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基金业10大新闻

2014年12月29日 03:38  上海证券报 微博 收藏本文     

  临近岁末,那些定格在2014年的事件成为行业的发展脉络和基金业变革发展的多维注脚。

  风光一时的余额宝[微博]在降息中停止了扩张的脚步,将舞台让位于在牛市中独占鳌头的分级基金;一度“野蛮生长”的私募基金转身成为正规军,在阳光下快速扩容,并对公募人才的流失“推波助澜”;事业部制改革成为公募留人的最新尝试并在今年广泛铺开;在依法治市的阳光下,“老鼠仓”一个个现出原形……

  站在更替的时点,本报评选出了2014年基金业十大新闻。镜于过往,烛照未来。我们相信,对于基金这个年轻的行业来说,“变革”将是其向上生长过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①依法治市 捕鼠进行时

  2014年,监管层延续了对老鼠仓等违法行为的高压打击力度。原博时基金经理马乐、原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钱钧、原海富通基金经理程岽、原东吴基金[微博]经理魏立波、原汇丰晋信基金[微博]经理林彤彤等先后过堂,原华夏基金[微博]经理罗泽萍等也已被移交公安机关。

  去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微博]已立案调查老鼠仓案件41起,涉及20家金融机构,已有39名个人被移送公安。从查处情况看,人员涉及基金、证券、保险、银行等多类金融机构。

  证监会主席肖钢曾强调,资本市场本质上是一个法治市场,法治强,则市场兴。正所谓“不破不立”,监管层重拳出击打击老鼠仓等违法行为,扫除市场沉疴顽疾,有利于提升行业形象,提振投资者信心,更有利于资本市场成为“依法治国”理念的践行良田。

  ②私募变身正规军 迎来黄金发展期

  3月17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举行私募基金管理人颁证仪式,首批五十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成为可以从事私募证券投资、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私募基金投资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

  今年初,基金业协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根据协会秘书长近期发言,截至12月初,已有将近5000家私募机构完成登记备案,另有2600多家机构申请登记。

  获得登记备案证书,意味着私募基金开始拥有独立基金管理人身份,告别“野蛮生长”成为行业正规军;同时,不到一年的时间有如此规模众多的私募机构完成登记,显示出私募行业年轻的活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③子公司风险迭爆 监管更趋紧

  8月29日,华宸未来、金元惠理和万家三家基金公司因其各自子公司存在合规性问题,分别被证监会处以暂停新业务三个月的处罚,暂停业务的范围包括母公司和子公司。这是监管层对近期基金子公司频现的风控问题所作出的最为严厉的惩罚。

  近两年,部分基金子公司盲目追求发展速度而忽略合规风控,随着兑付压力的积聚子公司风险迭现。2014年下半年爆出的万家共赢资金被挪用最终出现在金元百利的账户中的“怪事”更是引发市场对于子公司风控漏洞的关注。而从去年开始,监管层也逐渐加强了对于子公司的监管,出台一系列文件规范行业行为,并多次组织证监局、基金业协会对部分子公司进行专项现场检查。

  随着监管风控政策的收紧,一度狂飙突进的基金子公司或将放慢焦虑的脚步,转而寻找一条更为稳健、长远的发展路径。

  ④股债双牛:资产配置“再平衡”

  2014年可谓是股债双牛的一年,截至12月26日,今年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涨25.39%,而去年同期为16.72%。同时,债券市场收益率也颇丰,涨幅高达15.58%,而去年仅增长0.71%。货币型基金和去年同期相比,收益率下降明显,去年为4.29%,而今年为3.86%。

  基础市场的走牛推动了基金赚钱效应的发酵。统计显示,年末私募和公募规模进一步增加,投资者入市的情绪积极。分析人士表示,2015年是信托到期的高峰年,居民财富的再配置正在进行中,未来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⑤工具性产品受宠:分级基金大热

  牛市的启动使得分级基金这一长期不温不火的产品一夜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由于配置了杠杆,基础市场上涨时分级基金将享受更大的涨幅,例如11月9日至12月8日,鹏华证保B累计单位净值增长率达到92.33%,区间交易价格涨幅达184.16%。

  此轮牛市让市场意识到杠杆的工具性价值,也让分级基金成为牛市资金的追逐对象,其场内份额在短短十多个交易日内激增200多亿份,几家重点布局此类产品的基金公司的规模大幅飙升。

  市场热情推动了基金公司对于相关工具性产品的推广积极性。11月份以来通过普通程序上报的9只新基金中,有7只为分级基金,多家公司已经把分级基金纳入产品线布局的重要环节,准备在2015年做大做强分级基金份额,甚至打造分级基金的持续营销品牌。

