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元和突破投资范围 标的资产价值待观察

2014年09月17日 01:50  第一财经日报  收藏本文     

  林建荣

  9月16日,国内首只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募基金产品“嘉实元和直投封闭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下称‘嘉实元和’)”发布。

  根据产品募集说明书,该基金发售规模为100亿元,投资门槛为10万元;采取券商包销模式发售,招商证券任主承销商;基金以不超过50%的资产投资于重组后的中石化[微博]销售公司,剩余资产全部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

  嘉实元和早在酝酿期就引发多方关注,产品正式面市以来,业内也围绕产品创新和投资风险展开了讨论。

  创新:投资范围与上限双突破

  9月14日晚间,中国石化披露《关于子公司中国石化[微博]销售有限公司增资引进投资者》的公告显示,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本次共计引进25家境内外投资者1070.94亿元投资,占销售公司 29.99%的股权。嘉实基金认购50亿元,占销售公司股权比例为1.4%。

  嘉实基金为此专门成立嘉实元和,募集规模上限100亿元,并以不超过50%的基金资产投资于重组后的中石化销售公司,剩余资产全部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相对于其他公募基金产品,嘉实元和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专注于中石化销售公司这一单一、确定、未上市的股份投资,因此具有与PE基金类似的特质。

  以上数据也意味着嘉实元和对公募基金创立16年以来的投资范围进行了重大突破,首开公募基金投资非上市股权先河,同时还突破了“基金投资单一证券不得超过资产净值的10%”的上限。

  嘉实基金总经理赵学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嘉实元和发布之前经历了3次产品结构调整,方案和目前有较大差距,但是考虑到现有的法规和授权,以及为了赶上中石化销售公司的改革时间表,我们遵从了很多审慎的原则,决定按照目前的方式。”

  资料显示,近年来证监会[微博]为支持公募基金产品创新,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不断推出支持创新的举措,嘉实元和即是创新旗帜下的一次历史性实践。按照《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规定,公募基金可投资公开市场上可转让的证券以及证监会规定的其他品种。证监会依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这项授权性规定,确认非上市公司股权可作为嘉实元和的投资标的,既遵守了法律的规定,又突破了传统思想的禁锢,具有典型的创新意义。

  舆图投资咨询集团研究员严哲铭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嘉实元和的创新意义有两点,一是既然允许了嘉实基金这次的突破,那么以后监管层对于类似的金融创新,态度应该还是稳健中的开放;此外,嘉实元和基金的设立,也可以视为公募基金领域的一个创新试点。”

  低门槛产品引关注

  嘉实元和将于9月23日起通过嘉实基金直销中心和招商证券[微博]海通证券等各大券商渠道正式发行,认购起点为10万元,募集规模上限为100亿元。相对于基金专户产品,嘉实元和具有低门槛的优势,这也是赵学军“让社会大众能够直接投资于优质未上市企业,使其最大程度地受惠于本轮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想的直接体现。

  但从产品本质来看,嘉实元和投资于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则是类PE模式。业内认为,这款基金类似于一个前期阶段的PE基金,根据PE行业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嘉实元和最低10万元的准入门槛又存在一定的矛盾。

  资料显示,在美国,PE投资者被限定为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上,个人资产不低于100万美元(不含不动产价值)的人群,而家庭收入能达到20万美元以上的,在美国已经是TOP 2%的高收入家庭。可见在美国这样金融市场很发达的国家,对于向一般投资者开放私募投资也相对有限。

  “嘉实元和基金的申购门槛是10万元人民币起步,尽管已经体现出了监管层的良苦用心,但这个门槛还是相对较低的。我不认为这些人适合投资私募性质的标的物,相对于4%~5%的类余额宝[微博]投资产品,嘉实的该款基金的特征在于适用于风险承受能力强、追求高回报的投资者。”严哲铭表示,广大投资者不可以不谨慎考量。中国目前有大量的个人投资者,持有数十万或者数百万的资金,一直在购买实质上存在刚性兑付的银行理财,这些投资者并没有很专业的投资判断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微博]15日在博客撰文指出:“嘉实元和规模很大,应该能够算是当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封闭式运作的基金了。但门槛的提高,本身就表明了嘉实基金公司、招商证券对于该基金潜在风险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更应该引起广大潜在投资者的重视以及三思。”

  标的资产价值待观察

  嘉实元和将以不超过50%的基金资产投资于重组后的中石化销售公司,标的公司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嘉实元和投资者的收益水平。

  资料显示,标的公司主要负责中国石化所属生产企业成品油(汽油、柴油、煤油)资源的统一收购、调拨、配送、结算和优化等工作。2014年4月,中国石化实施销售业务内部重组,将31家省级分公司及其管理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中石化(香港)航空燃油有限公司的业务、资产、人员全部注入到销售公司。

  银河证券研究部石化行业首席分析师裘孝锋对中石化销售公司未来的投资前景看好,他在研报中表示,2014~2016年标的公司的净利润可分别达到247亿元、282亿元和318亿元,并且认为标的公司销售公司非油品业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次引入民营及社会资本,将有助于公司凭借其3万余座加油站终端优势,大力发展包括车联网、O2O等业务。

  “非油销售业务是中石化自己做不好,才拿出来改制的。中石化并不缺钱,缺的是市场经济的活力,因此它要引入外部股东、战略合作伙伴来改造自己的非油销售业务。”严哲铭认为,如此剧烈的改革,收益与风险是并存的。作为一个基金的个人购买者,本身并没有影响中石化销售公司决策的能力,只能被动接受该投资带来的收益或者损失。从公司治理的层面上来讲,习惯于国企式经营的中石化非油业务体系,能否很好地接受“外来基因”,通过市场化机制聘请的职业经理人,能否带领该公司盘活业务,顺利上市。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跟进关注。

文章关键词: 中石化嘉实元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新疆轮台县多处爆炸2人死亡多人受伤
  • 体育兰帕德反戈曼城1-1切尔西 曼联3-5升班马
  • 娱乐张柏芝闻锋菲复合痛哭 斥其不管两儿子
  • 财经国家统计局拟用大数据预测房价走势
  • 科技联通新增用户数暴跌 中电信同陷增长危机
  • 博客追逃副市长悬赏500元逗谁玩?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校恋爱表白分手条例:不得霸王硬上弓
  • 文显堂:警惕金融“非典”爆发
  • 马光远:摆脱地产依赖经济再次勃兴
  • 慕容散:牛市也好牛股也好 你得敢买
  • 朱大鸣:房价真的在暴跌吗
  • 许一力:为何放开楼市限购不起效果?
  • 余丰慧:余额宝们生命力为何如此顽强
  • 叶檀:银行风险暴露可怕的冰山一角
  • 花木兰:换美元抗通胀保值是个错觉
  • 凯恩斯:阿里上市给投资人的两启示
  • 吴其伦:马云财富传奇将促房价下跌