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亿公募规模难挡离职潮 私募考核体系吸睛

2014年12月29日 01:50  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收藏本文     

  基金经理抱怨,几十个月的年终奖与私募20%的业绩分成相比,差距很大

  谢丹敏

  2014年,在市场一片“疯牛”声中,中国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站上了6万亿的大关。然而,规模扩张的背后是行业赶上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人才流失潮,大量基金公司高管、投研离任,其中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达到了206人。

  在罕见的牛市行情下,私募的业绩考核体系给了基金从业人员更具想象的激励空间,于是今年公募流行“奔私”。换句话说,这也成了倒逼公募创新与变革的动力。今年来中欧基金[微博]、上投摩根等推出股权激励、种子基金等备受业内关注。

  一位公募行业老兵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行业的困境需要制度创新与变革来克服,相信只是时间问题。“2015年公募基金业将会迎来变革创新之年,公募基金承担着为普通大众投资理财的职责,未来的发展机遇可期。”

  离职潮涌

  2014年是股债双牛的一年,也是公募基金有史以来人事变动最为频繁的一年。

  截至12月28日,衡量A股整体行情的上证综指今年以来涨幅达到49.23%。67个主题行业中65个实现上涨,表现居前的券商、多元金融、建筑涨幅高达157.56%、112.73%、107.2%,仅出现下跌的日用化工和能源设备板块跌幅分别为7.41%、1.43%。权益类产品火爆之时,固定收益市场同样繁荣。截至12月28日,中信标普全债指数今年以来上涨9.06%、银债指数涨8.46%、企业债指数涨7.08%、国债指数涨5.85%。

  市场行情回暖,刺激着基金行业快速扩张。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14年11月底,境内基金管理公司数量从去年底的89家上升到了95家。资产管理规模从去年底的4.22万亿元增至6.09万亿元,短短11个月时间里,资产规模增幅达到44.30%。其中公募基金规模4.24万亿元,非公开募集资产规模1.85万亿元。

  毫无疑问,2014年的基金行业是繁荣的一年。净值大幅走高、规模迅速扩张,对于基金从业人员而言,年终奖将是丰厚的。“今年公募年终奖中位数,投研可能不低于10个月,市场人员不低于5个月。”上海某第三方机构基金销售人员对《第一财经日报》称。

  但出乎意料的是,基金经理和行业大佬们似乎并不稀罕这份“年终大奖”,纷纷选择出走。

  据证监会[微博]网站信息,今年以来各大基金公司发布了901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145份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这意味着,2014年对基金行业来说是人事更迭频繁的一年。

  900多份公告还显示了公募基金经理今年以来离职人数首次超过200大关。截至2014年12月8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达到206位,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过往任何一年。另据Wind资讯统计,公募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在2010年登上100的量级后,实现了缓慢的增长。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的离职人数分别为137、110、107、105。但进入2014年后,这一增幅又明显加速。

  “以往几年,为了防止基金经理离职,我们公司推迟发放年终奖,6月份左右才发。这样的策略使得基金经理多少有些顾虑。”上海一家公募基金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今年的情况不同了,很多基金经理在年前赶场离职。”

  “行情再好,年终奖估计也就20万,我们一年发三次,年初、年中拿了两次,年终的我就管不了了。”华南一刚办了离职的公募基金经理对记者称,“我们是大公司,招聘门槛高,我们的高管都是全球海选,我们原来根本不担心人才流失,但今年确实感受到了压力。前后走了好几个,现在有几个基金经理每人管理着好几只基金。”

  除了基金经理离职外,行业内还出现了大量基金高管离任。光11月份以来,就有10多位高管离开了原来的岗位。12月22日张晓东离任国海富兰克林副总、20日蒋学杰离任长信基金[微博]总经理、18日李修辞离任国金通用副总、19日陈献明离任农银汇理总经理……几乎每两个工作日,即有一位基金行业高管离任甚至是离职。