  ⑥基金发行注册制 新基数量不升反降

  8月8日,重新制订后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根据规定,今后对发行公募基金产品的审查将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基金公司发行公募产品的自由度大为提升。

  不过,囿于市场竞争环境的制约,在当下业已高节奏发行的基础上,基金公司已不再倾向于单纯“拼首发”,注册制并未让新基金发行出现再度“井喷”。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26日,年内成立新基金360只,较去年减少24只,这也是自2007年以来首次新基金发行数量下降的一年。

  ⑦首现公募主动清盘:有进有退良性循环

  8月16日,汇添富基金公告称,旗下汇添富短期理财28天基金拟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讨论终止运作事项。

  这是公募历史上首只主动清盘的基金案例,其示范效应使得年内多只基金先后宣布清盘,12月初,大摩华鑫货基、富国7天理财宝和万家市政纯债定期开放债基公告清盘。

  连续多家基金公司选择主动清盘旗下基金,说明公募基金对于产品清盘的态度已经趋于理性,这样也有利于在公募基金实行注册制产品发行提速后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良性循环。

  ⑧基金经理频繁离职 奔私潮涌

  今年以来,基金经理流动性再度提升。截至11月末,年内共有296名基金经理离职,几乎一天更换一位基金经理,再创公募离职年度记录。其中,有14位任职超过10年的基金经理离开原属基金产品、基金公司甚至公募行业。

  离职潮的背后,不少基金经理选择投奔私募。包括原兴全基金王晓明、原南方基金邱国璐、原宝盈基金[微博]王茹远等先后成立私募,更有业内人士担忧,随着行情的回暖,公募“奔私”的数量会进一步提升。

  ⑨事业部制改革开花 留人新尝试

  为了挽留人才,基金公司不断尝试机制创新。今年以来,以事业部制和工作室为代表的改革全面铺开,成为行业最新的留人尝试。

  不完全统计显示,自从早期如前海开源基金、中欧基金[微博]和招商基金开始尝试事业部制改革至今,截至目前行业试水相关管理创新的还有包括国泰、中邮、九泰、国金通用、中邮等十几家公司。

  通过事业部制改革,基金经理从昔日单纯的“打工者”变得与公司利益更为密切相关,促使其一方面努力提高自身业绩,另一方面更将这份工作视为其职业发展的长远事业平台;另一方面,其也存在公司内部资源浪费、容易产生短期恶性竞争等潜在负面影响,长期左右仍然有待观察。

  ⑩产品创新 公募拓展新生存空间

  今年9月末,嘉实元和混合封闭式基金成立,该基金专注于中石化[微博]销售公司这一单一、确定、未上市的股份投资,具有与PE基金类似的特质。这意味着嘉实元和对公募基金创立16年以来的投资范围进行了重大突破,首开公募基金投资非上市股权先河。

  除了嘉实元和,随着沪港通的落地,掘金相关主题的创新QDII基金如南方恒指ETF等也逐渐推出。不仅如此,公募还在拓展在传统二级市场以外的生存空间。证监会还表示,其正在研究基金参与融资融券、期权、商品期货等业务规则,探索推出不动产投资基金(REITs)等新基金品种。此外,公募基金已在参与新三板的技术系统测试。预计不久的将来可以投资新三板。

  创新从来都是一个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投资标的、方式的不断拓展,公募的生存空间将愈加广阔,在日趋激烈的资管竞争中具备更多突围方向。(本报记者 丁宁 整理)

文章关键词: 基金10大新闻基金业

相关专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NBA-科比三双湖人胜 詹皇缺阵骑士连败
  • 娱乐林更新独家聊王思聪:不知道他女友
  • 财经中石油腐败案46人倒下 领导骨干被连锅端
  • 科技富士康挺进电动车背后隐现特斯拉
  • 博客胡歌:我和江疏影是在一起了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考统考有望只考一天 仅考语数
  • 孔浩:A股2015年走向伟大时代
  • 叶檀:2015年能否成为注册制元年
  • 齐俊杰:公积金是穷人补贴准富人买房
  • 如松:中国希望人民币汇率崩掉吗
  • 郎咸平:谁操控油价让俄罗斯陷危机
  • 陶冬:中国服务业的崛起与大机会
  • 叶荣添:明年5000点见 疯狂买券商
  • 徐斌:国企与土地改革三心二意
  • 许一力:86万亿养老隐形债务从何而来
  • 李大霄:2015年是一个真实的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