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牛市遭遇260点急刹车 机构撤退大金融

2015年01月20日 07:30  21世纪经济报道 微博 收藏本文     

  编者按

  1月19日晚间,证监会网站刊登一文——《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当中提到上周五,证监会通报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同时央行货币政策司官员撰文称要防止过度“放水”。被市场解读为监管部门联合打压股市,证监会认为“这与事实不符。”

  综合记者采访的多方消息,三大监管机构是根据自己的业务逻辑自行做出的决策。并未有意联合。但是其效果确实会对目前的股市产生“去杠杆”的效果。

  根据德银的分析,A股属于全球杠杆率最高的市场之一。A股保证金债务占流通市值比重高达7.8%,占总市值比重也达到2.9%。相比之下,美国股市在牛市持续近6年之后,纽交所保证金债务占市值比重为2.4%;台湾地区股市为1.0%,日本为0.5%。

  高杠杆意味着流动性更多向股市流动,而对实体经济的直接作用减弱。因此各部门都会有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举动,并且控制高杠杆地区的风险。只不过,这些措施近期凑到一起去了。于是引发了A股的1·19行情。

  本期《21世纪经济报道》重点从去杠杆的角度来观察A股的1·19行情,同时在金融版块和财经版块都有从不同纬度记录这一财经事件。

本报记者 徐亦姗 北京报道

三大监管层合力“去杠杆”组合拳下,上证指数“如期”遭遇7年来单日最大跌幅。

1月19日,A股进入7年来最“冷”一天,融资盘出逃的恐慌最终由大金融/有色、煤炭、建材等领域扩散至A股各个板块。WIND数据显示,截至收盘,除WIND医疗、教育、互联网板块外,其余板块全线尽墨。这一天,上证指数暴跌260点,收于3116.44点,跌幅高达7.7%。

恐慌性情绪发酵成为大跌的首要原因,根据WIND数据分析,2014年以来,两融账户中个人账户从不足140万户增至2014年底的逾290万户,增幅超过100%。而在“两融”收紧、委贷禁止入市、央行[微博]流动性迟迟不开闸三大利空下,杠杆上的牛市无疑难以承压。

更受瞩目的是,A股的暴跌是否意味着牛市行情终结?WIND通过对历史上出现的111次大跌后的数据统计发现:其中大跌后次日实现上涨的是69次,概率占62%;而在次月实现上涨的次数为37次,上涨概率仅33%。

暴跌之后,牛市逻辑能否延续?三大监管层敲山震虎意欲何为?本轮牛市行情能否延续正在牵动着每一个投资人的心。

2.0版去杠杆

1月16日,上证指数强势上涨114点,保险、银行、地产等权重板块集体发力。当日,甚至有多位机构投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在下周打新资金回归的预期下,上证指数有望重攻3400高点。

但盘后监管层的联手“釜底抽薪”显然出乎机构们的预料。1月16日收盘后,证监会[微博]新闻发布会上“意外”公布两融严罚名单,中信、海通等龙头券商纷纷中枪;而两融门槛重回50万的监管口径背后,监管层对于杠杆牛市的态度已颇为明确。

这只是去杠杆的一个开始,当晚,银监会公开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指出委贷资金不得投向权益类投资,继两融资金后,股市又一资金入口被堵。

另一边,央行放水对冲救市的预期被彻底打消。周六,央行连续七周暂停公开市场的操作。

虽然三大监管层都是根据自己的业务逻辑做出独立的决定。但市场将三大监管层联手“去杠杆”捆绑到一起:A股的暴涨并未与实体经济产生联动,相反,在大金融板块主导的“杠杆牛市”巨量涨幅背后,资金由匮乏的实体经济不断入市,股市呈现“抽血式”上涨。

从上涨板块来看,2014年上证金融指数大涨81.97%,上证公用和上证工业指数涨幅也在70%左右,但其他行业指数涨幅均明显落后于上证综指,其中上证医药指数涨幅仅有6.31%。另一边,全市场2500多只个股,下半年蓝筹股行情启动以来,跑赢上证综指的股票仅有600只。