  以往几年,公募基金经理去向是多元化的。以行业大鳄华夏基金[微博]为例,Wind资讯有统计的20位离职基金经理中,11位奔向了公募,9位奔向了私募。而今年公募圈流行“奔私”,较为典型的是宝盈基金[微博]王茹远顶着原“公募一姐”的头衔在10月份成立上海宏流投资,目前资产管理规模已达50亿元。

  上海一家老牌公募基金副总经理近日也在一场媒体见面会上称,基金经理的价值虽然不能光用钱来衡量,但牛市行情下,几十个月的年终奖与私募20%的业绩分成相比,显然差距很大。50亿的规模,今年的行情按40个点的盈利来算,就是20亿。私募公司20%的业绩分成也拿到4个亿。而分摊到每个基金经理或者团队负责人头上着实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行业变革

  行业人才大量流失,公募基金改革与创新也在加速,而中欧、招商基金推出的事业部制改革以及上投摩根推出的种子基金备受关注。

  “事业部制”简单而言,就是一个资历丰富的“老兵”带着几个研究员与交易员组成一个独立部门,享有自主投资决策及人事权,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中欧基金五个事业部中,由中欧基金“老臣”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周蔚文负责事业部一部,基金经理苟开红分管事业部二部。而事业部三部由银华基金原投资总监陆文俊加盟负责,事业部四部为固定收益部,由富国固收部原总监助理刁羽负责。事业部五部由农银汇理基金原投资总监曹剑飞负责。

  事业部推进之时,中欧基金股权改革方案同时推出,包括董事长窦玉明等五人在内的核心团队,通过个人出资方式获得原有股东的部分股权转让,共计持股20%,其中,窦玉明和刘建平个人出资,各占公司注册资本的4.9%;周蔚文和许欣出资,各占公司注册资本的4.1%;陆文俊出资占公司注册资本的2%。

  然而,中欧并非高管持股规模最大的公司。据本报记者了解,2013年初成立的前海开源基金,核心员工的持股比例与另外三家股东均为25%。上海某公募基金市场总监对《第一财经日报》称,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甚至流行公募大佬离职后自己申请一个公募牌照,但管理和激励方式朝着私募基金的方向发展。

  相比中欧等制度创新,上投摩根正在展现后发优势。据上投摩根内部人士透露,该公司拟拿出超亿元的公司自有资金,在业内首推种子基金计划。“种子基金”具体实施流程是,有意愿的投研人员可按自己的投资策略建立投资模型,然后申请进行种子基金模拟电脑操作,试运行足够长时间后,公司对其间的运行进行绩效考评,一旦被认可就可以申请设立种子基金,公司将拿出部分自有资金,在合法合规的框架下,设立种子基金产品,投研人员也可根据自身意愿投入个人自有资金。该种子基金将公开透明运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一旦受到市场认可,也会考虑转为公募基金产品。

  上投摩根基金副总经理侯明甫表示,种子基金是内部人才的一个孵化机制,激励培养人才,随后上投摩根还将有“影子股权”计划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

文章关键词: 基金投资种子基金

相关专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NBA-科比三双湖人胜 詹皇缺阵骑士连败
  • 娱乐林更新独家聊王思聪:不知道他女友
  • 财经中石油腐败案46人倒下 领导骨干被连锅端
  • 科技富士康挺进电动车背后隐现特斯拉
  • 博客胡歌:我和江疏影是在一起了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考统考有望只考一天 仅考语数
  • 孔浩:A股2015年走向伟大时代
  • 叶檀:2015年能否成为注册制元年
  • 齐俊杰:公积金是穷人补贴准富人买房
  • 如松:中国希望人民币汇率崩掉吗
  • 郎咸平:谁操控油价让俄罗斯陷危机
  • 陶冬:中国服务业的崛起与大机会
  • 叶荣添:明年5000点见 疯狂买券商
  • 徐斌:国企与土地改革三心二意
  • 许一力:86万亿养老隐形债务从何而来
  • 李大霄:2015年是一个真实的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