时基金经理也能凭借自己的本事获取应得的报酬。这样双赢的局面正如刘明月所说:“如果能身处公募,又有体制突破,可以在一个简单又顺畅的环境中,为普通大众发挥点投资能力,岂不是很好。”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