在这种背景下,监管层合力出手目的越发清晰:“疯牛”式上涨必须抑制,资金要由股市回流实体经济来。

“无论查两融也好,委托贷款的新规也好,都是为了稳增长,使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当中,卡住‘脱实向虚’的信贷渠道。使得2014年末及2015年初批复的大量项目和贷款都能流入实体经济。三大监管部门实际上是在相互配合。”国泰君安宏观研究员任泽平指出。

安信非银板块则更为直接地点评称,整体上看,这是监管层对短平快、大干快上的单一融资业务的警告。短期利空券商板块,调整节奏和幅度要观察对市场情绪影响。

另一边,新一轮面向实体经济的“加杠杆”动作已经展开。1月16日,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证监会与中国国土资源部协商,上市公司再融资及并购重组涉及房地产业务的,国土部将不再进行事前审查。

北京一家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国土部审查环节通常在2个月到3个月之间,由于审核时间较长,会延缓整个方案通过的时间。取消事前审查无疑将加速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审核速度,有利房企通过资本市场输血补给。

此外,伴随IPO环节的进一步松绑,将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融资作用。1月19日,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香港举行的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中国企业上市程序将不断简化,未来将取消企业境内上市盈利要求。

“未来企业在中国境内上市也可以不要盈利,我们也在改革当中。”肖钢指出。而此前,证监会为便利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已将上市审批的程序由13项简化为7项,并将作进一步的精简。

机构撤退大金融

上证指数一泻千里之后,尽管机构异口同声保持牛市观点不变,但在“去杠杆”的大主题下,前期飙涨的大金融板块似乎将进入缓冲期。

事实上,1月以来金融股的高位滞胀已经让一些先知先觉的机构颇为不安,“本次股市暴跌前(1月上旬),公司的‘中国式绝对回报’模型显示,周期股趋势下行,消费股和科技股趋势向上。”私募基金星石投资有关人士向记者指出。

在这种情况下,该基金进行大幅调整持仓:大幅减持周期板块股票,抛掉了金融、地产等前期上涨过快、估值修复结束的股票,只保留化工等景气度较好的部分周期股票;同时,大幅增加了食品饮料、农业等景气度趋势转好的消费股,软件、传媒等景气度趋势较好的科技类蓝筹股。

北京一家公募基金经理也向记者透露称,1月以来,他们已经开始撤离周期股,开始增持前期跌幅较大的信息股和医药股,保留部分估值较低的地产股。

而伴随着两融压力的不断释放,机构未来调仓的动向或将越发明显,前期被遗忘已久的高送转、具有抗跌性质的大消费、医疗和跌幅较深的成长股或将成为未来的热点。

不过,一些大金融“爱好者”仍然对该板块念念不忘,“每一次回调都是买入的最佳时期”言论再度尘嚣直上,华泰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罗毅就宣称,券商股的短期利空并不影响后续长期走势,券商股仍有50%的增长空间。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关键词: 上证指数股市A股市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沪黄浦区官员踩踏事发当晚在外滩吃大餐
  • 体育曝亚洲杯国脚将赴西甲 张琳芃受伤缺训
  • 娱乐周杰伦大婚 热吻昆凌(图) 视频直击
  • 财经2014年GDP增速今公布或低于7.5%
  • 科技机器人产业现泡沫:奔着政府补贴
  • 博客深圳晚报:诚挚致歉并撤回姚贝娜基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神考题:小龙女让杨过房产证加名
  • 易宪容:A股暴跌是投资者羊群效应
  • 如松:央行的“手”在颤抖
  • 徐斌:央行全面放水概率急剧增大
  • 水皮:绝不是530 股市的天塌不下来
  • 罗毅:券商两融四大谣言 坚决辟谣
  • 李迅雷:经济游走在通缩与挤泡沫之间
  • 刘姝威:仍然是牛市 将是更健康牛市
  • 洪榕:股市暴跌时赢家会这么做
  • 管清友:资本外流导致货币宽松推迟
  • 叶檀:券商利空 证监会似有心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